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治理创新与诚信社会建设

社会治理创新与诚信社会建设

1星价 ¥56.2 (7.2折)
2星价¥56.2 定价¥7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22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5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16172216 ; 978-7-5161-7221-6

本书特色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都需要以社会诚信为基础。但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常健编*的《社会治理创新与诚信社会建设》针对当前中国在诚信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在哪些方面不适应诚信社会建设的需要,并以诚信社会建设为目标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战略和策略。这一研究将通过对公众监督机制、社会信用机制、法律执行机制、道德倡导方式、冲突化解机制和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对如何改善政府公信力、社会守信规范和公民守法习惯、强化诚信道德、多元利益整合和尊重保护弱势群体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

内容简介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都需要以社会诚信为基础。但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本课题针对当前中国在诚信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在哪些方面不适应诚信社会建设的需要,并以诚信社会建设为目标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战略和策略。 这一研究将通过对公众监督机制、社会信用机制、法律执行机制、道德倡导方式、冲突化解机制和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对如何改善政府公信力、社会守信规范和公民守法习惯、强化诚信道德、多元利益整合和尊重保护弱势群体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

目录

导论:社会的诚信危机对社会治理的挑战  **节  社会的诚信危机  第二节  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社会的诚信危机带来的危害  第四节  社会的诚信危机呼吁社会治理创新**章  创新公众监督机制与政府公信力建设  **节  政府公信力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  公众监督机制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传统公众监督机制的缺陷及其原因  第四节  美日两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实践  第五节  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第六节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专题研究一: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政府公信力建设  专题研究二:反腐廉政建设与政府公信力提升第二章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与公众诚信意识培育  **节  公民诚信意识养成的制度视角  第二节  中国公民诚信意识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第三节  国外信用体系及其对公民诚信意识的影响  第四节  诚信社会建设中培育公民诚信意识的制度路径第三章    法律实施机制创新与公民守法习惯养成  **节  法律实施及其对公民守法习惯的影响  第二节  法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节  法律实施不力对公民守法的负面影响  第四节  法律实施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第五节  公民法治信仰和守法习惯的培育第四章  创新道德教育方式与诚信理想培养  **节  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有效方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道德教育方式  第三节  当代诚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诚信教育方式的创新第五章  健全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建设  **节  职业伦理在社会公共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与挑战  第二节  焦点行业的失范状况:教育、医疗、科技  第三节  行业行为失范的社会成因分析  第四节  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建设路径第六章  发展志愿服务与新型社会互助体系建设  **节  新型社会互助及其对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志愿服务:新型社会互助体系发展的短板与重点  第三节  发展志愿服务促进社会互助的对策思路第七章  创新公共冲突治理与信任合作机制形成  **节  公共冲突及其对信任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公共领域冲突治理对制度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当前公共冲突治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完善公共冲突治理制度促进信任合作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常健,1957年生。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天津市领导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人权理论与制度、公共冲突管理、领导学和政治哲学的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