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读者评分
5分

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豆瓣8.0分,欧洲文学三大史诗之一,悲怆动人、爱憎分明的英雄颂歌《罗兰之歌》,加上杨宪益先生选译的二十世纪两次大战间隙中创作的英国诗歌。

1星价 ¥31.0 (4.3折)
2星价¥30.2 定价¥7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5670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208156708 ; 978-7-208-15670-8

本书特色

《罗兰之歌》里,大将罗兰随法兰西皇帝查理远征西班牙,在归来的途中引起了贵族甘尼仑的怨恨,落入了甘尼仑与敌人所设的圈套中,并与奥利维等人在昂赛瓦地方英勇牺牲,查理皇帝为罗兰等人复仇,彻底消灭了敌人,征服西班牙,然后将叛徒甘尼仑处死。《罗兰之歌》取材于历史,大约在11世纪末由民间行吟歌人根据传说发展创作而流传了下来。
《近代英国诗钞》则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诗坛璀璨星光的惊鸿一瞥,涵盖了艾略特、奥登、叶茨、布伦顿、豪斯曼、史彭德等著名诗人创作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诗歌,既表达着诗人们对战争与消逝的青春的嗟叹、失落、迷惘,也抒发着他们对幸福的期盼,对理想的憧憬。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部分是中世纪武功歌的代表作品--法兰西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十世纪,讲述了法兰西大将罗兰因叛徒出卖而英勇牺牲,查理皇帝为罗兰复仇,审判了叛徒并征服西班牙的故事。全诗人物性格鲜明,描写生动,是中古欧洲的一部伟大史诗。第二部分是杨宪益先生亲自选译的《近代英国诗钞》,所收诗歌均为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文诗作,其中囊括了叶芝、艾略特、奥登等有名诗人,展示了20世纪前半期西方文人的精神面貌。

前言

《罗兰之歌》译本序
在欧洲中古时代有一种行吟歌人的谣曲。这些谣曲的内容多半是叙述过去时代的英雄事迹,也有一些是民间传奇故事;这些叙事诗有些篇幅长达数千行,它们*盛行的时代是公元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这时欧洲封建社会正从形成发展到全盛时期。我们也可以把这些长篇英雄叙事诗算作欧洲封建时代的史诗。
《罗兰之歌》就是这种欧洲封建时代史诗中*著名的一篇。由于这种文学来自民间,所以原作者是谁,写成于什么时期,也都无法详考。原作者大概是法兰西的不列坦尼人,后来史诗又经过诺尔曼的文人加工,这是从史诗的文字和其他方面可以断定的。在公元一○六六年诺尔曼人征服英国之后,有一位诺尔曼作家,芒姆斯布瑞的威廉,曾写了一部《诸王史》;他说当诺尔曼大公威廉开始征服英国的决定性战役时,“那时就歌唱了《罗兰之歌》,因为这位英雄的战斗榜样可以激励战士们……”这是关于这部史诗的*早可靠记载。在一一六○年,另一位诺尔曼作家魏斯在他的诗里也提到,在这次战役中,一个叫作台勒佛的职业歌人在威廉大公面前歌唱了关于查理大帝以及罗兰和奥利维等大将如何在昂赛瓦地方战死的谣曲。从这两人的记载看来,这部史诗显然在公元一○六六年以前就存在了;可能当时还没有定本,只依靠某种简略的“话本”和职业歌人的记忆被流传下来,不过史诗的大致内容业已存在。
现存这部史诗有八个抄本,内容大致相同,其中*完备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收藏的一个抄本,共有三千九百九十八行;这个抄本残缺的地方不多,一般校订这部史诗的学者都同意根据其他抄本补上四行,共为四千零二行。现在这个中文译本就是根据这个共四千零二行的校订本翻译的。这部史诗在欧洲中古时期就有不同欧洲文字的译本。转译成拉丁文和德文是在十二世纪初,所以法文*后定本显然不能晚于十一世纪末或十二世纪初。
史诗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法兰西皇帝查理出征西班牙,贵族甘尼仑怨恨大将罗兰,与敌人同谋,使罗兰和奥利维等大将落入敌人圈套并在昂赛瓦地方英勇牺牲,查理皇帝为罗兰等人复仇,彻底消灭了敌人,征服西班牙,然后将叛徒甘尼仑处死。这段故事有一些历史依据,但又不完全是真正历史,其中一些主要人物都是民间艺人根据传说发展创造出来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段故事的历史背景:查理大帝是确有其人的,他是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九世纪初封建欧洲*著名的一位国王;当时近东一带的伊斯兰教国家势力达到地中海,并占有西班牙。欧洲大陆上的基督教国家在那时还没有同伊斯兰教徒和东方的大食国家发生激烈冲突。在公元七七七年,西班牙的几位伊斯兰教领袖遣使来要求查理王出兵帮助他们攻打另一个在西班牙的伊斯兰教王。查理王同意跟他们合作,就两路进兵去攻打西班牙;他还没有打下沙拉古索城,就听到后方撒克逊人叛乱,只好放弃进攻;在他撤退时,山地的土著居民乘黑夜袭击了查理王的后卫部队,消灭了他们,抢走了一些财货。根据公元九世纪的查理王传记,这次袭击发生于公元七七八年八月十五日。战死的将官中有一个名叫罗兰的人。
从公元九世纪开始,欧洲民间开始了关于查理王的种种传说。查理王进兵西班牙时,他才三十多岁;他一共也只活了七十多岁,但在史诗中,他已经活了两百多岁,有着雪白的胡须了。诗中除了罗兰外,还有许多其他英雄的将官;他们有一些可以在历史上找到,但也不是在公元八世纪中叶,多半是在公元九世纪十世纪间。由此可见,这个传说是在九世纪十世纪间逐渐在民间形成发展的。*初这个传说是关于罗兰被甘尼仑出卖,遭到敌人袭击,英勇牺牲,国王又为罗兰复仇的故事;后来到了十世纪之后,由于伊斯兰教势力在地中海一带同基督教国家发生了尖锐冲突,在公元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又有了欧洲十字军东侵,因此这个传说也逐渐增加了新的内容,才变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场大规模的神魔战争。
根据一般欧洲学者考证,史诗后面一部分,讲伊斯兰教王巴里冈从亚历山大城来帮助沙拉古索的马西理王,显然是后加的;这一部分共有九百多行。除了这一部分外,其他较原始部分也经过教会的文人润色,增加了不少基督教色彩。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总是要利用人民创造的文艺作品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这一部法兰西人民创作的史诗也曾被当时统治阶级通过它们的文人作了不少加工修改;巴里冈部分的九百多行,从内容看来,很明显不能早于**次十字军东侵;这一部分完全是画蛇添足,在艺术上也比较拙劣;教会文人企图利用这些增添修改,来把这个民间的英雄史诗改成一篇为了激励欧洲基督徒反对东方的伊斯兰教徒的作品。西方学者虽然也承认这一部分是后加的,但也有个别学者为之辩护,说这一部分进一步渲染了史诗的战斗气氛,为这场斗争增加了声势,使史诗更具宏大的规模。其实这一部分只是前面战争场面的重复和模仿,艺术上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史诗*后一行是“屠若德述说的故事就到此为止”。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屠若德就是本诗的作者,又考证这个屠若德是个寺院里的僧人,在诺尔曼人征服英国后,他随同威廉大公到了英国,作了芒姆斯布瑞大寺的住持,死于一○九八年。前面提到的芒姆斯布瑞的历史家威廉是那个寺院图书馆的主管,两人是认识的。这个考证颇有可能;只是我们知道这篇史诗原来是民间文学,曾在人民中流传,被职业歌人吟唱;即使这个寺院僧人是*后写下这篇史诗定本的人,他也只不过是个加工者,并不是真正的作者。也有一些西方学者考证,在这个屠若德之后,另有一个名为屠若德的诺尔曼僧人,是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人。如果说诗里某些增加部分与十字军东侵的某些史实有关,那么也许年代较晚的那个屠若德就是*后加工者,史诗中的巴里冈部分就出于此人之手。
在欧洲中古时期,有文化修养的人不多,多半都是寺院里的僧人。流传下来的欧洲中古时期民间文学作品一般都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这显然都是由于这种文人加工的结果。这些寺院僧人一方面用文字记载保留下来不少当时的民间文学,这是件好事;但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统治阶级意识,也有意无意地在这些优美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作了一些内容上的歪曲,在这一方面,他们又是做了一件坏事。我们今天研究欧洲中古时代的文学,应该把人民群众创作的健康优美的东西和统治阶级加进去的糟粕加以区别。
虽然中世纪文人企图把这部史诗加工改造成一部描写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战争的作品,但他们做得并不成功;当时欧洲文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近东一带的伊斯兰教文化,在十字军东侵时代,比起欧洲文化来是先进的。欧洲的寺院文人对伊斯兰教文化并没有真正了解。诗里描写伊斯兰教徒崇拜各种邪神,实际上是反映了欧洲基督徒自己的信仰。伊斯兰教并不是多神教,也不会供奉穆罕默德的神像;至于其他邪神,如特瓦冈本来是中古基督教中魔鬼的一个名称,再如阿波连是希腊罗马时代的阿波罗,朱庇特也都是希腊罗马的神名。诗里的“异教徒”也并不完全指伊斯兰教徒,其中也包括了撒克逊人、丹麦人、斯拉夫人、匈牙利人、鞑靼人等,也就是说,包括任何在当时西欧基督教文化以外的人。
由于当时欧洲基督教文化并不比亚非的伊斯兰教文化更先进,诗里一些颂扬基督教文化的优越性的地方,实际上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诗里描写查理王打下沙拉古索城,大肆屠掠,不肯改信基督教的全部被杀;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读者都会感到当时欧洲基督教文化还并不十分文明。
当然,过去的文艺作品,即使全部是人民创作的,没有经过统治阶级的文人加工,也总会有些糟粕。诗里一些关于早期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一些宗教色彩,可能是在民间艺人创作这部史诗时就已经存在。当我们欣赏这部中古时代的伟大史诗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诗里的一些思想和道德标准是同我们今天的不同的。诗里英雄们对事业的忠诚坚定,他们始终不懈的旺盛战斗精神,他们对自己同伴的深厚友情,这些都会使人感奋,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封建时代对领主的忠贞和同伴们的相互关系究竟不同于今天的爱国主义。
这部史诗的光彩远远胜过它的缺点。*重要的是诗中所表现的旺盛战斗精神和爱憎分明的鲜明立场。史诗的主题并不是关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场战争。史诗是以一些中古欧洲的传说故事和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基础的,但在这基础上,诗人却选择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这样一个主题,并且指出了对待敌人应该毫不留情,不能妥协求全。史诗一开始就以罗兰和甘尼仑这两个人物和他们的不同态度说明全诗的中心思想,展开了矛盾。罗兰的态度是鲜明坚定的,他要求将战争进行到底,不彻底消灭敌人绝不罢休。甘尼仑的态度则恰恰相反,他对长期进行的斗争感到厌倦,因而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愿意和敌人和平共处。他*初也并未存心背叛,但是他相信敌人的甜言蜜语,愿意被他们欺骗,同时当他被提名作国王的使臣时,又表现得胆小怕死,充分显露了他性格的懦弱。果然,这样一个懦夫到了敌人面前,由于他不能分清敌我界限,缺乏坚定立场,就被敌人收买,陷害了罗兰,并且使得查理王的常胜军队遭到重大损失;但是*后正义的军队坚持战斗,终于战胜了外表强大得多的敌人,叛徒甘尼仑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史诗的辉煌的中心思想使得后世的人读了也感到振奋。这是一部*富有战斗精神的古代作品。前面提到,在公元一○六六年诺尔曼人在英国进行决战之前,曾有歌人歌唱了这首谣曲,这显然不是偶然的。
诗里关于反面人物甘尼仑的描写是非常真实可信的。诗人并没有把这个叛徒一上来就丑化到令人难以相信的程度;相反,在若干描写里,诗人还提到了他的高贵的仪表和在敌人面前表现的某些勇敢,但是诗人也明白指出了在华丽外表里隐藏的叛徒的丑恶灵魂。*初甘尼仑只表现为与罗兰看法不同,他认为“要保持明智”;在路上同大食使臣同行时,他还是对查理王表示无限忠心和敬佩的;到了马西理王面前,他*初也还忠实地传达了查理王的旨意,甚至冒了一些生命危险;在史诗第五百行以后,原诗大概缺漏了几行,后面我们就看到由于他缺乏坚定立场,已经决定接受敌人的贿赂,出卖自己人了,这时“他们还彼此吻了嘴和脸”。这种性格的发展是很符合真实生活规律的。诗人关于这个叛徒的高贵仪表的描写正是为了更加衬托出他丑恶的本质,而并不是为他开脱。
诗里主要英雄罗兰的性格也描写得栩栩如生。罗兰性格上并不是没有缺点;他非常刚强,也过于自信。当查理王要交给他全军的一半,归他统率时,他拒绝了,只要两万人作殿后部队;当敌人大举进攻时,他亲爱的同伴奥利维要他吹响号角,让查理王回师援救他们,罗兰又认为那样做太可耻,决定要孤军奋战;这种性格上的缺点使他中了敌人的诡计,终于英勇牺牲。叛徒甘尼仑了解罗兰的性格;他知道如果罗兰统领殿后部队,他决不会在紧急时刻求援或者撤退;这样他才设下了这个诡计。如果换一个人,他本来是可以逃脱死亡的。这一切都描写得合情合理,非常真实。
诗人描写甘尼仑和罗兰两人性格上都有缺点,故事中的矛盾也由此而展开,但是两人性格上的缺点有本质的不同。甘尼仑的缺点是根本思想立场上的缺点;他的思想是机会主义的;他对敌人没有强烈的憎恨,因此他开始表现为妥协求全,然后在敌人的面前动摇被收买,终于堕落成为完完全全的叛徒。与此相反,罗兰虽然过于自信,中了敌人圈套,但是他的立场非常坚定,爱憎分明,对敌人毫不妥协,对自己的事业和同伴十分忠诚;他的过分自信的缺点毫不玷污他的高贵品质。诗人在描写这两人性格时,明显地表露了他对罗兰的热爱和惋惜,以及对甘尼仑的憎恨和厌恶。诚然,一个真正的人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的;也不会有一个真正的人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诗中罗兰的性格过分自信,这当然是个缺点。由于这个性格上的缺点,故事才发展成为悲剧;但是面对敌人,罗兰却是非常勇敢,毫不动摇的。事实上,诗人不但不想减弱罗兰的性格的这一主要方面,他的勇敢和疾恶如仇的鲜明立场,而且还处处夸大他作战中的勇猛,特别强调这一方面,甚至有时描写他的勇力是超人的。这些艺术上的夸张丝毫不损害故事的真实性,却使得这个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除了大大渲染英雄们在战斗中显示的勇猛而外,诗里还有许多地方也是明显夸大了的,如*后梯埃利和般那贝决斗胜利后,查理王决定将给叛徒求情担保的人也全部处死;事实上,在中古欧洲,决斗失败那一方的担保人并不需要被处死或受到惩罚;但是这种艺术上的夸张正是表露出人民的爱憎分明的感情。由于人民热爱罗兰这样的英雄,他们描写他时自然会把他描写得比凡人更加英勇、更加高大;由于人民痛恨甘尼仑这样的叛徒,他们就故意渲染他怎样受到*严厉的惩罚。在民间文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浪漫主义手法;这种基于正义感情的浪漫主义并不减弱作品给予读者的真实感。诗中描写奥利维临终前,误把罗兰当作敌人,给了他当头猛击,但是罗兰并不还手,反而悲哀地问道,“你难道有意要这样干? 这里是非常爱你的罗兰……”罗兰的性格像烈火一般非常猛厉,但是在自己同伴面前却是这样温柔;对战友俯首不加抵抗正衬托出他对敌人的毫不留情。诗中这些地方描写人物性格非常高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少有比这段更加令人感动的描写。除了罗兰和甘尼仑这两个人物而外,其他人物如谨慎温良的奥利维,年迈不衰的主教屠宾,老成持重的奈蒙,忠心的瓜提等等也都各有特色,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
总之,《罗兰之歌》是中古欧洲的一部伟大史诗,一部爱憎分明、洋溢着战斗精神的作品。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值得把它介绍给我国读者的原因。
这篇序言是一九六四年春写成的,后来这部稿子被弃置了十几年,粉碎“四人帮”后才决定出版。在一九八一年春付印前只作了一些个别字句上的删节。
一九八一年
《近代英国诗钞》译本序
《近代英国诗钞》是我四十年前旧译,其中所收入的诗都是我还在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时期一时高兴选译的。这本小书曾于一九四八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过,只印了一版。这里所收的诗都是英国在**次欧战结束和第二次欧战开始之间的著名诗人作品,没有包括第二次大战后到今天这三四十年间的当代英国诗歌,看起来好像有些过时,但它反映了二十世纪前半这个极重要时代的西方青年的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这个中国青年的当时心情。过去中国和欧洲国家处境不同,但当时中国青年也同欧洲青年一样,经过迷惘、失望和追求,对祖国和世界人类前途保持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经历了反法西斯和反侵略的斗争,这段经历还是很值得珍惜怀念的。今天我们国家,虽然经济和文化还很落后,但已经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满怀信心地向着共产主义的目标前进。事过半个世纪,重看这本过去时代的结集,恍然有隔世之感,但是“往事不忘、后事之师”,对我个人来说,重温这个过去时代的经历,对祖国和人类前途,感觉增加了信心和力量;对年轻读者来说,过去的历史也是很可以借鉴的。
这里所收二十几个英国诗人都是当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其中艾略特(T. S. Eliot)是很为许多人知道的;他的长诗《荒原》(The WasteLand)过去曾有过中文译本。奥登(W.H. Auden), 赫伯特· 里德(Herbert Read), 恩普森(WiliamEmpson),布伦顿(Edmund. Blunden)等都在抗日战争期间和以后时期在中国居住过或访问过中国。叶茨(W. B. Yeats)大家都知道,是*有名的爱尔兰诗人,但正如生在美国的艾略特一样,一般看法都把他们的名字归在英国文学里,所以我也就这样做了。
《近代英国诗钞》的初版早已找不到了,我手头也没有这本书。今年蒙两位好心的朋友,中华书局的吴铁声兄和一位没有见过面的俞亢咏同志,不辞辛苦给我在上海找到了一本,使它得以再版。这本书的再版还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同志的鼓励和审定,在此我愿表示一下我的谢意。
一九八二年八月

目录

罗兰之歌
译本序
罗兰之歌
译者注
近代英国诗钞

译本序
A. E. 豪斯曼四首
*可爱的树
栗树落下火炬似的繁英
在我的故乡如我觉得无聊
我的心充满了忧愁
戈登·博顿利一首
初春
爱德华·托马斯一首
丛丛的荆棘
杰拉尔德·古尔德一首
人生
安德鲁·扬一首
*后的雪
埃德蒙·布伦顿一首
穷人的猪
拉塞尔斯·艾伯克龙比一首
墓铭
西格弗里德·萨松一首
入睡
鲁珀特·布鲁克二首
山上
鱼的天堂
艾萨克·罗森堡二首
天明在战壕里
回营时听见天鹨的歌声
威尔弗雷德·欧文二首
将死者的歌
暴露
T. E. 休姆二首

在船坞上
多萝西·韦尔斯利一首
列宁
W. B. 叶茨四首
象征
雪岭上的苦行人
梭罗门与巫女
爱尔兰的空军驾驶员
T. S. 艾略特三首
空洞的人
鹰形的星群在天顶上翱翔
东方的朝圣者
赫伯特·里德二首
北征的纵队
在西班牙被炸死的儿童
约翰·莱曼一首
我的愿望
A. S. J. 太息蒙二首
空屋
人几乎能够
威廉·恩普森一首
园里的树
克利福德·戴门特一首

迪伦·托马斯一首
你脸上的水
戴维·盖斯科因一首
为人道主义辩护
W. H. 奥登三首
看异邦的人
和声歌辞
空袭
斯蒂芬·史彭德五首
我的父母
我不断地想到
资本家*后的统治方法
当他们已倦于城市辉煌
送葬
路易斯·麦克尼斯五首

石凝
苦行者
一个死在战争里的人
飞天夜叉(空袭后写成)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宪益(1915—2009)
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诗人。他从事翻译工作近50年,着力中文作品英译,内容遍及《离骚》《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及鲁迅、巴金等现当代名家,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