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信息传播位能原理与转化策略

信息传播位能原理与转化策略

1星价 ¥14.0 (3.6折)
2星价¥14.0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5101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65510137 ; 978-7-5655-1013-7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10余年的乡村传播实践研究,针对当前对农信息传播低效,自上而下的信息流与自下而上的信息流迟迟无法快速环形流动等问题,通过大数据和实地研究,以不同地区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农村基层信息传播范式的实例验证信息传播位能理论的效果,回答如何提升脆弱群体信息传播主体地位,挖掘“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驱动力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10余年的乡村传播实践研究, 针对当前对农信息传播低效, 即“自下而上”的信息流迟迟无法快速向上流动等问题, 将物理学中的“位能”概念移植传播学中, 建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即信息传播位能理论。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2.5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自下而上”语言符号的含义    2.1.2 信息传播上位与信息传播下位    2.1.3 “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    2.1.4 位能、信息传播位能    2.1.5 信息传播位能指数    2.1.6 信息分量    2.1.7 信息收发平台  2.2 理论基础    2.2.1 传播学效果理论    2.2.2 发展学与社会学理论    2.2.3 信息经济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自下而上”语言符号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使用    2.3.2 “自下而上”语言符号的表意与本义、引申义    2.3.3 “自下而上”语言符号成为话语的传播意义    2.3.4 “自上而下”的对农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2.3.5 乡村“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范式研究    2.3.6 作为信息上传下达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研究  2.4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2.4.1 存在的不足    2.4.2 发展方向第三章 信息传播位能理论的提出  3.1 信息传播位能理论的内涵    3.1.1 信息传播位能理论的基本内涵    3.1.2 信息传播位能量增强的前提和条件    3.1.3 信息传播位能的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3.2 信息传播位能的计算    3.2.1 信息分量测度    3.2.2 信息传播速率的测度    3.2.3 信息收发平台的测度    3.2.4 信息传播位能的计算  3.3 “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位能理论假说    3.3.1 “自下而上”信息传播位能的关键因素    3.3.2 “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位能理论假说第四章 信息传播位能理论的应用与检验  4.1 案例1描述:“自下而上”的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信息传播    4.1.1 案例1的选择    4.1.2 案例1:山西应县龙泉村简介    4.1.3 村委会的信息传播位能应用    4.1.4 应县龙泉村村委会某条信息的信息传播位能计算    4.1.5 小结  4.2 案例2描述:“自下而上”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信息传播    4.2.1 案例2的选择    4.2.2 案例2:浙江“忘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简介    4.2.3 “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的信息传播位能应用    4.2.4 农民专业合作社某条信息传播位能计算    4.2.5 小结  4.3 龙泉村村委会与浙江“忘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位能比较    4.3.1 相同类型信息传播下位者在信息传播位能转化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差异性    4.3.2 信息传播主体总信息传播位能比较第五章 信息传播下位转化至信息传播上位的影响因素  5.1 客观因素的影响    5.1.1 生态环境    5.1.2 经济环境    5.1.3 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    5.1.4 文化环境与信息环境  5.2 主观因素的影响    5.2.1 信息意识与带头人的观念    5.2.2 自信与意愿    5.2.3 自我认知与基本需求    5.2.4 主动学习与创新第六章 信息传播下位者转为信息传播上位者的策略研究  6.1 他助式信息传播位能转化:外界干预    6.1.1 政府辅助    6.1.2 信息技术培训    6.1.3 社会支持与激励  6.2 自助式信息传播位能转化:自主学习    6.2.1 加强人文科学素质培养    6.2.2 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对提升信息传播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6.2.3 增强农民创新精神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信息传播位能理论的内涵及要素特征    7.1.2 信息传播位能转化的过程发现    7.1.3 信息传播位能提升的策略  7.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研究的不足  7.3 讨论:未来研究方向    7.3.1 建立完善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体系    7.3.2 健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对接机制    7.3.3 提升弱势群体的信息传播位能需要政府的扶持与配合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1 龙泉村“胡萝卜村”个例分析  附录2 浙江涌泉柑橘产业合作社个例分析  附录3 信息传播位能指数评估参考  附录4 参与式农户媒介接触偏好评估法  附录5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龙泉村实地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6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功能的调查问卷  附录7 对浙江“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的访谈提纲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谭英,1984年起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先后获得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主要有: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新闻传播与科技文化传播等;主持教育部、农业部、文化部、科技部、北京市等多项相关领域课题。首次提出“乡村传播学”及“信息传播位能”等概念,为我国城乡信息传播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出版《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新农村“自下而上”信息传播范式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著作6部:编导出版10余部电子声像作品和教材,其中,电视科普片《数字化农业》荣获第八届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科普类金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