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治理与和谐社会构建-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研究

包邮风险治理与和谐社会构建-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研究

¥28.4 (5.1折) ?
1星价 ¥28.4
2星价¥28.4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83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9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16198308 ; 978-7-5161-9830-8

本书特色

由于公众对技术风险的感知虽基于客观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主观建构性”,现实中公众对一些技术风险感知带来的深度忧虑和强烈抵制给科技决策带来一定的挑战。本书分析了造成这种挑战的时代背景与个体特征;并通过案例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方法展示造成这种挑战的现实状况,*后针对这种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本书认为只有把公众的风险感知作为科技决策背后的驱动力,才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全面地预测决策的影响和后果,了解公众的真正诉求是什么,从而从源头上化解科技决策面临的困境,对于新时期下更全面地认识科技项目的社会价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由于公众对技术风险的感知虽基于客观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主观建构性”,现实中公众对一些技术风险感知带来的深度忧虑和强烈抵制给科技决策带来一定的挑战。本著作分析了造成这种挑战的时代背景与个体特征;并通过案例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方法展示造成这种挑战的现实状况,*后针对这种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本著作认为对公众的风险感知进行研究,虽不能代替科学的判断,但可以为科技决策者提供公众对不同风险来源的关注与尺度,只有把公众的风险感知作为科技决策背后的驱动力,才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全面地预测决策的影响和后果,真正了解公众担心什么,他们的真正诉求是什么,从而从源头上化解科技决策面临的困境,对于新时期下更全面地认识科技项目的社会价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风险社会的到来,技术风险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二)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争议性科学议题产生 二 研究意义 三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一)风险 (二)科技决策 二 文献综述 (一)风险感知 (二)风险感知与科技决策相关的研究第三章 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挑战的时代背景 一 本质层面:后常规科学语境下科学的不确定性与价值的非中立性 (一)后常规科学语境下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 (二)后常规科学强调现代科技价值的高度争议性 (三)后常规科学背景下科技决策面临的时间上的紧迫性与现实中的必行性 二 心理层面:风险社会产生的焦虑情绪与信任危机 (一)公众“存在性焦虑”的产生 (二)社会“信任危机”的出现 三 风险沟通:社会化媒体赋权带来的科技风险的社会放大 (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 (二)社会化媒体给科技沟通方式带来了挑战 (三)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公众对风险的感知 (四)社会化媒体可能会引发风险的社会放大 四 利益层面:知识社会中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多方利益的敏感性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可能导致学术公正的“缺场” (二)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公众自我利益审视的增强 (三)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各方利益博弈增强第四章 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挑战的个体行为特征 一 数据收集与样本情况 二 公众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 (一)关注宏观的科技风险而低估忽视身边的科技风险 (二)获取科技风险信息途径的单一性与风险信息扩散的广泛性 (三)科技风险感知较为强烈而风险规避意识与规避能力不高 (四)在对科技风险态度的表达中激情的非正式表达程度较高而规范的制度化表达程度较低 三 本章小结第五章 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挑战的经验分析——以国外页岩气技术为例 一 页岩气技术发展中的风险 二 几个典型国家公众的风险感知与政府决策 (一)美国公众风险认知、态度及政府决策 (二)英国公众风险感知、态度及政府决策 (三)波兰公众风险感知、态度及政府决策 (四)德国公众风险感知、态度及政府决策 三 本章小结第六章 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挑战的实证分析 一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二 分析及政策含义 (一)科技风险可接受性的不一致导致科技决策中标准制定的模糊性 (二)科技风险的难以试错性使科技决策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公众认知与专家认知的不一致导致科技决策中议程设置的困境 (四)公众的高度依赖性与信任鸿沟使科技决策面临两难悖论的选择 (五)“不要在我家后院”现象使政府面临科技风险如何分配的尴尬 三 本章小结第七章 风险感知视角下科技决策面临挑战的应对分析——嵌入公众科技风险感知的优化路径 一 科技决策优化的理念设计 (一)科技决策中理念的演化 (二)科技决策中协商民主的理念 (三)科技决策中协商民主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 二 设计把公众的风险感知引人科技决策的程序 (一)决策前——纳入公众风险感知的风险评估,考虑公众的容忍性与接受性 (二)决策中——建立考虑公众风险感知的风险沟通体系 (三)决策后——建立依据风险感知的决策动态的弹性调适机制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研究展望附录A 当代大学生科技风险感知的行为特征调查附录B 公众科技风险感知调查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壮珍,1981年生,山西河津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参与编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当代传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危机管理、社会风险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