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

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

1星价 ¥15.6 (3.4折)
2星价¥15.6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2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6132531 ; 978-7-5161-3253-1

本书特色

刘伟博士编著的《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一书,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如“儒家强调的是如何尽*大能力去改造世界,尤其是儒者自身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处理所谓'群己关系'来实现社会理想。自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实践被视为**位,而著述立说则是无奈之举,或者说是退而求其次的表达个人理想的方式”;“儒家研究心性学说的目的在于推进修齐治平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孔子的形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塑造。'孔子素王'标志着儒家内部对孔子的*高级别的尊崇。尊崇的背后隐藏着儒家参与政治生活的诉求。面对王权的巨大震慑力,儒家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善于革除弊政,展示自己的治世才能”;“儒家已经告别了帝制时代'王官学'的身份,褪去了备受推崇的光华,成为信息时代的'百家言'。

内容简介

  《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如“儒家强调的是如何尽*大能力去改造世界,尤其是儒者自身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处理所谓‘群己关系’来实现社会理想。自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实践被视为**位,而著述立说则是无奈之举,或者说是退而求其次的表达个人理想的方式”;“儒家研究心性学说的目的在于推进修齐治平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孔子的形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塑造。‘孔子素王’标志着儒家内部对孔子的*高级别的尊崇。尊崇的背后隐藏着儒家参与政治生活的诉求。面对王权的巨大震慑力,儒家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善于革除弊政,展示自己的治世才能”;“儒家已经告别了帝制时代‘王官学’的身份,褪去了备受推崇的光华,成为信息时代的‘百家言’。

目录


导言 
 一 文化综合创新势在必行 
 二 心性之学是儒学传统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力 
 三 从四个方面探讨儒学传统的基本内容 
 四 儒学传统能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 
**章 从心性之学到“主动”的社会实践 
 **节 儒家的“大丈夫”气概 
 第二节 “心统性情”的理论来源及其归宿 
 第三节 “孔颜之乐”与自然法的会通 
 第四节 “实理”与“先立乎其大”的彰显 
 第五节 千万不要忘记“主动”的颜习斋 
第二章 “孔子素王”与儒家的社会理想 
 **节 “孔子素王”的历史意蕴 
 第二节 旅人与黑帝之精的纠葛 
 第三节 “托始”笔法中的礼崩乐坏 
第三章 制度儒学与“正大本子” 
 **节 儒术与制度儒学 
 第二节 制度儒学中的圣人正义论 
 第三节 制度儒学中的孝治思想 
 第四节 制度儒学的退场与“《春秋》礼”的演变 
第四章 儒家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转换 
 **节 作为儒家意识形态理论的“风” 
 第二节 儒学有助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第五章 儒学的宗教向度 
 **节 近现代儒家判教理论的出现 
 第二节 儒家与基督教在乡村建设理论方面的角逐 
 第三节 平议儒学与儒教之间的争论 
第六章 儒学如何走出现代困境 
 **节 儒学应该慎重对待世俗化的挑战 
 第二节 儒学与世俗化的结合并不能推导出儒学普世化 
 第三节 儒学义理价值的出场路径 
结语 
 一 从士大夫之学转向平民之学 
 二 文化综合创新的开放意义 
 三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