5分
莎士比亚在中国:中国人的莎士比亚接受史(八品)
介绍了1840年代以来中国人对莎士比亚及莎剧接受并喜爱的历史,自梁启超、田汉等人谈到当代,并在附章介绍莎士比亚在日本的接受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811398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218113982 ; 978-7-218-11398-2
内容简介
中文里将Shakespeare译作"莎士比亚"?而关于西方事物的译名,例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大陆的翻译,台湾地区则译为《等待果陀》?1949年以后,大陆和台湾地区在政治和文化上都产生了隔阂,?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没有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译名各自固定下来?不过,?"莎士比亚"这个译名却一直都是统一的,因为在1949年之前这个译名早已得到公认?笔者管见认为,中国接受莎士比亚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从清末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莎士比亚作品被看作外国的传奇故事,在当时的文化土壤中按照当时对西方的理解进行了中国化改编;第二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莎士比亚看作另一个文化圈中的伟大杰作,努力在当时的文化条件下尽可能忠实地介绍其作品?在这一阶段中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发生巨变,中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接受莎士比亚的态度上基本未变;第三阶段,从1990年林兆华导演《哈姆莱特》至今?以第二阶段为基础,再一次对莎士比亚作品进行新的?自由的诠释?以上的阶段划分和本书附章《日本的莎士比亚接受简史》所进行的日本的接受史的划分依据了相同的观点?中文里将Shakespeare译作"莎士比亚"?而关于西方事物的译名,例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大陆的翻译,台湾地区则译为《等待果陀》?1949年以后,大陆和台湾地区在政治和文化上都产生了隔阂,?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没有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译名各自固定下来?不过,?"莎士比亚"这个译名却一直都是统一的,因为在1949年之前这个译名早已得到公认?笔者管见认为,中国接受莎士比亚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从清末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莎士比亚作品被看作外国的传奇故事,在当时的文化土壤中按照当时对西方的理解进行了中国化改编;第二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莎士比亚看作另一个文化圈中的伟大杰作,努力在当时的文化条件下尽可能忠实地介绍其作品?在这一阶段中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发生巨变,中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接受莎士比亚的态度上基本未变;第三阶段,从1990年林兆华导演《哈姆莱特》至今?以第二阶段为基础,再一次对莎士比亚作品进行新的?自由的诠释?以上的阶段划分和本书附章《日本的莎士比亚接受简史》所进行的日本的接受史的划分依据了相同的观点?中国正式接触西方社会和文化始于1840—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打开国门时,而莎士比亚这个名字传入中国也是在鸦片战争后?一般认为早将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的是西方传教士,1856年在上海出版的由英国传教士翻译的《大英国志》里将莎士比亚翻译为"舌克斯毕"?然而根据近年的研究,这个时间可以追溯到1844年(本书章中详述),比日本晚三年?
前言
中文里将 Shakespeare译作“莎士比亚”。而关于西方事物的译名,例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大陆的翻译,台湾地区则译为《等待果陀》。
1949年以后,大陆和台湾地区在政治和文化上都产生了隔阂, 20世纪 90年代之前一直没有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译名各自固定下来。不过,“莎士比亚”这个译名却一直都是统一的,因为在 1949年之前这个译名早已得到公认。
笔者管见认为,中国接受莎士比亚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从清末到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莎士比亚作品被看作外国的传奇故事,在当时的文化土壤中按照当时对西方的理解进行了中国化改编;
第二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 20世纪 80年代后期。将莎士比亚看作另一个文化圈中的伟大杰作,努力在当时的文化条件下尽可能忠实地介绍其作品。在这一阶段中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发生巨变,中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接受莎士比亚的态度上基本未变;
第三阶段,从 1990年林兆华导演《哈姆莱特》至今。以第二阶段为基础,再一次对莎士比亚作品进行新的、自由的诠释。
以上的阶段划分和本书附章《日本的莎士比亚接受简史》所进行的日本的接受史的划分依据了相同的观点。1
中国正式接触西方社会和文化始于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打开国门时,而莎士比亚这个名字传入中国也是在鸦片战争后。一般认为*早将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的是西方传教士, 1856年在上海出版的由英国传教士翻译的《大英国志》里将莎士比亚翻译为“舌克斯毕”。然而根据近年的研究,这个时间可以追溯到 1844年(本书**章中详述),比日本晚三年。
随后,莎士比亚的名字不断出现在欧美传教士们在中国出版的著述中,然而外国传教士的介绍在封闭的中国文化土壤中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影响力。19世纪后半叶,中国兴起洋务运动,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振兴产业,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录
**章 莎士比亚走入中国的黎明
第二章 翻译家林纾的莎士比亚观
第三章 戏剧协社的《威尼斯商人》(1930)公演
第四章 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罗蜜欧与朱丽叶》(1937)公演
第五章 国立剧专的莎剧演出 :围绕《威尼斯商人》(1937)**次公演
第六章 国立剧专《哈姆雷特》(1942)公演
第七章 中国传统戏曲编演的莎剧:昆剧《血手记》(1986)和越剧《第十二夜》(1986)
第八章 先锋戏剧中的莎剧: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的《哈姆雷特》
第九章 21世纪以来的莎剧:中国国家话剧院《理查三世》公演(2012)
附 章 日本的莎剧接受简史
参考文献
日文版后记
中文版后记
附录一 中国莎剧接受史年表
附录二 莎士比亚经典作品台词集
相关资料
我们从简洁的书名就能看得到至今谁也没做过的研究的光辉成果。也稍涉及到日本,中国香港及台湾所以很有用的。十六年前跟松本工房前总经理约定的书才出现从此就想到濑户博士的辛苦我送给他衷心的鼓掌。
——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萩野脩二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她们
¥16.8¥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7.5¥49.8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2¥2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41.5¥6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5.8¥45.0 -
山月记
¥14.8¥39.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4.3¥68.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3.5¥45.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