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3102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1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547310212 ; 978-7-5473-1021-2

本书特色

《中华诗词研究》由中华诗词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 第二辑由“诗学建构”、“诗史扫描”、“诗教纵横”、“诗歌传播”、“域外汉诗”五大栏目组成,共17篇文章,从研究与创作两个视域贯通古今,涉及中外,对中华诗词进行整体审视,探讨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创新,对引导和促进当代诗词创作与评论的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内容简介

1)资深名家著作,古今观点碰撞,长诗短词共赏,古今诗学大家跨时空对话。 2)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延绵年代*为长久、形式和题材*为丰富、创作数量*为巨大的文体,历来是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的研究往往按照时代、作家、思想内容、作品形式等机械的程式分割得过于细碎,而且几乎很少注意古典诗歌与现当代诗歌之间的关系。本书涉及中国诗歌古今演变方向研究,覆盖中国古代诗歌与现当代诗歌,但并不是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简单相加,而是着重强调以一种古今联系的视角和方法对中国诗歌作整体性的观照和探讨。

目录

◎诗学建构
刘永济论“填词之事”(陈文新)
杨慎诗论中的修辞思想三题(曹晓宏)
大雅正声,继往开新——中华诗词“求正容变”再认识(蔡世平)

◎诗史扫描
论杜诗是“文以载道”的典范文本(莫砺锋)
皮、陆的“变体”实验——《松陵集》杂体诗唱和研究
七言长篇歌行之古今演变——近百年名家七言歌行的重大成就与诗史意义(刘梦芙)
从新发现的散佚诗稿解读晚年的杨圻——兼论上海图书馆藏《江山万里楼诗钞》续编稿本的 文献价值(周兴陆)
“我词非古亦非今”——论顾随词(马大勇)
论战争诗歌中鼓意象的演变(吴竺轩)
论中日战争诗歌的演变(唐湘元)
论忍寒词的源流与创变(朱纯正)◎诗学建构 刘永济论“填词之事”(陈文新) 杨慎诗论中的修辞思想三题(曹晓宏) 大雅正声,继往开新——中华诗词“求正容变”再认识(蔡世平) ◎诗史扫描 论杜诗是“文以载道”的典范文本(莫砺锋) 皮、陆的“变体”实验——《松陵集》杂体诗唱和研究 七言长篇歌行之古今演变——近百年名家七言歌行的重大成就与诗史意义(刘梦芙) 从新发现的散佚诗稿解读晚年的杨圻——兼论上海图书馆藏《江山万里楼诗钞》续编稿本的 文献价值(周兴陆) “我词非古亦非今”——论顾随词(马大勇) 论战争诗歌中鼓意象的演变(吴竺轩) 论中日战争诗歌的演变(唐湘元) 论忍寒词的源流与创变(朱纯正) ◎诗教纵横 歌行体与长篇叙事诗的演化(程毅中) 论毛泽东在中国诗歌古今演变史上的作为与影响(黄仁生) 如何提升古代诗歌的品鉴能力(查洪德) 略论中华吟诵的抢救与现代传承(赵敏俐) ◎诗歌传播 诗歌传播方式与传播媒介的演进(杨志学) ◎域外汉诗 关于日本汉诗的历史(陈福康) 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中华诗词研究院隶属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