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5875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49587520 ; 978-7-5495-8752-0

本书特色

“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住,为一件外套写一首咏叹调,为一家咖啡店谱一部安魂曲。” 《时光列车》是帕蒂·史密斯继《只是孩子》之后,再次奉献给世人的一部难以归类、情感真挚的回忆录新作。作者将本书称为自己的“人生路线图”,它关于记忆与创作、文学与咖啡、冥想和侦探剧集,关于哀悼和希望,也关于时间及其流逝。全书包含二十则随笔,又如同二十个悬浮的车站,串联起她周游世界时曾流连过的咖啡馆或其他地点。回忆的多棱镜折射出的点点光斑,将读者带入她的灵感之地和想望之原。 《时光列车》始发自伊诺咖啡,在这间她每天早上都会造访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馆里,史密斯啜饮着黑咖啡,观看当今世界的蜃景,怀揣对事物过往面貌的眷恋,不时埋头进笔记簿里奋笔疾书……她流畅、精妙的笔触,带领着读者在梦境与现实、过去与当下之间穿梭。从位于墨西哥郊区的弗里达·卡洛的蓝房子,到在柏林举办的北极圈探险社团的会议,从纽约海滨她刚刚买下便遭特大飓风侵袭的老屋,到热内、兰波、普拉斯、三岛由纪夫的墓地。 跟随着作者所提供的漂移不定的路线图,我们得以不断接近她生命中那些重大事件的核心:我们审视她独居生活的日常(村上春树、布莱克、波拉尼奥、塞巴尔德、巴勒斯……挚爱的藏书陪伴着她),和她共赴堂吉诃德式的冒险,并将*终与她共同凝视痛失爱侣——吉他手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之后,所无法弥补的生命黑洞。作者多年来拍摄的黑白宝丽来照片穿插在书页之间,仿佛来自旧日时光的护身符。本书再次证明了帕蒂·史密斯是当今艺术家中*为独特与非凡的一位。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不再那么关于过去,而是关于我是谁,我在做的事,在读的书,在想的念头,在喝的咖啡,在踱步的地板……这本书是我的人生路线图。——帕蒂·史密斯 帕蒂·史密斯给我们的这部诗意杰作,仿佛一份珍贵而罕见的邀请。我们荣幸地发现自己打开了一个此前从未被开启过的宝箱。—— 美国著名演员 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 独家收录2016年新增长文一篇和六幅新照片,系中译本首度呈现。王志弘设计版《只是孩子》精装本同步上市。帕蒂·史密斯是美国传奇艺术家,摇滚桂冠诗人,有“朋克教母”之称。作为鲍勃·迪伦的挚友,她出席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并献唱迪伦名曲《暴雨将至》,被媒体誉为“一位摇滚传奇向另一位传奇的致敬。”她游走于文学、诗歌、音乐、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是当代美国艺术家中*为独特与非凡的一位。 本书是帕蒂·史密斯凭《只是孩子》获得美国文学*奖项国家图书奖之后,历时五年写作的第二部个人回忆录。《时代》周刊2011年的百大人物致辞中说,帕蒂·史密斯通过《只是孩子》提醒我们,纯真、乌托邦理想、美和反叛才是指引人类旅程的启明星。而在新作《时光列车》中,她则想告诉读者,她同样是一个普通人,不再是“孩子”了,经历了许多失去,包括《只是孩子》岁月的同伙罗伯特的去世,以及丈夫和弟弟的英年早逝。她说,时间并不会抚平所有创伤,但是会告诉我们忍受它们的方法。 七十岁了,也要继续为艺术而生,为爱而活。如果说《只是孩子》更侧重她的成长之路,《时光列车》则是帕蒂·史密斯作为一个年近70岁的老人,回望自己一生,讲述自己是谁,又如何面对时光中的终将逝去的作品。作者更将本书称为“我的人生路线图”。从挚爱的咖啡馆,到冰岛、日本、法属圭亚那,幻想、书籍、犯罪剧集和无法愈合的生命伤痛如影随形。不仅是摇滚诗人关于孤独、独立和衰老的精彩沉思录,也是一场接近真实的帕蒂·史密斯的心灵奥德赛。 封面由台湾著名设计师王志弘设计,选用帕蒂·史密斯早期个人照,并隐藏于字母M(呼应本书原名 M Train)之中,采用黑银混合的特别专色,深灰色中带银色调。内文则,印刷在色泽微微泛黄、质轻且便于摊开和携带的进口瑞典内文纸上,配以史密斯多年来拍摄的珍贵宝丽来照片,使用特殊专色,呈现宝丽来照片所独有的古旧美感。

目录

伊诺咖啡馆 切换频道 动物饼干 跳蚤吸血 豆子山 没有指针的时钟 井 幸运轮 我如何搞丢了发条鸟 她的名字叫桑迪 再见了旧外套 无 暴风雨中群魔出动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梦 到拉腊什之路 被覆盖的地面 林登如何杀掉心中所爱 失物幽谷 中午时刻 补述 图片说明 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帕蒂·史密斯给我们的这部诗意杰作,仿佛一份珍贵而罕见的邀请。我们荣幸地发现自己打开了一个此前从未被开启过的宝箱。—— 美国著名演员 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 这部作品的魅力主要来自它对于体裁的灵巧反抗……《时光列车》以白日梦、文学评论、回忆录、对失物的召唤、旅行笔记等诸多碎片构成。它同时又是日记、梦境记录和札记簿。在一切之下,是哀悼。《时光列车》表现了一种与宇宙无情之力的协商(通过朝圣、写作、艺术,及塔罗牌占卜)。它的不拘形式毫无辩解之意,有点像比尔·艾文斯一张老唱片的名字,《和自己的对话》——将一个人头脑中的所有想法摆出来,观看它们的样子。毕竟,不着边际的写作是文学实践中*古老也*愉悦的方式之一,比起写正统的编年史或自传要有成就感得多,它总能带来一种犯罪的快感。——杰弗里·奥布赖恩(Geoffrey O’Brien),《纽约书评》 超凡魔力……《时光列车》与帕蒂·史密斯如今已成经典的*部回忆录《只是孩子》不同。《只是孩子》是关于成长的兴奋与战栗,而《时光列车》更多关于的,是挑战持续的损耗,以及发现新的激情(比如侦探剧集,或者在皇后区罗卡韦海滩上一栋摇摇欲坠的小屋)。史密斯当然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她经历了许多失去,包括《只是孩子》岁月里她的同谋伙伴艺术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去世,以及她的丈夫音乐家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在40多岁时的英年早逝。“他们现在都是故事了,”史密斯说,想到这些以及其他人事的消逝……帕蒂·史密斯的两本回忆录其实都讲述了一个共同的迷人故事,那就是纽约是如何从各个方面,庇护和喂养了她。——莫琳·科里根(Maureen Corrigan),美国公共电台,2015年度之书 帕蒂·史密斯的新书是我今年*好的阅读体验之一……晦涩而片段,离奇又美丽,以及它核心的,对于所失之物的一一清点。这与本书表面上的自发性,和它日记般离题的写作方式有很大关系。但是当这些分离片段之间的回响叠加起来的时候,便产生了一种诗一般的共鸣……《时光列车》的文章环绕着一个悲剧,或者说对于悲剧的疗愈过程而展开,她不去为那些悲伤命名,仅仅是将之一一指给我们。创作这样一部姊妹篇,自然比前作《只是孩子》要有风险得多,但却令人心生敬意。史密斯在2015年依旧做着如此巨大的艺术挑战,这应该能鼓舞到所有心向艺术的人。由此,再加上本书有一部分是关于阅读其他书的——由书卷所垒成的人生啊——十分合适用来给阅读的一年作为总结,并用它迎来新的一年。——加思·里斯克·哈尔贝格(Garth Risk Hallberg),美国著名文学杂志 The Millions 丰富而有创造性……《只是孩子》描绘了史密斯从童年到成名的道路,但《时光列车》并没有在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之间走简单的弧线,在她的内心生活和她的外部生活之间蜿蜒,连接着梦境、思考和记忆。史密斯的语言引诱着读者走进这条反公式化的小径。她不给情绪贴上一个方便的标签,而是仔细地剖析它们。每啜饮一口咖啡,她的思绪都加深一步……《时光列车》不太与获得成功有关,更多的关于如何在成功后幸存。史密斯比她年轻时的许多同伴活得都要长。她哀悼丈夫和弟弟,她怀念那些曾在生前与之有过联系的艺术家……在一个可以获得一种普遍共鸣的场景中,她怀念她的妈妈……《时光列车》的核心,是时间的流逝——在一个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同样的事件或地点常常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温柔而令人心碎。——M.G·洛德(M. G. Lord)《纽约时报书评》 很容易就能明白,为什么许多读者都说《时光列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它的一点一滴都和《只是孩子》一样,充满了同样可爱的笔法、对于艺术疗愈效果的果决信念,古怪的幽默闪光,鲜活的记忆和经验。读者能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一种深深的内心认同感是显而易见的……《时光列车》更深层的记忆,是肃穆的追溯作者的一个新的生命阶段的缘起,她失去了她的父母,以及更重大的,她失去了她的丈夫。她以一种温和的压抑,表达了失去丈夫对她所意味的含义,以及他们的灵魂之间曾经有过怎样的联系,那些伴随着坦率、忧郁和回忆的,令人无法忘怀的充满能量的时刻。史密斯追索的声音在替一整整代人发声,这代人意识到自己*终也会老去。“我想听我妈妈的声音,”她写,“我想看我的孩子们还是孩子时的样子。”但是只有艺术家才有足够的天真,或者说足够的勇敢,愿意去试着再活第二遍。——查尔斯·芬奇(Charles Finch),《芝加哥论坛报》 *让我震动的,是帕蒂·史密斯依然在成长、变化,不断地变得更加有趣,给她的箭匣里加上新的箭。是的,她写诗,而且一直在出版书,但是能以那样的沉着和结构上的灵巧来写出像《只是孩子》这样的回忆录,就好像是她一生都在写作优美的随笔作品一样。现在,她肯定对于作为一位作家非常放松了,她没有只是写《只是孩子》,第二部,而是做了更新的尝试。——《纽约客》主编 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

作者简介

作者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 美国作家、表演家、视觉艺术家。她的创作天分首次展露于1970年代时,将诗作与摇滚乐所做的革命性结合。她录制了十二张专辑,其中《马群》被《滚石》杂志尊为*伟大的百张专辑之一。 史密斯1973年在纽约高谭书店举办了自己的**个画展。她的著作包括,获得了201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只是孩子》,以及《维特》(Witt)、《空想》(Babel)、《白日梦》(Woolgathering)、《珊瑚海》(The Coral Sea)、《纯真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和《时光列车》(M Train)。 2005年,法国文化部颁发给史密斯艺术与文学司令勋位(Commandeur des Arts et des Lettres),这是法国政府颁发给艺术家的*高荣誉。2007年,她被列入摇滚名人堂。 史密斯与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于1980年在底特律结婚。育有一子杰克逊,一女杰西。史密斯目前生活在纽约市。 译者 非尔, 台北人。非典前一度客居北京。半生浪掷书肆行业,屡以考究译文为念。迩来因缘具足,遂而煮字疗饥。寓役于乐,不亦达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