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报告

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报告

1星价 ¥34.6 (7.2折)
2星价¥34.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9343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2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18934393 ; 978-7-5189-3439-3

本书特色

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信息、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的实施,我国科技投入逐年加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累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已成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存在着管理条块分割、使用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等问题,影响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在向创新型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如何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支撑保障能力,就成为科技管理部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科技资源共享的目的是实现科技资源使用社会效益的大化,涉及各类资源的投资建设者、拥有者、服务者和使用者及其之间相互利益的调整。因此,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很大,单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并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及加强监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必然是科技资源共享工作的推动者、实施者和受益者。科技资源共享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多方受益的工作,许多科技资源本身就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政府推进科技资源共享需要重点加强科技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信息、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的实施,我国科技投入逐年加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累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已成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存在着管理条块分割、使用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等问题,影响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在向创新型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如何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支撑保障能力,就成为科技管理部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科技资源共享的目的是实现科技资源使用社会效益的大化,涉及各类资源的投资建设者、拥有者、服务者和使用者及其之间相互利益的调整。因此,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很大,单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并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及加强监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必然是科技资源共享工作的推动者、实施者和受益者。科技资源共享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多方受益的工作,许多科技资源本身就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政府推进科技资源共享需要重点加强科技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处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8号)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科技资源共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面向企业及全社会的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基于此,本书以公共服务的视角,系统分析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相关主体、公共服务内容、服务类型、服务流程、机制与模式;研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模式,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结合国内外在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力图从公共服务这样一个新的维度,去解构资源共享的难题,在加强科技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支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实践。
本书在研究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主任基金的资助(项目批准号:M1321008)。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来自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时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戴国强主任、吕先志副主任和苏靖副主任的大力指导;平台中心陈志辉副研究员、黄珍东副研究员、华夏副研究员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瑞教授参与了课题研究并承担了报告修改完善等工作。此外,清华大学岳素芳、刘烨博士在研究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内容简介

赫运涛、吕先志著的《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以公共服务的视角,系统分析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相关主体、公共服务内容、服务类型、服务流程、机制与模式;研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模式,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结合靠前外在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力图从公共服务这样一个新的维度,去解构资源共享的难题,在加强科技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支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实践。

目录

1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科技资源分析 1.1 公共产品 1.1.1 公共产品的概念 1.1.2 公共产品的特征 1.1.3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对比 1.1.4 公共产品的供给 1.2 科技资源 1.2.1 科技资源的内涵 1.2.2 科技资源的分类 1.3 科技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1.3.1 不同本体构成科技资源的属性分析 1.3.2 不同产权归属的科技资源属性分析 1.3.3 综合分析 2 科技资源共享的内涵、主体和机制分析 2.1 科技资源共享的概念 2.2 科技资源共享的要素和主体 2.2.1 科技资源共享的要素 2.2.2 科技资源共享的主体分析 2.3 科技资源共享的内在动力 2.3.1 科技资源共享主体的需求 2.3.2 科技资源自身的特性 2.3.3 环境因素的改变 2.4 科技资源共享的成本与收益 2.4.1 科技资源共享中的成本分析 2.4.2 科技资源共享的收益来源 2.5 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 2.5.1 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理论探索 2.5.2 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主要机制 3 科技资源共享中的公共服务研究 3.1 公共服务与科技公共服务 3.1.1 公共服务 3.1.2 科技公共服务 3.1.3 公共服务供给 3.2 政府在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作用和公共服务 3.2.1 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中的地位分析 3.2.2 政府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主要任务 3.2.3 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中政府应提供的公共服务 3.2.4 科技资源共享中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 3.2.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研究分析 3.3 第三方机构在科技资源共享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3.3.1 第三方机构的概念及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3.3.2 科技资源共享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3.3.3 科技资源共享中的第三方 3.3.4 第三方机构在科技资源共享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4 国内外开展公共服务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实践分析 4.1 国外在推进资源共享的主要做法 4.1.1 注重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建设 4.1.2 注重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进科技资源共享 4.1.3 注重多方协同推进科技资源共享 4.1.4 注重科技资源共享中的价格政策和成本回收机制 4.2 我国国家层面在推进资源共享的主要做法 4.2.1 构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整合聚集优质资源 4.2.2 组织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面向需求开展专题服务 4.2.3 发挥科技平台门户的龙头作用,以信息共享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4.3 我国地方层面在推进资源共享的主要做法 4.3.1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与运行 4.3.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 4.3.3 浙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 5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5.1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科技资源共享总体上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保障 5.1.2 科技资源配置未能与创新需求有效衔接 5.1.3 各类科技资源载体缺乏有效的统筹 5.1.4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5.2 我国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制度分析 5.2.1 国家及地方已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5.2.2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资源汇交和开放共享的具体规定 5.2.3 建立了基于绩效考核的平台运行服务后补助制度 5.2.4 现有的政策制度分析 5.3 通过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赫运涛,1980年10月生,200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目前任职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企业创新服务方面的管理、规划布局和政策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等课题20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