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企业管理

包邮国际企业管理

¥30.8 (3.5折) ?
1星价 ¥44.0
2星价¥44.0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443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31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09644300 ; 978-7-5096-4430-0

本书特色

田鑫*的《国际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学术文库》 是系统解说国际企业管理的*作。跨国经营需要考虑 各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的不同,所以显得*加复 杂。理解跨国公司以什么样的理论和逻辑来组织各类 稀缺资源,并执行其战略是非常重要的。本书特别在 涵盖跨国经营的理论框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书的特征是,认为跨国经营并不单纯是国内事 业的海外拓展,而是以组织论和战略论为主体进行系 统的解说。每一章在提出重要的基本视点之后,展示 了各种动向,并保持一贯性。欧、美、日的先行研究 成果也尽可能包含进来了,并介绍了*新的理论。
所以,本书的构成跟普通的教科书不一样,章节 没有按照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等不同职能来划 分,而是一本包含了欧、美、日的商学院教授《国际 企业管理》课程内容的*作,非常适合本科学生以及 准备读MBA课程者和各级管理者使用。
另外,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本书所介绍 的跨国经营的理论也非常有效。随着我国“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跟国外跨国企业进行竞争的 机会越来越多,*加需要用跨国经营的理论来武装自 己。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设立据点,以什么样的 标准将附加价值各环节的业务配置到海外,如何在世 界范围内进行各项业务内容的调整和连接,还处于摸 索之中。业务拓展到海外是国际化经营的**步,但 是国际化经营要面对的问题从现在才开始,这时,我 们所需要的正是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国际化管理的理 论武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系统的解说国际企业管理的著作。跨国经营需要考虑各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的不同,所以显得更加复杂。理解跨国公司以什么样的理论和逻辑来组织各类稀缺资源,并执行其战略是非常重要的。本书特别在涵盖跨国经营的理论框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书的特征是,认为跨国经营并不单纯是国内事业的海外拓展,而是以组织论和战略论为主体进行系统的解说。每一章在提出重要的基本视点之后,展示了各种动向,并保持一贯性。欧美日的先行研究成果也尽可能的包含进来,并介绍了*新的理论。 所以本书的构成,跟普通的教科书不一样,章节划分没有按照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等不同职能来划分,而是一本包含了欧美日的商学院教授《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内容的著作。非常适合本科学生以及准备读MBA课程和各级管理者使用。

目录

**章 国际企业管理的思路**节 如何理解跨国经营一、跨国公司(MNC)是什么 二、国际化是什么三、跨国经营的新内涵四、跨国经营的属性第二节 企业业务国际拓展理论一、国际化发展阶段二、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三、Vemon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四、所有权、区位、内部化的优势:Dunning的0LI理论五、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国际企业管理战略理论**节 跨国企业面临的多样化国际环境和战略一、多样化的外部环境二、环境和战略三、影响外部环境战略四、环境、战略、组织、经营资源的动态配合第二节 跨国经营战略的三种认知视角第三节 战略内容视角下的跨国经营战略论一、全球产业与多国产业二、全球战略与多国战略三、企业职能的配置与调整四、全球产业的四种战略五、作为全球平台的国家六、国家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第四节 战略流程的跨国经营战略论一、Prahalad、Doz的跨国战略分析框架二、Bartlett、Ghoshal的跨国战略分析框架第五节 融合了战略本质内容和流程的跨国经营战略论一、Ghoshal的全球战略分析框架二、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Kougut的跨国经营战略框架三、Yip的国际战略论:Total Global Strategy第六节 跨国经营战略的资源视点一、经营资源视点二、跨国经营资源论的特征 第三章 国际企业管理战略内容**节 国,际化的模式和战略一、进入模式二、国际化发展阶段三、国际化与所有权四、区位选择五、退出战略第二节 职能国际化战略一、跨国R&D战略二、跨国生产战略三、跨国营销战略四、全球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章 国际企业管理组织论**节 多样环境下的组织对应一、环境、战略和组织构造:跨国企业组织的发展阶段模型二、不断进化的跨国企业组织模式第二节 控制跨国公司一、跨国企业和控制二、跨国企业控制相关研究 第五章 全球统合与当地适应理论**节 跨国公司的集权分权理论第二节 全球统合与当地适应的框架(I—R分析)一、局限性二、Prahalad和Doz的I—R分析框架三、I—R框架分析四、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发展五、从I—R框架看跨国企业管理的功能第三节 全球统合与当地适应的类型一、基于I—R的分类二、三种认知心态三、Perlmutter的E—P—R—G模型 第六章 跨国创新与知识管理**节 全球规模的创新一、创新的定义和种类二、跨国创新的定义和类型三、与跨国公司战略的关系四、Co一location及其界限五、国际产品开发第二节 跨国企业的知识管理一、知识管理的时代二、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存在的意义三、国际知识转移、变换的机制第三节 知识管理周期论一、知识管理的周期二、知识管理7A模型 第七章 跨国R&D管理**节 R&D国际化的理论一、R&D国际化程度二、R&D国际化的背景三、R&D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第二节 R&D本国集中的理论一、R&D本国集中的原因二、Patel和Pavit!的R&D非全球化论点第三节 海外研究所的功能类型和发展阶段一、跨国创新的类型二、海外研究所的功能类型:Ronstadt的分类 三、海外研究所的功能类型:Kuemmerle的分类 四、海外研究所的功能类型:Nobel和Birkinshaw的分类五、海外研究所的发展阶段六、跨国R&D组织构造的类型第四节 海外研究所选址的理论一、Terpslra的标准二、Taggart的标准三、Chiesa的标准四、Porter的配置与调整第五节 海外R&D的所有权政策一、自己设立型二、外部依存型第六节 跨国R&D研究所的管理 第八章 跨国战略合作管理**节 跨国战略合作的理论一、战略联盟的定义二、协调的效果三、从创新来看竞争与协调第二节 战略合作的目的一、Gomes—Casseres的理论二、Speckman等的理论三、Doz和Hamel的理论四、战略联盟的劣势第三节 跨国战略合作的形成过程一、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二、选择联盟合作伙伴三、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第四节 跨国战略合作的动态过程一、管理战略联盟形成过程:4C模型二、管理战略联盟形成过程的重要性三、学习、评价、修正四、双赢关系第五节 国际战略联盟的终结 第九章 跨国人力资源战略**节 国际化的进展与人力资源管理一、未国际化阶段二、出口阶段三、海外子公司设立阶段四、跨国子公司网络阶段第二节 海外驻在员的派遣管理一、派出前的准备二、派遣初期三、派遣中期四、回国时期五、回国后第三节 驻在员的适应和失败的各要因一、国家的原因二、企业的原因三、个人与家族的原因第四节 全球网络时代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一、外部知识感应者二、对内知识中介者三、新知识活用者四、本土意识的跨国公民 第十章 国际企业管理中的文化**节 跨国经营和异国文化第二节 各国文化的类型一、Hofstede的研究二、Trompenaars的研究 三、Hall的研究四、跨文化管理的难度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国际比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