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声-社群形态互构-右江流域平果壮族嘹歌及歌圩活动研究

音声-社群形态互构-右江流域平果壮族嘹歌及歌圩活动研究

1星价 ¥25.2 (6.0折)
2星价¥25.2 定价¥4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565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010156576 ; 978-7-01-015657-6

本书特色

  由白雪所*的这本《音声--社群形态互构(右江流域平果壮族嘹歌及歌圩活动研究)/流域与族群互动系列/西南人类学文库》是西南大学人类学民族学跨学科研究团队“流域与族群互动”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以右江流域山一水一地一人的壮族风情为背景,从壮族社会结构中抽出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嘹歌社群。以这个特定社群来观照嘹歌及歌圩这一特定的音乐事象,或以音乐事象反观嘹歌社群,目的就在于揭示“人与音乐的关系”,并*终通过“嘹歌社群向何处去”的问题来回答“嘹歌向何处去”。   具体而言,本书首先在田野工作实录的基础上建构了嘹歌音乐活动的文本,揭示了嘹歌共时存在的各种演唱时空及其功能,并概括了人群的音乐表演行为和宗教仪式等其他民俗事项,为深入解读嘹歌及歌圩音乐文化提供了完整的文本资料。接着通过构建活态的音乐文化生成背景及其发展脉络,阐释嘹歌及歌圩与岁时仪礼在历时的空间中的呈现及其与社群的关系;并通过描述音声产生的社会场域,以及嘹歌社群中不同阶层人物的个性体验,呈现了音声的深一表结构及内一外变化。*后,将所有音乐事象放到时空中进行深层阐释,透过音声及嘹歌社群行为去看它们在不同时空下产生的意义或隐喻,并从中探讨右江流域嘹歌与歌圩复兴的必由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右江流域山-水-地-人的壮族风情为背景,从壮族社会结构中抽出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嘹歌社群。以这个特定社群来观照嘹歌及歌圩这一特定的音乐事象,或以音乐事象反观嘹歌社群,目的就在于揭示“人与音乐的关系”,并*终通过“嘹歌社群向何处去”的问题来回答“嘹歌向何处去”。 具体而言,本书首先在田野工作实录的基础上建构了嘹歌音乐活动的文本,揭示了嘹歌共时存在的各种演唱时空及其功能,并概括了人群的音乐表演行为和宗教仪式等其他民俗事项,为深入解读嘹歌及歌圩音乐文化提供了完整的文本资料。接着通过构建活态的音乐文化生成背景及其发展脉络,阐释嘹歌及歌圩与岁时仪礼在历时的空间中的呈现及其与社群的关系;并通过描述音声产生的社会场域,以及嘹歌社群中不同阶层人物的个性体验,呈现了音声的深-表结构及内-外变化。*后,将所有音乐事象放到时空中进行深层阐释,透过音声及嘹歌社群行为去看它们在不同时空下产生的意义或隐喻,并从中探讨右江流域嘹歌与歌圩复兴的必由之路。

目录

绪论**章  文本呈现——嘹歌歌圩实录  **节  逢圩而歌  第二节  龙垌之祭与唱  第三节  家屋夜吟  第四节  春天的庆典  第五节  概说歌圩第二章  右江中游流域壮族音乐的生成语境  **节  流域地区的地理与音乐特质  第二节  流域地区的农耕与音乐生活周期  第三节  流域地区的音乐文化之根  第四节  流域地区壮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构成第三章  歌圩音声的“内—外”结构与解构、重构  **节  远景—中景—近景:音声的外部结构  第二节  转换—生成:音声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解构与重构——现代嘹歌的个性体验第四章  变迁中的音声隐喻与文化警觉  **节  时空场中的音声隐喻  第二节  歌圩的空间意义及其变迁  第三节  全球场中的尴尬与警觉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一  嘹歌研究现状附录二  歌圩研究述评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