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六说文学教育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著作,这本小书将他在不同时间、场合发表的六篇关于文学教育的演讲与文章集结,集中体现了他对当下文学教育的精辟思考。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60914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06091411 ; 978-7-5060-9141-1
本书特色
当今很多人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文学教育。
陈平原教授以人文学者的情怀长期关注“可大可小、可雅可俗”的文学教育,这本小书将他在不同时间、场合发表的六篇关于文学教育的演讲与文章集结,集中体现了他对当下文学教育的精辟思考。作者既用高瞻远瞩的视角告诉大家,什么样的文学教育会让人受益一生;又实实在在地谈及文学教育的干货,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经典阅读等,很好地启发了人们去观察与反思当下文学教育的不足之处,促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改进。
对于广大大、中、小学校语文(文学)教师以及关注语文(文学)教育的读者来说,本书轻松易读,更会对教学与工作实践大有裨益。
内容简介
没有人觉得他不懂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一个“门槛很低”的专业,但文学作为一种知识,兼及经验、修养、技能与情怀,所以又不可否认
“文学” 作为专业“堂奥很深”,描述其展开“教育”的过程与方式,思考利弊得失,大有裨益。
目录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图像晚清》《大学何为》《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等著作。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3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