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2001年-2010年-《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

2001年-2010年-《纽约时报》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

1星价 ¥23.0 (7.2折)
2星价¥23.0 定价¥3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385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010138572 ; 978-7-01-013857-2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女性形象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并获得可供借鉴的传播策略。《纽约时报》是美国报道国际事务*多的报纸,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观点,并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本书以该报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国女性的报道为样本,从社会性别和民族国家叙事两种视角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媒介形象,以期窥见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和中国社会的认知。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比较中国女性形象与“真实”情况的出入,而是要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通过话语的运作突出“中国”“女性”的特色,即如何将“中国”与“女性”这两个要素勾连起来,进而分析文本是否以及存在何种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讨论影响媒介叙事的动因,并提出对中国国际传播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女性形象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并获得可供借鉴的传播策略。《纽约时报》是美国报道国际事务*多的报纸,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观点,并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本书以该报2001年至2010年涉及中国女性的报道为样本,从社会性别和民族国家叙事两种视角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媒介形象,以期窥见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和中国社会的认知。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比较中国女性形象与“真实”情况的出入,而是要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媒介如何通过话语的运作突出“中国”“女性”的特色,即如何将“中国”与“女性”这两个要素勾连起来,进而分析文本是否以及存在何种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讨论影响媒介叙事的动因,并提出对中国国际传播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目录

前言
绪论
 **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本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问题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策略与总体框架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再现理论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
  三、原型理论
  四、话语分析理论
 第四节 关于女性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刻板印象研究
  二、意识形态分析
  三、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
**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第二章 民族国家视角下中国女性的再现
第三章 性别、国别与中国女性媒介再现的意识形态
第四章 中国女性呈现方式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纽约时报》中国女性再现的传播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敏,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领域为性别与传播、国际传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