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外人
读者评分
5分

局外人

1星价 ¥26.6 (7.0折)
2星价¥26.6 定价¥38.0
商品评论(7条)
***(二星用户)

"这本书的主人公之所以被谴责被判刑只是因为他没有遵循这个社会的潜规则。" 也许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做一个符合常规的正常人,懂得并遵循这个社会规则才能生活的更好,可是你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不必为了“潜规则”而去掩饰自己的真实。

2023-02-22 00:23:38
0 0
虚左待***(二星用户)

于我而言的震撼心灵之作,喜欢主角忠于自我的感觉,倒也不是说就否定了入世,不管如何不能仅凭片面的了解就断定人性,这样荒诞的规则更应摒弃。书很好,各种层面上。

2023-02-16 00:52: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3623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514362381 ; 978-7-5143-6238-1

本书特色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读《局外人》才知道什么是绝对的真实,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从未有一部小说像它一样创造出一个非正面的主角形象并且成为经典。   ▲开篇52个字即征服文坛的经典小说。全球畅销70余年,一代人的精神导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代表作。   ▲国内广受市场认可的翻译大家柳鸣九经典译本,重新校订再版,杜绝错漏之处。   ▲头一回收录加缪本人写作手记。加缪坦诚清楚地讲述他笔下的“局外人”到底是什么,文后随附译者柳鸣九万字解析长文,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传世之作。   ▲ 硬壳双封精装,方便阅读和收藏。

内容简介

  《局外人》是法国迄今为止年轻的诺奖得主,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在年仅29岁时便完成的代表作,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小说,“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和关键词之一。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从主人公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误杀了一个人为止。默尔索是一个在生活边缘徘徊,孤独而又感性的人。他处世的态度是“无所谓”,这样也行,那样也不错。正是如此,在默尔索的个人意识中,他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也是这种“无所谓”使他莫名其妙地犯下了一桩杀人案。  在第二部分里,聚焦于主人公的审判过程,牢房禁锢了默尔索,社会意识取代了默尔索的个人意识。社会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默尔索在过去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他虚构成一个天生恶人的形象,并因此判他有罪。至此,主人公默尔索真正成为了一个“局外人”。  主人公并不是无辜的,他的确是杀了人的,而小说有趣的地方在于他被判有罪的原因并非是杀了人。而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无所谓”的行为,比如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不流泪——由此判他有罪。    

目录

**部/1
第二部/73
《局外人》写作手记/145
《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149

展开全部

节选

此时此刻此地,只有阳光与寂静,伴随着泉水的淙淙声与芦苇管的三个单音。雷蒙的手伸进口袋去摸枪,但他那个对头并没有动,他俩一直对视着。我则注意到吹芦苇的那小子的脚趾大大地叉开着。雷蒙紧盯着对手的眼睛,问我:“我要不要把他崩了?”我想如果我说不,他反而会心里恼火,非开枪不可。我只是说:“他还没有向你表示什么,这时向他开枪不妥。”在周围一片静寂与酷热之中,还听得见泉水声与芦苇声。雷蒙说:“那么,我先骂他,他一还口,我就把他崩了。”我说:“就这么办吧,但只要他不掏出刀子,你就不能开枪。”雷蒙开始有点儿发火了。一个阿拉伯人仍在吹芦苇管,他们两人都紧盯着雷蒙的一举一动。我对雷蒙说:“不行,还是一个对一个,空手对空手,你先把手枪给我,如果他们两个打你一下,或者那个家伙把刀掏出来,我就替你把他崩掉。”雷蒙把他的枪递给了我。阳光在枪上一闪。不过,双方都原地不动地站着,似乎周围的一切已把人严封密扎了起来。每一方都眼皮不眨,紧盯对手,在这里,大海、沙岸、阳光之间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不动,泉水声与芦苇声似乎也听不见了。这时,我思忖着,我既可以开枪,也可以不开枪。但是,突然间,两个阿拉伯人往后倒退,很快就溜到大岩石后面去了。于是,雷蒙和我也掉头往回撤。雷蒙显得高兴了些,还谈起回城去的公共汽车。我一直陪伴着他回到木屋,他登上木台阶的时候,我却在*低一级的前面站住了。我的脑袋已被太阳晒得嗡嗡作响,一想到还要费劲地爬上台阶,然后又要去跟两位妇女周旋,心里就泄气了。但是天气酷热,刺眼的阳光像大雨一样从空中洒落而下,即使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也感到很难受。待在原地或者到别处走走,反正都是一样。稍过了一会儿,我转身向海滩走去。海滩上也是火热的阳光。大海在急速而憋闷地喘息着,层层细浪拍击着沙岸。我漫步走向那片岩石,感到脑袋在太阳照射下膨胀起来了。周围的酷热都聚焦在我的身上,叫我举步维艰。每一阵热风扑面而来,我就要咬紧牙关,攥紧裤袋里的拳头,全身绷紧,为的是能战胜太阳与它倾泻给我的那种昏昏然的迷幻感。从沙砾上、从白色贝壳上、从玻璃碎片上投射出来的反光像一道道利剑,刺得我睁不开眼,不得不牙关紧缩。就这样我走了好久。我从远处看见那一小堆黑色的岩石,阳光与海上的尘雾在它周围笼罩着一层耀眼的光晕。我一心想着岩石后那清冽的泉水。我挺想再听听泉水的潺潺声,挺想逃避太阳的炙烤与步行的劳顿,离木屋里妇女的哭泣远远的,得到一片阴凉的地方,好好休息休息。但当我走近时,却发现雷蒙的那个对头又已经回到那里了。他只一个人。仰面躺着,双手枕在脑后,面孔隐在岩石的阴影中,身子露在太阳下。他蓝色的工人装被晒得直冒热气。我颇感意外。对于我来说,刚才打架的事已经了结,我后来就没有把它再放在心上。他一看见我,稍稍欠起身来,把手伸进口袋。我呢,自然而然就紧握着衣兜里雷蒙的那把手枪。这时,那人恢复原状躺下去,但仍把手放在口袋里。我离他还相当远,约有十来米。我隐约看见他的目光不时在细眯的眼皮底下一闪一闪。但更多的时候,我感到他的面孔在眼前一片燃烧的热气中跳动。海浪的声音更加有气无力,比中午的时候更为沉稳。太阳依旧,光焰依旧,一直延伸到跟前的沙滩依旧。已经有两个钟头了,白昼纹丝未动,已经有两个钟头了,白昼在沸腾着的金属海洋中抛下了锚。在天边,有一艘小轮船驶过,在我视野的边缘,我觉得它像是一个黑点,因为我一直正眼紧盯着那个阿拉伯人。我想,我只要转身一走,就会万事大吉了。但整个海滩因阳光的暴晒而颤动,在我身后进行挤压。我朝水泉迈了几步,那个阿拉伯人没有反应。不管怎么说,我离他还相当远。也许是因为他脸上罩有阴影,看起来他是在笑。我等他作进一步反应。太阳晒得我脸颊发烫,我觉得眉头上已聚满了汗珠。这太阳和我安葬妈妈那天的太阳一样,我的头也像那天一样难受,皮肤底下的血管都在一齐跳动。这种灼热实在叫我受不了,我又往前走了一步。我意识到这样做很蠢,挪这么一步无助于避开太阳。但我偏偏又向前迈出一步。这一下,那阿拉伯人并未起身,却抽出了刀子,在阳光下对准了我。刀刃闪闪发光,我觉得就像有一把耀眼的长剑直逼脑门。这时聚集在眉头的汗珠,一股脑儿流到眼皮上,给眼睛蒙上了一层温热、稠厚的水幕。在汗水的遮挡下,我的视线一片模糊。我只觉得太阳像铙钹一样压在我头上,那把刀闪亮的锋芒总是隐隐约约威逼着我。灼热的刀尖刺穿我的睫毛,戳得我的两眼发痛。此时此刻,天旋地转。大海吐出了一大口气,沉重而炽热。我觉得天门大开,天火倾泻而下。我全身紧绷,手里紧握着那把枪。扳机扣动了,我手触光滑的枪托,那一瞬间,猛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切从这时开始了。我把汗水与阳光全都抖掉了。我意识到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寂静,在这种平衡与寂静中,我原本是幸福自在的。接着,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没有显露出什么,这就像我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年),著名法国作家、哲学家。1913年,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由于1914年加缪的父亲在大战中身亡,加缪的少时生活备尝艰辛。1933年,加缪进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42年,年仅29岁的加缪便完成了《局外人》和《西西弗斯神话》,同时在文学和哲学两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声名鹊起。1957年,加缪在他4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法国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然而,也是短命的获奖者,这样一个自带偶像气质的文坛天才在得奖三年后也就是1960年便死于一场车祸。如同一颗粲然划过的彗星,去世时仅47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