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2008: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研究

1978-2008: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研究

1星价 ¥12.5 (4.3折)
2星价¥12.2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92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16129258 ; 978-7-5161-2925-8

本书特色

  《中国社科学博士论文文库·1978-2008: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研究》对1978-2008年中国大陆先锋诗歌批评进行了整体透视和重点探究,试图勾勒出先锋诗歌批评发生、流变的历史轮廓,揭示出先锋诗歌批评的美学特征,探究先锋诗歌批评的经验以及存在的误区。   首先,《中国社科学博士论文文库·1978-2008: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研究》对中国先锋诗歌批评进程和整体风貌进行了“断代史”的扫描与审视。其次,论述了批评主体如何建立起关怀与批判的身份、独立与自由的立场,展开富有激情、理性和社会历史承担的批评,从而揭示出批评主体在社会文化历史进程中的身份和立场转变是如何影响先锋诗歌批评所呈现出的复杂的多变性。再次,通过对先锋诗歌批评策略、言说方式等的解读,论述了先锋诗歌批评如何整合中西方文论话语,并借助其承继诗学传统,进行现代诗学建构。*后,对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个案展开了研究,揭示出中国先锋诗歌批评主体的建构与批评队伍和先锋诗歌批评有机的历史脉动。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社会和文学转型时期诗歌批评的特征和发展态势,对1978—2008三十年间中国大陆先锋诗歌批评进行一次“断代史”性的系统研究, 通过对这一时期与先锋诗歌批评相关联的社会文化语境、批评主体建构、批评路径、诗学建设等重要诗学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全新解读,勾勒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先锋诗歌批评发生、流变的历史轮廓,揭示出先锋诗歌批评的美学特征,探究先锋诗歌批评的经验以及存在的误区,为重新理解中国先锋诗歌批评及创作提供了一些学理上的和思想上的资源。

目录

序言
绪论 眩目与迷乱中的生长
一 不断生长的先锋诗学
二 彰显个性的独立言说
三 多维的批评路径选择

**章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审视与探寻
**节 流变中的指认与估衡
一 对先锋诗歌流变过程的全面考察
二 对思想先锋指向的现代审视
三 对先锋诗歌价值和意义的认真估衡
第二节 现代诗歌精神的找寻与建立
一 在“个人性书写”批判中找寻
二 在文化批判中的丰富
三 在文本解读中的探索

第二章 现代批评主体的独立与自觉
**节 关怀与批判:批评身份的自觉认同
一 对先锋诗潮的广泛关注
二 对创造精神的深入挖掘
三 对写作技术的细微打探
第二节 独立与自由:批评立场的自主选择
一 主体独立意识的觉醒与强化
二 对批评自由的追求与坚持
三 “个人化言说”的坚守与迷失
第三节 激情与责任:批评主体的现实情怀和历史承担
一 多元诗歌观念的碰撞
二 充满生命激情的创造
三 自觉修正批评的偏失

第三章 断裂与承继中的诗学理论建构
**节 命名与阐释:意义的抵达或偏离
一 生成的背景和特征
二 对诗歌独立说话的一种方式
三 意味多重的澄明与模糊
第二节 融通与超越:现代诗论话语的重建
一 对传统的承继与现代的超越
二 本土与西方话语资源的整合
三 现代诗歌文论话语的建构
第三节 论争与对话:众声喧哗中的诗学探索
一 诗学观念的辩驳与澄清
二 诗歌秩序的破坏与重建
三 多向度、多维度的探索

第四章 批评关键词解读
**节 “朦胧”:向复杂与深刻敞开的幽密暗道
……

第五章 诗评家队伍与诗评家个案透视
结语依然“在路上”的期待与求索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篇博士论文对新时期30年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的历史进程和批评状况进行了一次“断代史”的扫描和审视,作者没有停留于对先锋诗歌批评现象、特征和成就的一般性梳理、概括层面,而是站在一定的理论至高点,从社会文化语境切入,细致地论述了先锋诗歌批评的流变,批评家主体的身份、立场、言说方式,先锋诗歌批评关键词等。这些实际上也是中国先锋诗歌批评值得关注的重要诗学问题。
  ——张学昕
  
  作者选择了一个极具前沿性和学术挑战性的选题,体现出知难而进的学术勇气。论文抽取批评语境、批评主体、批评路径、批评话语及批评家个案等问题,对30年先锋诗歌批评的历史进程和批评风貌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对一些重要的诗学命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先锋诗歌批评中所存在的问题,宏观透视与微观分析并重,体现出较强的概括能力。作者对先锋诗学核心词语的阐释和对代表性批评家的个案剖析等,均有不少闪光的思想创见,可以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
  ——方长安
  
  论文从重要的诗学问题人手,对30年先锋诗歌批评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探究,从对先锋诗歌批评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审视,到对批评家主体建构的考量,再到先锋诗学的建构和批评关键的阐释,*后到代表性批评家个案的透视;既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先锋诗学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复杂关系,又对先锋诗歌批评的文化内涵、批评实践等进行了多角度的探掘,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框架内,将历史和美学的尺度贯穿于批评之中。
  ——张林杰
  
  该论文选题体现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非凡的批评魄力和独到的探索视角。论文力求史论结合,突出重点。其中,对当代先锋诗歌批评主体和批评关键词的研究多有创新之处。论文的写作展示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论文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论思辨与文本分析融合自然,论证有力,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匿名评审专家

作者简介

  崔修建,生于1968年,笔名阿健,文学博士,作家。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在《北方论丛》、《文艺评论》等刊发表论文数篇。在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400余万字,为《读者》等多家杂志签约作家,有百余篇作品入选《综合语文》、《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新概念阅读》等教材及教辅书籍,已出版《左手智慧右手爱》、《爱那么短,爱那么长》、《你的美,我知道》等16部作品专集,编著教材《大学写作教程》(原理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