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88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516158852 ; 978-7-5161-5885-2
本书特色
张蓉编写的《中国古代诗学范畴考辨》选择了中国古代诗学部分重要范畴、命题,从历史文化语境、诗歌创作状况、哲学社会思潮、道家禅宗悟性、文学传播接受、诗学内在结构等方面,阐释了诗学理论历史生成的动因缘起和原始意义,辨析其继承中衍生的新意义及其体系的建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了中国古代诗学部分重要范畴、命题——诗言志、言意之辨、风骨论、虚静说、意象与意境、情景论、滋味说、妙悟说、神韵说、性灵说等,从其历史文化语境、诗歌创作状况以及诗学理论自身的动因缘起,探求该理论范畴、命题的历史生成及其原始意义;从文学生态变化和学人注解阐释的角度,梳理其理论范畴、命题衍变、发展的流程,探求其衍生之新义及其当下之意义。以历时性和共时性为结构线索,从哲学社会思潮、道家禅宗悟性、文学传播接受、诗学内在结构等方面探求诗学理论理论范畴、命题的产生、衍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现代意义的转换。
目录
前言**章 中国诗学的**块基石 一 “诗言志”辨 一 “诗言志”产生的历史语境 二 “志”之考辨 三 儒家诗学观的确立 四 “诗缘情”的提出 五 “诗言志”的阐释、演进第二章 语言与意义 一 言意之辨 一 “言意之辨”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动因 二 “言意之辨”的主要观点 三 创作论的“言意之辨” 四 佛教对“言意之辨”的支持第三章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一 风骨论 一 “风骨”论形成的文化背景 二 刘勰“风骨”论 三 唐代“风骨”说第四章 陶钧文思.澡雪精神 一 虚静说 一 先秦“虚静”说一 抱虚守静 二 陶钧文思,澡雪精神 三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第五章 圣人立象以尽意 一 意象论 一 圣人立象以尽意 二 得意在忘象 三 窥意象而运斤 四 诗责意象透莹第六章 景以情合,情以景生 一 情景论 一 “情以物迁”“情貌无遗” 二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三 景以情合,情以景生第七章 境生于象外 一 意境论 一 “意与境会”:意境理论的生成 二 意境说的哲学基础 三 意境范畴的发展成熟阶段 四 意境范畴的逻辑综合阶段 五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第八章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一 滋味说 一 “味”的源起和演进 二 “味”之考辨 三 钟嵘的“滋味”说 四 司空图的“韵味”说 第九章 学诗浑似学参禅 一 妙悟说 一 直了见性的佛教体悟方式 二 宋代的“以禅喻诗” 三 严羽的“妙悟”说 四 “妙悟”说体系的定型第十章 兴会超妙,蕴藉含蓄 一 神韵说 一 气韵生动 二 王士祯“神韵”说第十一章 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 一 性灵说 一 “性灵说”的提出、演变 二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三 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当代文化与媒介批评等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诗学义理识鉴》、《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中西文化比较》等。发展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4.9¥49.8 -
汉字里的中国
¥14.5¥45.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祖国旅店
¥15.2¥49.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8¥30.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0¥49.8 -
西南联大诗词课
¥18.6¥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5.9¥4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9.1¥39.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21.1¥58.0 -
夏日走过山间
¥8.1¥30.0 -
她们
¥14.0¥46.8 -
你为何对我感到失望
¥10.2¥32.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8.6¥55.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4.4¥45.0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