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域外行旅与文学想象-以近代域外游记文学为考察中心

包邮域外行旅与文学想象-以近代域外游记文学为考察中心

¥40.2 (7.2折) ?
1星价 ¥40.2
2星价¥40.2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447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516184479 ; 978-7-5161-8447-9

本书特色

综观近现代域外游记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与域外游记写作的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其研究的严重滞后。域外游记研究一直处于边缘不被重视的状态。关于游记研究的方法和话语,还没有形成一套为大家所接受的基本范式。大部分的研究者,或以历史脉络系统建构,或把域外游记作为文献资料或作家散文创作的一部分来看待,对于域外游记还缺乏深层的介入研究。苏明*的《域外行旅与文学想象(以近现代域外游记文学为考察中心)》以近现代域外游记为考察中心,选取域外行旅体验作为研究视角,深入游记内部,考察域外行旅体验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与发生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密切关联,探讨域外行旅体验如何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学风貌的变化、核心命题的生成、社会集体想象等重要文学、文化现象,破解域外游记所蕴涵的丰富文学、文化信息。

内容简介

综观近现代域外游记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与域外游记写作的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其研究的严重滞后。域外游记研究一直处于边缘不被重视的状态。关于游记研究的方法和话语,还没有形成一套为大家所接受的基本范式。大部分的研究者,或以历史脉络系统建构,或把域外游记作为文献资料或作家散文创作的一部分来看待,对于域外游记还缺乏深层的介入研究。本书以近现代域外游记为考察中心,选取域外行旅体验作为研究视角,深入游记内部,考察域外行旅体验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转型与发生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密切关联,探讨域外行旅体验如何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学风貌的变化、核心命题的生成、社会集体想象等重要文学、文化现象,破解域外游记所蕴涵的丰富文学、文化信息。

目录

绪 论 一 域外行旅的拓展与域外游记的繁荣 二 何谓“游记” 三 域外行旅体验研究视角的选定**章 由实用到审美:近现代域外游记散文的转型 **节 “游以致用”:近代域外游记文学审美价值的缺失 一 奇观:早期域外游记中的“西方” 二 近代域外游记的实用化倾向 三 现代域外行旅体验的表述困境 第二节 “游”与“记”的审美熔铸:现代域外游记散文的成熟 一 由惊羡转向审美:现代域外行旅体验的转型 二 自觉的“美文”追求:现代域外游记散文的文学化第二章 变革与衰颓:旧体域外纪游诗的现代命运 **节 不合时宜的成功:“以新材料人旧格律” 一 中土诗神在异国他乡的频频降临 二 思乡与怀古:跨越时空的传统文人情怀 三 “古旧幽灵”在异域的重生 第二节 无奈的变异:左支右绌的旧形式 一 奇特的“椟胜于珠”现象 二 《欧游杂诗》:“以新材料入旧格律”探索的失败第三章 逃避与回应:屈辱体验与“国民性”母题的生成 **节 发现与对抗:他者之镜中的妖魔化“中国” 一 “洋人眼底的中国” 二 “支那”之痛:对“弱国子民”身份的体认 三 “精神胜利法”:与妖魔化“中国”相对抗 第二节 反思与批判: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自画像” 一 卫生与礼仪: 国民性批判的缘起 二 灰暗的风景:混乱的海外留学界 三 无法走出的“自我东方化”怪圈第四章 建构与消解:苏俄体验与“苏俄乌托邦”想象 **节 对苏俄的乌托邦想象与建构 一 苏俄:正在转化为现实的“乌托邦” 二 “苏俄乌托邦”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第二节 对“苏俄乌托邦”的质疑与消解 一 从苏俄旅行归来 二 “饿乡”:令人失望的“苏俄乌托邦” 三 异质苏俄游记的存在价值与历史命运结语 走向世界的艰难附录一 《日本杂事诗》:“新词语”背后的旧意境附录二 近现代域外游记书目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苏明,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94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997年),南京大学文学博士(2009年)。现为大连民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散文和比较文学。在《学术月刊》、《南京大学学报》、《江海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