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1星价 ¥33.8 (4.9折)
2星价¥33.8 定价¥6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33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516193341 ; 978-7-5161-9334-1

内容简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日益成为影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也由此成为实现国家战略的核心因子。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理念的一次飞跃,也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提升;是顺应历史潮流、回答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全球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是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旨在于我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下,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寻求宽广、深厚、系统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国外主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共性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目录

前言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 主要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章 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节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类型
一 创新型城市的含义
二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三 创新型城市的类型
第二节 创新型城市构成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 创新型城市构成体系
二 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三 国内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梯度理论
一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变
二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三 梯度发展理论
第四节 区域创新理论和创新型城市理论
一 熊彼特对创新理论的研究
二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研究
三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
四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
五 创新型城市理论

第二章 创新型城市的动力机制和评价体系
**节 创新型城市的动力机制
一 关于创新型城市动力机制的研究综述
二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动力
三 城市创新发展动力的策略
第二节 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动力载体
一 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二 企业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三 政府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四 人才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创新型城市的文化策略
一 创新型文化的内涵
二 文化在创新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 城市创新发展的文化策略
第四节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一 城市创新发展的构成要素
二 创新型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章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历程与政策解读
**节 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一 提出发展战略,编制总体规划
二 形成创新体系,主体地位加强
三 创新投入加大,创新试点展开
四 创新扶持政策出台,创新评估机制形成
五 机制创新完善,协同创新环境加强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文件
一 深圳
二 大连
三 北京
四 重庆
五 青岛
六 杭州
七 厦门
第三节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和远景规划
一 总体目标
二 远景规划
第四节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战略
一 战略
二 制度
三 构成
四 结构
五 机制
六 模式

第四章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节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历程
一 波士顿:典型的科教兴市
二 伦敦:文化创意之都
三 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
第二节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 波士顿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 伦敦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三 班加罗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
一 制定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
二 构建全面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
五 营造开放与宽容的创新文化
第四节 典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一 新加坡城市概况
二 新加坡产业升级转型的历程
三 新加坡的产业结构现状
四 新加坡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措施
五 新加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

第五章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研究
**节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历程及面临的新任务
一 “十一五”期间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二 “十二五”期间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 “十二五”期间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 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义
第二节 北京建设创新城市的具体政策
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二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三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 其他相关规划
第三节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难题——“城市病”问题
三 推动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对策

第六章 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
**节 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历程
第二节 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城市的现状和挑战
一 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资源比较缺乏
二 科技创新实力增长的后劲相对乏力
三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减弱
四 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须加强
第三节 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路径分析
一 上海创建国际技术创新中心的战略研究
二 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第七章 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研究
**节 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历程
一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
二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完善阶段
第二节 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状
一 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二 科技投入与产出
三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
四 科技成果转化
五 创新人才培养
六 自主创新机制
第三节 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举措
一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四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五 大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节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
一 北京:独特的地位,国际化的视野,政府的支持
二 上海:居安思危、区域联动、夯实基础、应用导向
三 深圳:基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
四 南京: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
五 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共性问题
一 政府引导下的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有待健全
二 不同政府部门对创新活动的领导和协调尚未形成合力
三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四 产学研合作层次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
第三节 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一 创新型城市的内部创新构成要素分析
二 完善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
三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载体对接平台
四 加快创新主体建设,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高效的城市创新体系
五 建立创新要素集成机制
六 因时因地推行制度创新,建立推动创新的政策体系
七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八 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一)知识产权创新制度  我们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很有前瞻性的部署,但是将创新一味等同于科技创新,这就有失偏颇了。  创新应该包括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主要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对于中国来讲,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它在中国只有一百年来的时间,我们没有一部称得上是法律的这样一些制度,是靠行政规章给予保护。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失去了从低水平保护到高水平保护、从选择保护到全面保护这样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和准备期,所以面对与国际惯例接轨,政府的有关部门,特别是我们的企业,往往准备不足、经验不够。我们看到,那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和跨国公司,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且重视运用知识产权推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更新,以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例如,美国的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凭借知识产权制度的有力保障,美国的电子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工程产业和网络产业等“朝阳产业”迅速崛起和扩张。同时,世界上技术创新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总是拥有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存在方式的代表性技术,如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飞利浦公司的光学介质技术、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等。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差距,说到底也就是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的差距。因此衡量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就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13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会晤中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表言论,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和企业争取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构成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产权贡献的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90%;世界上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发明专利,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全球500强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超过80%。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知识产权创新制度的完善,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于自主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量和保障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推动一个城市持续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至关重要。  **,以知识产权意识为支撑,制定城市创新制度。首先要提高全社会对于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快制定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知识产权政策,促进自主创新目标的实现。帮助和促进企业开发和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技术。  第二,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支撑,发掘城市创新产业。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像美国的硅谷地区、日本的关西地区、德国的巴顿乌特堡地区,都是通过知识产权来形成一大批的在全国,乃至在全球有影响的创新型产业。  第三,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支撑,打造城市创新型环境。现在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大概控制了一万亿美金的有形货物贸易和无形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它的投资环境、外贸环境的重要指标。  ……

作者简介

  陈洪玲,女,法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和高校党建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入选北京市高校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工程:兼任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