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492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9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03949272 ; 978-7-5039-4927-2
内容简介
创作界与评论界的良性互动,可遇不可求,由于立场、知识和心理构成上的差异,双方的隔阂可能是常态,于是以往为数不多的几个案例,就成了文艺史上的佳话。为此,我们在北京艺术粮仓的展厅,在颇具特色的“登山者”画展的现场,邀集艺术家和理论从业者,组织了有关创作与评论的座谈,其间既可看到显著的分歧,同时又包含深刻的共鸣。 有关评论的文字,林林总总,按传统的分类,无非是或者侧重于内容、思想,或者着眼于形式、表达。鲁太光的长文原是篇序言,自述其对文学中“土地”叙事的考察,分别从现实、文学史、写作方法和文学批评立论,可以说综合了批评的各个角度。接下来,王向明与黄纪苏关于舞台艺术的对谈,侧重形式表达的方面,谈及京剧、地方戏、话剧的编、导、演,细腻生动,别具一格。邱晓林和王逸群的文字敏感而锋利,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剖析,对陈丹青评论的解读,主体与对象彼此发明,可谓评论中的佳作。 喻静关于“双头分身瑞像”的探究,审视一种特殊的佛像造型这是亿万佛身的象征,也是尘世见证佛之实相的一瞬,而其背后则喻示着一种深广的慈悲。紧接其后,王轶庶的黄河行系列摄影,面向山川巨流和芸芸众生,那些平凡的面容被他的镜头照亮,瞬间显示别样的意味。
目录
[座谈会]
创作与评论的当代互动
鲁太光
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本书
王向明 黄纪苏
话剧与戏曲
邱晓林
文学随笔二则
王逸群
《局部》的刀法
——陈丹青 的艺术批评方式
喻静
实相与慈悲
——关于 “双头分身瑞像”的命名
黄纪苏(文) 王轶庶(摄影)
去年,我们一块走了趟黄河
陈六汀
关于非“五月花号”计划的自白
创作与评论的当代互动
鲁太光
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本书
王向明 黄纪苏
话剧与戏曲
邱晓林
文学随笔二则
王逸群
《局部》的刀法
——陈丹青 的艺术批评方式
喻静
实相与慈悲
——关于 “双头分身瑞像”的命名
黄纪苏(文) 王轶庶(摄影)
去年,我们一块走了趟黄河
陈六汀
关于非“五月花号”计划的自白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汉字里的中国
¥14.5¥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9.8¥30.0 -
见字如面
¥14.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0¥49.8 -
遇见动物的时刻
¥21.1¥58.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祖国旅店
¥15.2¥49.0 -
西南联大诗词课
¥18.6¥5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3¥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9.1¥39.0 -
她们
¥14.0¥46.8 -
夏日走过山间
¥8.1¥3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8.6¥55.0 -
你为何对我感到失望
¥10.2¥32.0 -
(精)川端康成经典辑丛:彩虹几度
¥24.0¥48.0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9.1¥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4.4¥4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5.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