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语文不是语文书

语文不是语文书

1星价 ¥13.3 (3.4折)
2星价¥13.3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08711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06087117 ; 978-7-5060-8711-7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试图为语文划定独立版图的语文学专著。作者将趣味性与学术性、可读性与思辨性融为一炉,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采用全方位的观察视角,却始终聚焦于语言文学。全书分为三辑:*辑“他山之石”运用诠释学理论,对《美国语文》的语言本质、历史框架、实用训练、逻辑体系、价值追求作出解读,并与人教版语文进行全面比较;第二辑“鉴往知来”对民国时期的《国文百八课》以及台湾地区的《国文》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语文是语言科学与文学艺术的融合;第三辑“教有所思”记录实践、解读经典、评析书事,尽得教书读书之乐。本书书名意在强调:语文的丰富性绝不是有限的课本所能涵盖,因此可以说,语文的真功夫在语文课本之外。

内容简介

“语文不是语文书”,作者的这个说法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前辈教育家早就有过类似的论断。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林语堂也说过:“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尽力拓展语文的无限性,将有限的语文书带入无限的语文天地,从而找回因长期的知识点导向而丧失的语文灵魂,重新为语文教育定位。 全书共分三辑,包含三个不同的版块:观察民国《国文百八课》与台湾《国文》,是在汉语的内部,探索典雅晓畅的国文路径;研究“美国语文”,是跃出了汉语,跨语言地比照出国内语文、国内教育的诸多不足;还有一些文章,则是从个体的生命成长、社会的制度建设、时代的精神状况等方面,反观语文与教育。 作者已在讲台上站了三十一年,致力于找回语文的真实意义,却一向信奉温和、节制、平衡的渐进主义。据他自己说,既能顾及学生的高考目标,又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他不愿急功近利地逼学生死学,也不愿华而不实地放空炮。他不会只顾眼前,一切围着分数转,也不会故作惊人之语,凌空蹈虚,愤世嫉俗,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学校联系作家、学者和名师做讲座,开阔师生的眼界。 作者试图为语文寻找坐标原点,从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中寻找语文的真谛。作者认为,语文实际上承担着寻找言说方式、探寻生命意义、追问存在理由、凸显个体尊严、形塑民族性格的重任,承担着为每一个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责任,换言之,语文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言说体系。

目录

目录 辑一 他山之石 001 何为语文?语文何为? 002 ——《美国语文》观察之一 历史:为语文建立坐标 014 ——《美国语文》观察之二 探险与逐富 034 ——《美国语文》观察之三 度尽劫波与向死而在 043 ——《美国语文》观察之四 诠释与文本同等重要 052 ——《美国语文》观察之五 理解人类共同体经验的一个视角 081 ——《美国语文》观察之六 0 0 2 语文不是语文书 辑二 鉴往知来 093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094 ——以《国文百八课》为例 植根于历史和本土之中的文学之花 127 ——台湾《国文》掠影之一 固守文化本源,融入主流文明 137 ——台湾《国文》掠影之二 杜甫诗歌的同心圆结构 147 ——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为中心 《沙之书》的宗教情怀 160 语文如何走出不尴不尬的境地? 163 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学语文教材 179 以独立看待语文 183 辑三 教有所思 193 阅读是人的第二生命 194 ——高三读书报告会 直心为德 同类为伦 204 ? 0 0 3 真善美只能由真善美孕育 222 反观一个让孩子恐慌的年代 225 我们为何总拿高考作文寻开心? 229 为什么今天的汉语越来越猥琐? 236 谈论汉语猥琐时,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244 附录 一种执着,守护写作 250 后记 别求新声于异域 260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当然不是“语文书”,那么它是什么呢?是语文教师本人。学生喜欢语文,往往是从迷上其语文老师开始的。学识渊博的书卷气,妙趣横生的脱口秀,信手拈来的文学与历史,旁征博引的哲学与宗教……苏祖祥就是这样一位有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语文教师。这本书展示了他的语文教育追求——以精神引领精神,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语言培育语言,以文学滋润文学,以视野扩大视野,以胸襟拓展胸襟……这样的语文教师就是“语文”! 胡发云(小说家): 我上小学时,距民国离去只有七年。课文、师资、学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都还没来得及彻底改造,因而有幸沐浴了一丝丝自由教育的遗风。虽时间不长,但受益终身。语文是一种与心性相关的终生教育,不仅仅是认字写文章。有人曾将民国教育与新政教育相比,现在祖祥又将中美语文教育对照,希望能对当下的从教者有所启迪。 樊阳(人文行走践行者,全人教育奖获得者): 《语文不是语文书》完整地说应该是“真正的语文不是或不全是现在语文书呈现的内容”。本书通过横(中外)纵(民国到现今)两条线与自己语文教育实践的“点”,探究了百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语文界、教育界的重要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在中美、大陆与台湾、当今与民*语教材的对比中,在作者关于语文与生活的点滴探究中,我们渐次领会母语学习的本质,教育使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这些探究对目前困窘于应试教育泥淖的从教者和学习者都大有裨益! 郭初阳(著名语文教师,越读馆创始人) 倘若要概括老苏的生活重心,也许可以归结为一个词:语文。在他看来,语文大约等于生活,语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对语文的理解胜过大部分以语文为饭碗的教师;然而就生活而言,他在校教书,回家读书写书,可想而知,他的生活简单得近乎旁人眼中的乏味。然而管旁人做什么呢,自己喜欢就好,家人理解就足够了。这样,慢慢就有了这本《语文不是语文书》。 蔡朝阳(新锐独立教师): 少年强则中国强,母语新则民智开。语文不是语文书,而是通往现代生活的路径。苏祖祥先生腹笥深厚,所见深刻,以他山之石攻玉,以文史哲的背景研究语文,用独到的视角,精妙的思考,重新诠释了语文之维,廓清迷雾,指向高远,为我们奉献了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魏勇(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 语文的问题既出在缺乏批判性思维,更出在人们没意识到缺陷,反而陷在语文味中固步自封上。语文教育要有突破,前提是意识到语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没有这样的意识,语文很难摆脱“诗性泛滥、理性不足”(苏祖祥语)的局面。苏祖祥老师这本《语文不是语文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给当今语文当头棒喝的书,这本书不仅充满了对当今语文的洞见,比如:“由于思想、精神、信仰的集体退场,犬儒主义的甚嚣尘上,导致人文性更多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的喧嚣而不是行动上的践履”,把当今语文中的口头人文主义者的面具揭了下来,而且,还提出了充满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比如:向美国语文看齐,“我们的语文课本除了应该呈现文学之外,还应该呈现自然科学(这一任务可由数理化生等学科完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宗教、神话、传说等人类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总之,《语文不是语文书》可以帮助我们拆掉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道围墙而打开一扇扇窗,教师要给学生开窗,首先自己要开窗,这本书堪称开窗之作。 余世存(人文学者): 凡有人的地方,即有语言\言语;凡有语言\言语的地方,即有语文。因此苏祖祥说“语文不是语文书”,意味着语文不应该被教科书所拘禁,而应该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寻找诗意存在的栖居之所。 张勇(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公众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语文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表明语文是可以进行科学检测的。学好语文,考好语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有些人认为目前语文的窘境是由检测造成的,其实部分原因是由不科学的检测造成的。语文走出不尴不尬境地的途径之一是科学的检测。苏祖祥老师这一看法可谓直指要害. 叶开(小说家、《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语文教育改革者): 在中国教育系统中,语文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沉默着,循规蹈矩着。但苏祖祥老师却精于读、勤于思、乐于写,视野拓宽到中美语文教材对比研究上,并有系统而精妙的分析;对大陆语文教材与台湾国文教材对比研究也很有启发。他对勇于探索的语文教师如郭初阳、蔡朝阳等同行的评价,也细致入微,深有启发。这部书涉猎很广,视野宽阔,只有热爱阅读古今中外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并能在完整的经典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师,才是好老师。我要向这样的语文老师致敬。 狄马(作家): 苏祖祥是湖北语文教育名师。虽未谋面,但通过网络我读过他收在本书中的大部分篇章。这是一位自觉将人类*前沿的思想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学者型老师。在滔滔者天下皆是“应试型”、“工具型”教育的大背景下,他是为数不多的认识到语文的逻辑之美和价值之美的人。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推动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大有裨益。 冉云飞(学者,作家): 简单地说,语文学习,无非实现“两头”。这“两头”就是口头表达与笔头表达,前者是演讲训练,后者是文章养成。当然这“两头”都要通过很好的价值观来传达,苏祖祥兄在这方面做出了他的尝试。

作者简介

苏祖祥,湖北省仙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仙桃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热爱阅读,希望一直把阅读当作一种需要;热爱教书,希望为未来社会培育更多具有独立人格和权利意识的公民;热爱思考,希望凭借思考的力量让自己变得聪明一点;热爱写作,希望把写作当作一个去掉伧俗之气、葆有自身元气的过程。在《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重庆时报》《书屋》《人民教育》《名作欣赏》《教师博览》《中华家教》等报刊发表文章若干,并有多篇文章被共识网、爱思想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