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3124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547312445 ; 978-7-5473-1244-5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诗词研究》丛刊第三辑,收录论文24篇,按“热点聚焦”“诗史扫描”“诗学建构”“诗教纵横”“译诗切磋”诸栏目编排,涵盖研究、创作、翻译等多个视域,对现当代旧体诗词入史、大学诗教等诗词界热点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对当前诗词研究与创作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目录

热点聚焦
诗为专门之学——谈加强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评鉴与研究
关于近百年诗词史研究的思考
旧体诗词人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态度、器量及年纪
关于旧体诗词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几点思考
怀旧与时尚——关于新世纪的旧体诗词热

诗史扫描
罗庄与民国沪上词坛
香港诗坛三大家——陈湛铨、饶宗颐、苏文擢
论樊增祥的赠内诗
左又宜《缀芬阁词》及左宗棠家族女性诗词述介与研究
倦鹤词的精神内涵及其时代气息
从《登杭州南高峰》到《迟桂花》——郁达夫旧体诗与小说创作关系一例
痴情与故梦——席慕蓉诗歌对古典传统的承继与新变

诗学建构
诗史言说与叙事传统
诗词创作的叙事理路
诗词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插入”及其意义
也谈诗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美的语言特征

诗教纵横
台湾学生的诗词学习之路
传统诗学话语观照下的校园诗词时尚
萧友梅的歌曲创作

域外汉诗
明代复古派著作在日本近现代诗坛的传播与接受——以泊园书院为主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诗词研究(第三辑)》:  【摘要】新世纪的旧体诗词热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它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一部分,寄托着人们对古典诗词辉煌年代的美好记忆。可是这一带有怀旧意味的“复古运动”因不再拥有旧体诗词辉煌年代所拥有的语言环境,旧体诗词也不再承担其当年的社会角色,所以它只能是一种时尚,而旧体诗词总体上的衰落也是不可逆转的。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而古典诗词既是古代的,又是当下的。【关键词】新世纪旧体诗词怀旧与时尚古代与当下  新世纪的旧体诗词热,我认为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歌一直占据中国文坛的正宗地位,这与诗歌从孔子时代开始就积极参与社会教化的角色有关。诗歌是文人参与政治、进行日常交流和精神消费的重要形式,无数骚人墨客言志抒怀,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诗歌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民族文学的辉煌。  新世纪的旧体诗词热,可以说正是对这种集体记忆的动情回应。说动情,是因为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旧体诗词的正统地位被彻底颠覆,能写一手好诗的文化人不再以写旧体诗词为荣,即使他们偶尔“技痒难熬”,也只是在朋友圈里作为应和之作相互赠阅,极个别的因为作者身份特殊,或因为某一公共事件而披露于媒体,才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新诗则声誉日隆。不管现在有多少人看不上新诗,文学界认它为正统则是事实,不仅有读者喝彩,而且有批评家着力建构新诗美学,提供它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依据。这种对比鲜明的反差,当然磨灭不了人们对古代诗词辉煌成就的记忆,反而会使这种记忆更为深刻,并在长期的压抑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把记忆转化为行动,爆发出一个呼唤古典诗词传统回归的潮流。  这样的机会来了:新的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兴起,整个民族潜意识中对古典诗词的那一份集体记忆被激活。旧体诗词带着民族的自豪感,带着对古典诗词盛况的怀念,从文人小圈子走向民间,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与此相应的,是国学热,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反思,比如新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就曾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导致中国意识的危机,社会道德秩序的混乱。也有人批评“五四”文学革命以白话取代文言,破坏了诗美的基础,使诗成为非诗。其实,新文化运动否定的是礼教,而非中国文化;文学革命废文言,不是废诗美;新诗美学建立在白话的语言基础上,有它自身的规则。  旧体诗词热,一旦放到整个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中来看,就能发现它并非偶然,而是文化发展的一种逆反现象,即文化的新旧代序因革新的激进而回过头来引起怀旧的思潮,人们带着对往昔辉煌的深深怀念,来表达对当下某种情势的不满。作为新文学正统文体的新诗到新的世纪之交忽然受到非议,而本来被排挤出文坛的旧体诗词却又似乎迎来转机,不仅有人为它长期受冷落而鸣不平,而且许多人开始行动,投身创作,且有专门的刊物发表作品。据人统计,近来旧体诗词的创作数量已大大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新诗。这种时来运转,意味深长。  简单地说,我认为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告别革命”后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结果。从辛亥、“五四”、左翼运动,直到“文革”,中国革命的内容前后变化很大,但其激进的姿态却是一脉相承的。在革命的火红年代,新旧对立,以“新”为本,几乎是一种标准思维,一种价值观念。新诗,好就好在它的“新”,而被文学革命否定的文言,因为它“旧”而只具承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不再具有现实交往中的语言工具意义。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