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及其论争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220809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11-07-01
- 条形码:9787222080935 ; 978-7-222-08093-5
本书特色
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马克思生前在研究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时,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和俄国革命的需要,作出了新的解释和运用。斯大林及其后人在继承列宁思想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形成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由于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中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也由于这一理论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疑难性,学术界对如何理解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价值,曾展开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但至今仍存在重大分歧。本书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来源、形成和发展,它的逻辑体系、结构功能,以及与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并结合中国历史学界运用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实际,评析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讨论中的主要分歧,阐释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含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来源、形成和发展, 它的逻辑体系、结构功能, 以及与五种生产方式学说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
目录
作者简介
李杰,1954年11月9日生于昆明市,男,汉族,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其次为社会问题研究。1983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1986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专业硕士毕业。在云南大学任教至今。其中,1989年至1990年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进修一年。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有史学概论、史学研究法;研究生课程有历史哲学导论、历史认识论研究、史学思潮与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社会分层理论概述。 主持了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研究课题,“滇池流域社会运行机制与居民生活方式对滇池污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原始历史意识与社会进化”;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研究”,承担其中的子课题“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完成十几项中小型课题。 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教学》、《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一批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经济学》等收录。撰写了《历史程与历史理性一一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2010年人民出版社),主编了《人类行为与湖泊生命》(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加编写了《史学概论》、《WTO与中国高等教育》、《云南特色文化》等。多次荣获云南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老子》注评
¥3.9¥11.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理想国
¥22.0¥45.8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小窗幽记
¥5.7¥1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谈美
¥5.0¥10.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一种人生观
¥23.0¥4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