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

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

1星价 ¥22.1 (3.4折)
2星价¥22.1 定价¥6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4647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44464741 ; 978-7-5444-6474-1

本书特色

以学校组织结构为焦点,细致梳理了清代和民国时期中学组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研究中学在近代中国的产生、中学行政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中学性别结构的变化、中学科部结构的调整等,并运用组织制度理论来分析中学组织结构。书中提出用“追求合理性”和“追求合法性”来解释“近代学校何以如此”的研究思路,凸显教育管理研究中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魅力。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中国近代的中学为对象,聚焦于中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学行政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中学性别结构的变化、中学科部结构的调整四个方面,细致梳理了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学组织结构的生成与演变历程。同时,从组织制度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影响组织结构生成与演变的因素。书中提出用“追求合理性”和“追求合法性”来解释“近代学校何以如此”的研究思路,凸显教育管理研究中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学术魅力。

目录

导论 一、作为组织的学校及其结构(一)忽略“学校”的教育研究(二)组织结构的“有无”与“真假”(三)“学校组织结构”的含义二、理性结构形成中的制度因素三、纵向求真的历史研究方式四、本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章 世界、民族国家与现代学校一、解释我国学校教育产生的视角(一)功能一整合框架(二)冲突一控制框架(三)国家一社会框架(四)远因一近因框架(五)文化一认知框架二、从“天下”到“世界”的转变三、晚清民族国家观念的合法化四、造就人才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民族国家的内在信念:现代政体(二)民族国家的内在信念:塑造国民(三)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创 第二章 政府、教育与中学行政结构一、教务长的出现(一)制度上从有到无的总教习(二)实践中教务长的缺失及其问题(三)中学教务长的出现及其原因二、分部制的形成(一)训育主任(二)会议制度(三)分部制三、规制下的变化(一)教导主任(二)并行系统四、中学行政结构的形式化 第三章 传统、新知与中学性别结构一、女子中学的产生(一)兴办女学: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二)从天理到公理:基于知识的转变(三)从经正女学堂到《奏定女学堂章 程>(四)女子中学在制度层面的正式确认二、男女同校的出现(一)从大学开放女禁到中学男女同校(二)不坚持中学男女同校的三类主张(三)从公理到真理:作为常识的新知(四)中学男女同校的组织与教育影响三、男女分校之回流(一)本位文化:学术政治化与政治学术化(二)男女分校:政治的力量与规范的影响四、价值规范与组织 第四章 时势、业群与中学科部结构一、*初的分科制二、分部制的实行(一)基本过程及状况:1917—1930年(二)职业教育与民主教育潮流的影响(三)作为变革主导者的教育群体三、从分部到分校(一)对中学分部制不满的原因(二)中学分校制的逐步采行四、专业规范压力 第五章 近代学校何以如此一、合理性之追求二、合法性之获得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学军,男,1978年生,江苏兴化人,教育学博士,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基本理论和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先后在《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多篇,并有近10篇论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参与编写《现代教育管理专题》(2004,2008)、《教育管理学通论》(2012)、《教育管理学教程》(2013)等教材,参与撰写《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与反思》(2006)、《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研究》(2008)、《教育管理学的方法体系》(2012)等著作。博士论文《近代学校何以如此——我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获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12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骨干培养对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