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芜全集:第三卷:百炼成钢 风波

包邮艾芜全集:第三卷:百炼成钢 风波

¥57.0 (3.6折) ?
1星价 ¥57.0
2星价¥57.0 定价¥16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1138911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63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41138911 ; 978-7-5411-3891-1

本书特色

  《艾芜全集(第3卷):百炼成钢·风波》作者艾芜写作的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开拓了新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艾芜所描写的传奇性故事,具有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

内容简介

《艾芜全集》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艾芜文字的集大成, 是对艾芜文学全面完整的总结。1987年出版的以农村为题材的中篇小说《风波》。195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炼成钢》表现新中国工人在革命熔炉里经受冶炼, 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历程。

目录

百炼成钢
《百炼成钢》前言
为《百炼成铜》的朝鲜译文本写的序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新版后记
艾芜同志关于《百炼成铜》与黄祖良同志的通信

风波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展开全部

节选

  《艾芜全集(第3卷):百炼成钢·风波》:  梁景春一坐上汽车,就向女司机和蔼地说:“司机同志,请你开慢一点!” 女司机郝英回头望了下厂长赵立明,她晓得厂长一到工厂去办公,就要汽车开得快,这不好违反他的习惯。而这位吩咐她开慢车的,却是**次坐她开的车,也是**次到宁南钢铁公司的炼钢厂去的,显然是去参观的客人。客人有吩咐,自然还得请示一下主人。她不知道这位客人,就是新到炼钢厂去的党委书记。  赵立明迅速看了下手表,低声说:“可以开慢一点!”汽车开动之后,他便向梁景春问:“你身体不大好吗?”他疑心他有心脏病。  “我身体挺好!”梁景春微笑地说,“这个都市怪可爱的,昨晚到来,什么也看不见。” 今天上午在市委开会,会后在食堂吃了饭,便已下午一点半了,现在他们正坐汽车,赶到炼钢厂去。  两旁高大的青杨树,枝叶茂密,遮住了天空。一条绿荫笼罩的柏油马路,映着一片树影,伸展在汽车前面。林园似的学校、图书馆,一闪到车后,一座座围着花草的精致住宅,一条条排着柳树杨树的柏油马路,便整齐地摆在两边。像开展览会似的,红的花,白的花,黄的花,在阳光里耀人的眼睛。  赵立明看见梁景春那种欣赏的脸色,想起刚才特意叫司机开慢汽车,便禁不住暗自好笑起来,要是一个熟识的同志,他会打趣他:“我看你去管理颐和园,一定很惬意。”可是,这是一位**次见面的新同志,不好随便开玩笑。  汽车转入更为宽大的柏油马路,晴朗的阳光,没遮拦地射了下来。两旁的糖槭树,因为受过人工的剪伐修整,全是一样大小,细枝丛生,叶子怒发,庞大的绿伞似的,立在人行道上。糖槭树后面,耸立起楼房,挂着各种招牌:啤酒店、汽水店、剧场、电影院、百货公司、粮食公司,标明这是重要的街市。但马路上、人行道上,很少有人走。对面只有喷着水花的洒水汽车,在缓缓地驰来。  汽车随着马路,突然转个方向,无数庞大的建筑物和许多的烟囱就在远远近近的地方,一下子出现。  不断升起的黑黄色云烟,好像遮蔽了半个天空。木牌子做的大标语,扑面迎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接着又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载运各种物资的汽车、载运砖头沙子的马车,牵连不断地来往。赵立明和梁景春坐的汽车,就得常常按喇叭,小心前进。在一处转拐地方,耸起一道堤埂,许多汽车停止下来,正等候一列火车通过。堤上正飞奔着火车,喧嚣地叫着。堤埂边一排木牌做的大标语:“全体职工们,团结起来,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奋力前进!”很引人注意地送了过来。  火车轰轰隆隆地奔跑过去了,拦马路的木杆支起,汽车重新开动,顺着堤埂边的马路驰人工厂区域。  梁景春却不留意马路上的热闹景象了,只是望着冲天的高炉、庞大的瓦斯库、高耸的水塔、架在空中的煤气管、无数林立的烟囱,以及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感到无限的惊奇,仿佛进入一个童话的国度。他平常无论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总带着想要发笑的神情,这时就更加显著了。  当汽车停下,又让前面火车通过的时候,赵立明用略带诙谐的口吻问: “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么样?” “好极了!”梁景春非常愉快地回答。  赵立明也为这个人的热忱感动了,到炼钢厂门口,下了汽车,还不立即进去,他把整个工厂的外貌指点给梁景春看,一面高兴地说: “我们才来的时候,日本人哪里瞧得起!他们说,你们要开工吗?二十年都恢复不了,还不如种上高粱!现在你瞧,一切都在活动。不到三年,我们的生产,就超过伪满*高的年代!” 梁景春首先看见的,是露天的原料车闻。正有一列火车,把好多两人高的大铁罐子运走,同时又有一列火车,把许多菜碗大的黑色矿石运来。架在铁路上空的巨型桥式吊车,轰轰隆隆地吼着走着,吊起四个装矿石的铁槽子,运送到一座庞大房子的平台上去。  这座大房子,全是钢铁修成的,梁景春从来没有见过房子会有这么大。楼上许多地方,没有墙壁遮拦,平炉炉门上冒出的火光,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楼下一座座窑也似的蓄热室、沉渣室,以及各种弯曲的巨大煤气管子,显得一片乌黑。金红色的液体,从楼上流了下来。空气中散播着轻微的瓦斯气味。在原料场的外边,从平地上,耸立一排高大的烟囱,吐着轻微的颜色不同的烟:有的淡红色,有的淡青色,有的淡黄色,有的淡灰色…… 出去的火车一走过,进来的火车一停下,这座庞大的钢铁房子里面,传出来洪大的喧嚣声音,便能清楚地听见,就像里面有条大河,水波汹涌,成天成夜在吼一样。同时又听见一种更为巨大的声音,仿佛狂风刮过山里,吹了过去,又吹了过来。  梁景春忍不住欢喜地想:“真伟大,咱们这条生产战线!”  ……

作者简介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新文学史上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其代表作《南行记》《漂泊杂记》等作品被奉为中国流浪文学的滥觞,奠定了艾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被誉为“行走文学”的先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