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56246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67562462 ; 978-7-5675-6246-2
本书特色
《婴幼儿的人际世界: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是关于早期心理发展领域的革命性著作,建立在对大量详实的研究资料的分析与总结之上,提出了一些对先前的前语言期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包括精神分析)而言是颠覆性的理论和观点,对专业人员具有很高的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对一般大众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内容简介
《婴幼儿的人际世界: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从客体关系的角度,以自我感的发育为线索,集中讨论了婴儿早期(出生至18月龄)主观世界的发展过程。1985年的**版中即首次提出了层阶自我的理念,描述不同自我感(显现自我感、核心自我感、主观自我感和言语自我感)的发展模式;在第二版中,Stern补充了自我共在他人(self with other)、叙事性自我及相关讨论。
正如作者后记所言:“我们总结的发现、炮制的理论对新晋父母来说本质上就是信息。……这项工作的一般教育性质是逃不掉的。改变大多数人持有的对婴儿的普遍看法,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且正在加速。一旦父母能够看到不同的婴儿,婴儿就会开始被他们新的‘目光’所转变,*终成为不同的成人。……如果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婴儿,会在一代人之后造就不同的儿童、少年和成人,那么我们将看到不同的患者——体验过某种不同的婴儿期的患者,其人际间世界的发展稍微有些不同。对这个新患者的治疗性交会也将要求临床理论和搜索策略的改变。”
目录
**章 探索婴幼儿的主观体验: 自我感的核心作用 /
第二章 婴幼儿期视角与方法 /
第二部分 四种自我感 /
第三章 显现自我感 /
第四章 核心自我感: I.自我与他人 /
第五章 核心自我感: II.自我共在他人 /
第六章 主观自我感: I.概述 /
第七章 主观自我感: II.情感调谐 /
第八章 言语自我感 /
第三部分 临床应用 /
第九章 从临床角度看“观察婴儿” /
第十章 治疗性重建背后的理论的启示 /
第十一章 重建发展性过去的治疗过程的启示 /
后记 /
节选
再编一本十五年前写的、关于一个快速更新的领域的书,造成两难的窘境。是完全重写,还是静置原地、另起炉灶写别的?这两者都不令人满意,我做了第三个选择,写一个全面的新介绍。这次再版让我有机会订正、补充、删除、详述一些内容,也让我得以后退一步去评估它的影响,并对先前的一些批评作出回应。*后,它让我厘清究竟这本书将我自己的思考引向了哪里。
对部分内容的再编
本书付梓十五年,翻译成十种语言,在四个方面*具影响。
发展的层阶模型(The Layered Model of Development)
传统的阶段模型(stage model)中,心理发育的后一阶段不但替代、并且基本上抵消其前面阶段的成果,层阶模型与此相反,在对全局重组的基础上,假设自我感(senses of self)、社会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处于渐进式累积xi的过程中。新兴的结构不会消失,而是保持活跃、并与其他结构动力性地相互作用。事实上,每一个结构促进了后续结构的发生。根据这个假设,我们终生保持所有的自我感、社会情感能力、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若按照阶段模型的假设,先前阶段的发育结构只能通过类似退行的渠道才能触及。
转向层阶模型有两个原因。一是: 在四分之三个世纪之后,经典弗洛伊德的性心理(psychosexual)阶段模型仍然未能实现其预测的、与后来的心理病理之间的关联,不能孕育新的理念,并变得越来越无趣、缺乏说服力。二是: 在当下占主导地位的皮亚杰(Piaget)的发展理论旨在解释婴幼儿与非生命的物质世界(空间、时间、数目、体积、重量等)的交会(encounter),并完成了这个任务,却在解释婴幼儿与更为丰富复杂的社会—情感的人类世界的交会时捉襟见肘,后者由自我与他人组成,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并令我着迷。
在1985年本书的初版中,我说过——当时尚未有坚实的确信——婴幼儿与人类世界的交会即便不是原发的、也断然不可能是继发的,引导这种交会的心理原则必须独立于、且异于引导与非生命的物质世界的交会原则。这两种交会平行前进,这是核心点。
在这个领域的许多工作中开始呈现出来婴幼儿和成人具有(其实是必须具有)两个不同的、平行的知觉、认知、情感和记忆系统,分别用于与物质和与人类世界交会并赋予意义。当然,这两个系统存在动力性的相互作用。这个新的观点——在这些术语*宽泛的意义中强调局部知识的特异性,是一种极端的偏离——在过去十五年间不断获得证实和理论的强化(例如以下文献: Braten, 1998; Leslie, 1987; Rochat, 1999; Thelen和Smith, xii 1994)。目前,它被证明对正常和病理性发育(特别是自闭症)都十分适用。
层阶模型并不是全新的(平行模型更新一些)。它受到了其他的非序列性模型、如Werner和Kaplan(1963)的螺旋模型以及其他模型的影响。一些心理学家不断地批评,说它本质上是一个生长模型,而不是发展模型。他们也有一些道理,不过一个模型必须适合其意图涵盖的资料,而本书勾勒的层阶模型比阶段模型更适合婴幼儿与独特的人类世界的交会。不管怎样,它似乎比此前的模型更有助于推动众人的思考——至少在处理人际互动方面。
拆解自我(self)
本书提出的观点: 自我/他人的分化始于出生时或出生前,是引起诸多议论的另一个根源,特别是在精神分析相关领域。如果该分化并非某特定生命阶段的任务,则自我与他人的“*终”解离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时间定位。所以,与其把自我与他人的分离看作一个阶段性的发展任务——甚至看作一项发展任务,不如认为自我/他人的分化一开始就存在、并处于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因此,婴幼儿主要的发展任务朝向相反方向,是建立与他人的联结,即增进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所提及的关于平行系统(感知、认知、情感)基本从出生就开始活跃的研究发现支持本书对自我/他人分化发生时间点的理念。
在考察病理学时,这个理念强调依附(attachment)的策略和问题,弱化、甚至去除对阶段进行概念化——如“正常自闭”(normal autism)、“原始自恋”(primary narcissism)、以及“共生”(symbiosis)——的需求。这并不是说在更晚一些的生命阶段中,作为病理性实体,不存在类似的现象。还是有的,只不过它们的源头不是始于生命的头两年,因此不可能构成特异的病理性机制,后者是退行指xiii向的目标。
简言之,公认的自我感建立在新的世界—自我观念的出现之上,后者伴随婴幼儿能力的发展而产生。
考虑到*初三个前语言期的自我感——显现的自我感(emergent self)、核心自我感(core self)和主体(subjective)[主体间(intersubjective)]自我感——现在我变得不太确信它们的出现是否有清晰的先后顺序,在上文提到的层阶模式中,新出现的叠加在原有的结构之上。在这一点上,我更倾向于认为它们三个是同时出现的,并很可能是由于其动力性相互作用所致。因此,如果我现在写这本书,我会把它们描述为同一个非言语性自我感的三个亚类,具体的原因后文将涉及。
关于非语言期
对非语言期行为的关注同样引起了争论和反思。从事婴幼儿工作的发展心理学家乐于处理非语言性交流,但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却不是,他们更适应词汇、叙述性(narrative)阐释和意义。既然本书的目的之一是把发展心理学同动力性心理治疗结合在一起,那么在语言同非语言结合处自然会存在张力——某种扰动的地带。本书的许多见解和影响即来自这个交汇。
首先是构成数据的单位量的问题。婴儿观察被迫处理较小的行为单位,以秒或几分之一秒计算,较小单位的重复或集合构成较大的单位。这种观察法是简略的微分析、但并非完全是微分析。但是,心理治疗师处理的是更大的单位,由耦合的、而不是集合的意义的网络组成,在叙述之中呈现统一的意义。桥接这个缺口的一个方法是找到(或赋予)较小行为单位隐含的、类似叙述的意义。我和其他寻求临床相关性xiv的人都在使用这个方法,其优点和风险将在后文论及。
本书将叙述的观念应用到非语言期,产生的一个后果是为依赖非语言的心理治疗师找到了一种适用的语言。我特别想到的是舞蹈、音乐、运动治疗,以及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这是我的一个愉快的惊喜,因为*初我并未考虑到这些疗法,对它们的了解丰富了我的思想。
在适当的(微)水平处理非语言世界的*有意义的成果可能是它昭示了以下问题的架构: 什么是内部客体(internal object)?它是怎么形成的?
内化及共在方式(ways-of-being-with)
本书挹取发展心理学的新观点,应用到心理动力学*重要的素材之中,是前人未有的。
内部客体由反复的、相对较小的互动模式构成,这一中心概念来自微分析视角。内部客体不是人,也不是他人的局部,而是由与他人互动中的模式化的自我体验所构成。内在(即内部代表)包含了互动经验。
在本书的多个地方,内部客体指的是一般化的互动表象(representations of interactions that have been generalized, RIGs)。在此之后,我称之为共在方式(ways-of-being-with),淡化形成过程,偏向于以一种更为贴近体验和临床应用的方式、描述既有的生活现象。
这种对待内部客体的观点偏离了当下动力性心理治疗的大多数主流,有人批评说它脱离了主体世界的框架——尤其是意象(fantasy)(特别是“原始”意象或先天意象)的影响——以及,更概括地说,被批评以行为学家的 xv视角、把婴儿当作主观经验的精确的阅读者和建构者,以此被观察者记录在案。
实际应用的技术的实质并非如此。关键的是,在新技术的帮助下,考察当时可及的非语言互动的资料,在其他已有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这些资料和影像,考察婴幼儿如何建构出自我与他人体验的主观世界。这不是行为主义,而是一种技术,结合使用新的行为观察和行为怎样被构建的推测。包含了这两者,它远远地(常常是颤颤巍巍地)跨越了行为主义。
跨出这一步的意图不是取代先天意象的观点,而是在需要探索特定的先天特性——意象、反应倾向、偏好、价值等等——之前去观察主观世界的构建如何与临床关联。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个技术可以视为一个定义性的尝试,尝试更好地界定和聚焦目前未知的、必不可少的先天特性。其结果是在婴幼儿(和成人)的内部世界及其形成过程之间打开了一个更宽阔的对话空间。
部分章节的讨论
“显现自我感(the sense of an emergent self)”(第三章)
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令人兴奋的一章,对另一些人,*令人迷惑。其原因,我怀疑是过程和内容的边界不清晰。当聚焦于形成心理内容的(主观)体验时,这个边界的区分可能是*困难的。
第三章描述了婴幼儿心理的几种组织方式。组织成形的过程容易理解,甚至可以从外部观察来推测。困难的是下一步,对组织成形过程xvi的体验。显现自我感与此体验有关。
虽然有很多关于体验类别的例子(如变式(transmodal)),但我认为欠缺有关意识(consciousness)的概念。过程体验必须是离散的、有界限的事件或时刻,一种“在此刻形成”的感觉(Woolf, 1923)。若没有这个特征,就没有办法把显现自我与其他会导致心理组织过程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区分开来。
由此产生几个问题: 我们说的是什么意识呢?显现进入的是什么样的时刻?在**版中我回避了这些问题。要讨论它们,我们需要一个原始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的概念,生命早期的婴幼儿能使用的原始意识。
当不再坚持身与心之间的截然分野时,在新的、具体化的心灵理念中工作的研究者(如Clark, 1997; Damasio, 1999; Varela, Thompson,和Rosch, 1993)在可供婴幼儿使用的原始意识的特性方面有所突破。原始意识不是自省,它是未语言化的,仅仅存在于与“现在”对应的一种当下的时刻中。
这个基本概念包含几个部分。**,所有的心理活动(知觉、感觉、认知、记忆)都伴随身体的信息输入,其中很重要的是内部感觉(internal sensation)。这种内部的信息输入包括唤起、激活、紧张度、动机激活的水平、(不同系统的)满足感、幸福感等瞬时状态。Damasio称这种信息输入为“背景感觉”(见Damasio 1999,287页),与本书所提的活力情感(vitality affect)类似。来自身体的其他信息输入包括身体所进行的——或者为允许、支持、增强心理活动(感知、思考等)必须进行的——所有事情,例如做出或保持身体姿势、动作(眼睛、头或身体)、空间位移、肌肉的收缩与松弛等。身体从来不是什么也不做的。(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他静静地坐着,一手托着头、手肘支在膝盖上。他确实没有动,xvii但他的姿势中有非常大的张力,提示来自几乎所有肌肉群的活跃的、强烈的本体感觉反馈。这个反馈,连同暗示出来的思想者的高唤起水平,构成了背景感觉,在其基础上刻画了他的思考的特性。正是这个前景与背景的对比抓住了观众,表达了作品的内涵。)
作者简介
Daniel N. Stern博士(1934.08.16—2012.11.12), 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生前是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康奈尔大学医疗中心-纽约医院荣誉教授,致力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研究,在婴幼儿试验研究以及婴儿观察方面的工作把精神分析与基于研究的发展模型联系起来,对当下的心理发展理论有重要的贡献。Stern著述颇丰,其中非常受关注就是本书。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9.8¥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3¥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那时的大学
¥1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