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党组织公文写作与范例大全

党组织公文写作与范例大全

1星价 ¥14.7 (3.2折)
2星价¥14.3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1209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17120964 ; 978-7-5171-2096-4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深入推进,党政机关行政行为日趋规范,公文作为行政行为的重要载体,掌握其写作技巧,规范其处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的特点在于技巧和规范,并附有系列高规格的经典公文范例,既有格式的标准化、精细化,又有技巧的流程化、实用化,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无疑大有裨益,于实践中可以揣测琢磨,于操作中可以按图索骥,于案例中可得其精髓,是各级各类办公室文秘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有益参考和**工具。

内容简介

公文在古代被称之为“经国之枢机”,作为表述国家意志、执行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传递重要信息的*主要的载体,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和补充。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国家机关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对社情民意的掌握情况、对重大问题的分析处置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和法律法规与政策是否能够科学地正确地得到贯彻和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深入推进,党政机关行政行为日趋规范,公文作为行政行为的重要载体,掌握其写作技巧,规范其处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对党组织常用公文、党组织事务性公文、党组织法规性公文、党组织专用书信等党务公文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类公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及注意事项予以充分阐释,同时附有大量案例提供参考。

目录

**章 党组织公文概述 001

第二章 党组织常用公务文书写作与范例
**节 决议 020
第二节 决定 023
第三节 公报 026
第四节 意见 033
第五节 通知 044
第六节 通报 052
第七节 报告 062
第八节 请示 072
第九节 批复 076
第十节 函 078
第十一节 纪要 081
第三章 党组织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及范例
**节 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 089
第二节 情况综述 098
第三节 工作规划与工作纲要 101
第四节 工作方案与工作设想 108
第五节 大事记 117
第六节 工作简报 119
第七节 述职报告 124
第八节 调查报告 129

第四章 党内常用法规性文书写作及范例
**节 公约 134
第二节 章程 136
第三节 制度 140
第四节 条例 144
第五节 规定 151
第六节 办法 155
第七节 细则 161
第八节 守则 169
第九节 规则 173

第五章 党内常用专用书信写作与范例

**节 表扬信 178
第二节 感谢信 181
第三节 倡议书 183
第四节 建议书 186
第五节 决心书 189
第六节 保证书 191
第七节 申请书 194
第八节 入党志愿书 199
第九节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5
第十节 介绍信 209
第十一节 证明信 212
第十二节 贺信、贺电 214
第十三节 慰问信 218
第十四节 公开信 220
第十五节 批评信 223
第十六节 推荐信 225
第十七节 请柬 227
第十八节 思想汇报 229
第十九节 政审报告 231

第六章 其他常用文书写作及范例

**节 先进事迹与典型经验材料 235
第二节 祝 词 240
第三节 开幕词 242
第四节 闭幕词 244
第五节 欢迎词 247
第六节 答谢词 250
第七节 邀请信(邀请书) 252
第八节 聘 书 253
第九节 启 事 254
第十节 海 报 257
第十一节 领导讲话 259

附 录
附录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274
附录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282
附录三 标点符号用法 301
附录四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321

后记 328
展开全部

节选

决 议

决议是党的领导机关和行政机关对重大决策事项,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研究并表决通过,而后正式发表的一种需要强制执行的领导性、法规性文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决议所下的定义是: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1993年前,决议既是党的领导机关的文种,也是行政机关的公文文种。当时国务院办公厅对其功能的表述是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1993年的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删去了这一文种。只有党的领导机关继续使用这一文种。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将这一文种作为15种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之一,列为所有文种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及各级人大机构经常使用决议这一文种。

一、决议的特点

决议作为党政机关*重要的公文种类,具有以下特点:
(一)决策性
决议是针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所做出的决策,一经形成,就会在较大范围内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造成重大影响。例如“文革”结束后不久中央发布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对“文革”、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进行评价的重大政策性文件,对统一党内思想起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二)权威性
决议作为党政领导机关用于重要决策事项的公文,是在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构的会议上研究、讨论后形成的,代表着发文机关的意志,一经发布,其下属党政机关及全体党员、全体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落实,不得违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三)严格的程序性
决议必须经会议讨论,并经表决通过之后才能形成,有严格的程序性。

二、决议的分类

“决议”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公布性决议
公布性决议,指为公布某项法规、提案而使用的“决议”。
公布性决议非常接近“决定”的作用,但也有不同之处。这就是它的内容还有进一步提请更高级会议与机关审议的必要,不像“决定”的内容那样已成定论,必须要下属机关贯彻执行。
(二)部署性决议
部署性决议,是用于发布经会议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的决议。
(三)批准性决议
批准性决议,是党政机关会议对报告、计划表示肯定或否定意见的文件,有人又将这种类型的决议称为“认可性决议”。批准性决议的内容,可以是批准负责人在某次会议上所做的工作报告,批准会议上审议讨论的文件,也可以是会议上讨论处理的工作事项等。
(四)纪要性决议
纪要性决议,是会议对某一重要事项或对某一系列事项作出的决议。
(五)阐述性决议
阐述性决议,是将某些重大结论的具体内容加以展开阐述时常用的一种公文,属于针对某一专题性的问题作充分说明的大型公文,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三、决议的适用范围

决议被列为党政机关15个法定公文文种的首位,可知它在党政机关公文中居于突出重要的地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指出: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首先,必须是重大决策事项,一经形成决议,将在一定时期内在全国或在特定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一般的事项、非决策性事项不能采用决议这一公文文种。第二,这些重大决策事项,只有在党的会议或政府会议上,提交全体与会者认真讨论,并正式表决通过,形成的决议才合法、有效。

四、决议的写法

(一)标题和成文日期
1.标题
决议的标题有三种写法。
**种是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
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第三种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如《关于确认十一届三中、四中全会增补中央委员的决定的决议》。
2.成文日期
决议的成文日期,不像一般公文那样标写在公文正文之后,而是加括号标写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具体写法有两种情况:
如果公文标题中已包括会议名称,括号内只需写明“×年×月×日通过”即可。如果公文标题中没有会议名称,括号内要写明“××委员会第×次会议×年×月×日通过”。
(二)正文
l.开头部分
决议的开头部分写决议的根据,一般要写明会议听取了什么、学习讨论了什么、审议了什么、批准或通过了什么、自何时生效等。如: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自通过之日起,经修正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即行生效。
以上各项要根据会议的内容而定,不必面面俱到。
2.主体部分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复杂,写法也比较灵活多样。
如果是批准事项或通过文件的决议,相对比较简单,这部分多是强调意义,提出号召和要求。
如果是安排工作的决议,要写明工作的内容、措施、要求。内容复杂时,要明确分出层次并列出各层次的小标题,或者分条撰写。
如果是阐述原则问题的决议,主体部分要有较多的议论,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道理说深说透。所谓“夹叙夹议”,就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介绍情况、提供事实,用议论的方式做公正的评价和精辟的论述。
3.结尾部分
这部分可有可无。有时主体结束,全文也就自然结束了,不必再专门撰写结尾。有时需要写一个结尾,多以希望、号召收结全文。

五、例文

【例文一】部署性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批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大会认为,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对我们党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大会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大会高度评价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大会同意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对十六大以来十年奋斗历程的基本总结,认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大会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大会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要我们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大会认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大会同意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大会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会强调,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大会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大会同意报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对外工作方针,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大会强调,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大会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大会强调,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大会强调,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陈非文,男,中共党员,湖南祁阳人。1993年9月,就读于湘潭大学,1997年6月毕业留校工作。长期从事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著作6部,主持各类科研课题5项,参与课题2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