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芜全集:第二卷:山野 丰饶的原野

包邮艾芜全集:第二卷:山野 丰饶的原野

¥57.0 (3.6折) ?
1星价 ¥57.0
2星价¥57.0 定价¥16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1138904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55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41138904 ; 978-7-5411-3890-4

本书特色

  《艾芜全集(第2卷):山野·丰饶的原野》主要精选作者极具代表性和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山野》和《丰饶的原野》。作者通过作品对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富有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和异域风情,带有神秘气氛的边地生活和人物,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

内容简介

本套书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艾芜文字的集大成, 是对艾芜文学全面完整的总结。本书为作者的长篇合集。《山野》描写一个抗日的悲壮故事。《丰饶的原野》是以川西平原为背景的故事。如诗如画的川西沃野, 生动活泼的人物群雕, 引人入胜。由作者三、四十年代创作的**部《春天》、第二部《落花时节》以及新时期创作的第三部《山中历险记》, 组成该部小说*完整的版本。

目录

山野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后记
《山野》再印后记

丰饶的原野
前言
《春天》改版后记
小序
**部(1936)春天
第二部(1945)落花时节
第三部(1979)山中历险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艾芜全集(第2卷):山野·丰饶的原野》:  山那边的村鸡,已经叫过两次了。满天的星子,还是非常明亮。谷底下像有浓重的潮气,在暗暗升了上来,使人脸上感到润湿。近边山岭树林,都是黑蒙蒙的。一听到前面坡底下,有江水流过的声音,走在前头的年轻人,不禁打趣地说:“我以为它搬了家哩!”一面把照路的手电筒,朝坡底下射去,但什么也看不见,只一望乳白色的浓雾。后面走的老头子,一直没有跟这快活的年轻人搭白,光是稳重地默默地走路。  他们住在江那边的山村里。老头子韦茂和这一夜是特应亲家赵宝山之约,赶过江来,跟金兰村村长卢国成开会议和的。本打算天亮才动身回去,但因前头走的这个年轻人韦阿劲一脸大汗跑来报信,说是六七十里远的地方,已发现了日本鬼子的队伍,身为一村领袖的他,便不得不连夜赶了回去。  他们下到江边,韦阿劲就把裤脚拉到腿上,一面说:“和叔,让我背你过去吧!” “用不着!我还没有老哪!”韦茂和到这时候才开腔了,简切地说了这么两句,就当先拉起裤脚,走下水去。  阿劲尾在后面分辩地说:“我怕你喝醉了!你才五十二,哪算得老。” 老头子没听见他的话,因为足底下溅起一片水响,盖过了说话的声音。阿劲赶上前去,打起手电筒照路。水冷入骨,很不好受,牙关都有些冷颤起来,但他没有讲。他知道在这老家伙面前,是不能诉苦的。  江面上雾很大,把来时的路认不清了,两人越走越深。冷不防走到一处地方,阿劲呵呀一声,竟淹到裤腰,连忙退了回来。老头子一手接过手电筒,嘲笑地说:“你还要背我哩!背我去见龙王么?” 阿劲腰杆上浸满了水,一条裤子通打湿了,禁不住愤愤地骂:“这妈妈的雾,太大了!” 白天涉过的时候,从水上波纹流动的缓急,可以看出水的深浅。同时岸上的山坡和树木,也叫人容易分辨渡江的路径。但现在雾遮了一切,电筒又只能照见很近的地方。而且阿劲也有几分醉,因为他也在赵宝山手里,接过一碗酒来喝过。然而,到底江面不大宽广,终经两人一步一试探地走着,看见对面模糊的坡岭了。哪知快要上岸的时候,老头子踏在一块滚动的石头上面,立即放翻了下去,连人连手电筒,都浸在水里。这换成别人,阿劲定规要大笑起来,可是在老头子面前,只好立刻忍着,赶忙把他扶起。没有手电筒光了,两人都感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老头子一面拭头上脸上的水,一面恼怒地骂:“干的鬼事情,偏偏约在夜里!” 阿劲听见这么一骂,才忍住了笑,随即小心地问:“手电筒丢了没有?” 老头子一边按着手电筒的开关,冷冷地说:“是你哕就定规……”按不亮了,知道电筒进了水,坏了,于是便不再说下去。眼睛黑了一会,又能模模糊糊看见江岸了,两人都尽快爬上岸去,脱下湿东西来拧干。阿劲还把自己半干的上衣,脱一件下来给老头子穿,一面安慰地说:“我们等天亮一点再走吧?” 老头子向坡上边爬边说:“傻子,歇不得,歇会受寒的!” 爬上岭头的时候,东方已经露出微明来了。星子也渐渐地稀少。周围的群山,慢慢由模模糊糊,透露出深浓的黑影。在暗蓝朦胧的野草中,有小虫在热烈地呜叫。听见足声走过,便停息一会儿。不久,星子完全不见了,天变得亮蓝起来。抹着薄雾的峰峦,在逐渐褪去了夜色的阴影里,露出了苍绿的丛莽,仿佛才从梦中醒来一般。有初醒的鸟儿,在绿荫荫的林丛里,开始发出一声两声的鸣叫。起初,岭尖处,慢慢镀上了金色的光雾。随即完全浴进了晴朗的阳光。*后两人都看见了。在远处的山间,涌起了鲜红的朝日。两人穿的湿裤子,都因走热了的缘故,在微微冒着水蒸气。他们不觉得冷,只是有些疲倦。雾在散去,翻上一个*高的岭头,渐渐看到他们的村庄了。位置在树木蓊郁的山底下,高低不一的瓦屋,现在一片静穆的苍黑,蓝色白色的炊烟,在一缕缕地浮了起来。  有些屋壁涂过石灰的,便在阳光朗照中,闪出耀眼的白色。  这个村子曾给少数日寇、伪军和金兰村的顺民,进攻过一次,幸给韦姓族人凭着村外黑虎关的险地奋力击退了。只离村十多里远的一个小院子,一向为韦姓穷人居住耕种的地方,竟拿给敌人通通烧光,没有留下一点草木。  韦茂和拿手从额头到下巴用力拭了一下,向村庄静静看了好一会,有些欣慰又有些骄傲地说:“还算好,我们这一夜,还没有白走。” 阿劲懂得老头子在说什么,也不禁喜悦地说:“我看,说不定到别处去的,难道我们的亏,还没吃够?……那次,在黑虎关中埋伏,阿龙、阿岩就看见,一下子躺下十多个……” 老头子心情变得爽朗起来了,看了阿劲一下,嘲笑地说:“照你这么说,为什么昨晚上那样惊惊惶惶的,活像打进村子一样。” 年轻人并没有红脸,只是用惯于骂人的口吻,笑笑地说:“就是那狗操的阿春嘛,说起风就是雨的,回来找你不见,阿龙、阿岩也找不着,就急得拿锣乱打起来。吓得大家真像日本鬼子到了眼面前一样。” 老头子这时喜欢同他打趣了,边走边笑地说:“我看,叫你去打听回来,怕也差不多吧?” 阿劲大声恼怒地说:“我吗,我不打听确实,我是不回来的。” 老头子见阿劲这么认真地生气,很是高兴,就温和地说:“对的,你是个好角色,脚腿长,会跑路。  ……不过,阿春也不错,你看他一个人敢到那边去,不怕日本鬼子活捉他……” 阿劲带着生气的声音埋怨地说:“这有什么怕头!上次我不是要去?你偏又拦着。”

作者简介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年轻时曾漂泊于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新加坡,做过伙计、校对和编辑。三十年代初到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这一时期著有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等。抗战期间生活在桂林、重庆,有长篇小说《故乡》等。抗战胜利后发表长篇小说《丰饶的田野》、《山野》和中篇小说《乡愁》。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庆市文联、作协工作,著有长篇小说《百炼成钢》,短篇小说集《夜归》、《南行记续篇》等。曾任四川省作协名誉主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