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上下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上下

1星价 ¥37.4 (5.5折)
2星价¥37.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39678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650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06396783 ; 978-7-5063-9678-3

本书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界群星闪耀。除了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米德尔顿、汤玛斯·基德、本·琼森等人都有经典的名剧传世。
本书收录了这个时期三位剧作名家的六部剧作。
汤玛斯·基德创作的《西班牙悲剧》描写了数起暴力谋杀事件和一个拟人的复仇之神,开创了一种新的戏剧种类,即复仇剧。对莎士比亚、本·琼森和克里斯托弗·马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1602年出版的本剧第四个版本中出现了五段新增的段落。两个世纪以来,对五段新增的段落约325行诗句是否是莎士比亚的手笔一直存在争议。*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勃鲁斯特(Douglas Bruster)根据不列颠图书馆保存的莎士比亚的手稿,从莎士比亚的习惯手书来判断,这325行诗应该是莎士比亚的创作。这部分本书亦有完整收录。
克里斯托弗·马洛创作的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部将德国浮士德传奇戏剧化的作品,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伟大的悲剧之一。浮士德博学多才,才气横溢,但他渐渐得意忘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追求一个充满福祉、欢乐、权力、荣誉和全能的世界,要“所有在宇宙静止的两极之间运动的事物都要受我的统领”。于是,他沉湎于该诅咒的魔术之中,为了权力、声誉、经验和知识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路济弗尔。*终坠入地狱。本书收录马洛创作的该剧的两个版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界群星闪耀。除了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米德尔顿、汤玛斯·基德、本·琼森等人都有经典的名剧传世。 本书收录了这个时期三位剧作名家的六部剧作。 汤玛斯·基德创作的《西班牙悲剧》描写了数起暴力谋杀事件和一个拟人的复仇之神,开创了一种新的戏剧种类,即复仇剧。对莎士比亚、本·琼森和克里斯托弗·马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1602年出版的本剧第四个版本中出现了五段新增的段落。两个世纪以来,对五段新增的段落约325行诗句是否是莎士比亚的手笔一直存在争议。*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道格拉斯·勃鲁斯特(Douglas Bruster)根据不列颠图书馆保存的莎士比亚的手稿,从莎士比亚的习惯手书来判断,这325行诗应该是莎士比亚的创作。这部分本书亦有完整收录。 克里斯托弗·马洛创作的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部将德国浮士德传奇戏剧化的作品,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伟大的悲剧之一。浮士德博学多才,才气横溢,但他渐渐得意忘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追求一个充满福祉、欢乐、权力、荣誉和全能的世界,要“所有在宇宙静止的两极之间运动的事物都要受我的统领”。于是,他沉湎于该诅咒的魔术之中,为了权力、声誉、经验和知识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路济弗尔。*终坠入地狱。本书收录马洛创作的该剧的两个版本。 除此之外,本书还包括马洛的《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哈罗德·布鲁姆评价马洛创作的该剧人物巴辣巴:“他(马洛)的某个独创是莎士比亚都不具备的。这个独创就是巴辣巴,他塑造过的*重要的人物;巴辣巴主导了他*活力、*独创性的剧作《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巴辣巴无法简单地规约,他身上的意趣代表了马洛对一切道德与宗教成规的反抗。”马洛创作的《爱德华二世》,这部剧影响了莎士比亚创作《理查三世》;汤玛斯·米德尔顿的“黑色喜剧”《复仇者的悲剧》,他被誉为“另一个莎士比亚”,英国诗人T.S.艾略特认为,米德尔顿仅次于莎士比亚。 本书是原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朱世达先生多年潜心打磨的译作,译笔典雅、优美、将原作的意韵*限度地还原。得到了辜正坤、陆建德、程朝翔、陈众议、止庵、邱华栋、包慧怡等七位名家学者一致推荐,值得喜爱莎翁及其同时代作家戏剧作品的读者,以及广大戏剧爱好者收藏。

内容简介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群星璀璨,在哈罗德·布鲁姆的《剧作家与戏剧》一书中,就曾将克里斯托弗·马洛和本·琼森,与莎士比亚一样专章单列,以肯定其的历史地位。这些作家的部分作品甚至启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也有很多经典的剧目传世。在这本书收录的六部戏剧中,涵盖了汤玛斯·基德、汤玛斯·米德尔顿以及克里斯托弗·马洛的六部剧作。这套书是国内*部系统译介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群星剧目的作品(并计划推出第二部)。填补了国内出版方面的空白,有较高的出版价值。为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参照系,对于热爱戏剧的读者来说是一席古典戏剧的盛宴。
2. 译者为原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朱世达先生,译作经过多年潜心打磨,译笔典雅、优美、将原作的意韵*限度地还原。
3. 辜正坤(北大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陈众议(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陆建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程朝翔(北京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戏剧专家)、邱华栋(作家、评论家)、止庵(作家、学者)、包慧怡(复旦大学讲师、学者、译者)联袂推荐

七位名家推荐语:

这几部作品确实是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尤其是研究莎士比亚著作时的经典性参照作品,与莎翁作品相映生辉,不可或缺。

——辜正坤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时,出版界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莎士比亚一位剧作家,其他如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米德尔顿、汤玛斯·基德、本·琼森等戏剧名家的作品同样历久弥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收录的正是这些作家的经典代表作。对于国内出版界来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智慧、极具才华的好书。
1.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群星璀璨,在哈罗德·布鲁姆的《剧作家与戏剧》一书中,就曾将克里斯托弗·马洛和本·琼森,与莎士比亚一样专章单列,以肯定其的历史地位。这些作家的部分作品甚至启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也有很多经典的剧目传世。在这本书收录的六部戏剧中,涵盖了汤玛斯·基德、汤玛斯·米德尔顿以及克里斯托弗·马洛的六部剧作。这套书是国内*部系统译介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群星剧目的作品(并计划推出第二部)。填补了国内出版方面的空白,有较高的出版价值。为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参照系,对于热爱戏剧的读者来说是一席古典戏剧的盛宴。 2. 译者为原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朱世达先生,译作经过多年潜心打磨,译笔典雅、优美、将原作的意韵*限度地还原。 3. 辜正坤(北大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会长)、陈众议(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陆建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程朝翔(北京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戏剧专家)、邱华栋(作家、评论家)、止庵(作家、学者)、包慧怡(复旦大学讲师、学者、译者)联袂推荐 七位名家推荐语: 这几部作品确实是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尤其是研究莎士比亚著作时的经典性参照作品,与莎翁作品相映生辉,不可或缺。 ——辜正坤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时,出版界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莎士比亚一位剧作家,其他如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斯·米德尔顿、汤玛斯·基德、本·琼森等戏剧名家的作品同样历久弥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收录的正是这些作家的经典代表作。对于国内出版界来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智慧、极具才华的好书。 ——止庵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的出版,既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莎翁同时期剧作家的优秀作品,也是对当时星光熠熠的英国戏剧界风貌的一次颇为有益的补充。 ——邱华栋 不了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坛就不会理解莎士比亚何以伟大。翻译这本书是一大难事,也是一大乐事。向译者朱世达先生致敬。 ——陆建德 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现今常被称为英国“早期现代”,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它继承着古典的辉煌,承载着中世纪的神圣,又是通向现代的门槛。在该时期的剧作中,莎士比亚戏剧有较多的中文译本,而其他剧作家的作品中译本较少,较难找到。这套剧作集收入了六部剧作,都是这一时代的杰作,值得一读。马洛的《浮士德博士》是知识与信仰冲突的悲剧,具有浓厚的现代精神;而基德和米德尔顿的两部复仇悲剧都是这一体裁的代表作,搬演了我们今天仍然关注的恶的主题。 ——程朝翔 少了基德、马洛和米德尔顿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史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莎士比亚也将不成其为莎士比亚。本书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填补阙漏之作,英国文学和戏剧爱好者们不应错过它。 ——包慧怡 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题材,戏剧自然是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不二法门;而英国戏剧犹如意大利绘画,标志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艺术高度。 ——陈众议

目录

译者前言 1 上 册 西班牙悲剧 汤玛斯·基德 / 1 《 西班牙悲剧 》1602年版增加的段落 127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版 )克里斯多弗·马洛 / 141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第二版 )克里斯多弗·马洛 / 211 下 册 复仇者的悲剧汤玛斯·米德尔顿 / 303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克里斯多弗·马洛 / 423 爱德华二世克里斯多弗·马洛 / 53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汤玛斯·基德(1558-1594)生于一个公证人家庭。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公证人是一种非正式律师的职业,这种人经常还是放债人。因为他们的职业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经济地位要高于一般的工匠阶层。基德进入伦敦一所*好的文法学校接受教育,但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他终究未能成为绅士,也没有进大学继续深造。
在16世纪8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他极可能从事职业作家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任何当时出版的著作封面留有他的名字,人们很难断定他到底写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受到伦敦同行作家的尊敬。他在这一时期,很可能1586-1587,创作了《西班牙悲剧》,该剧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起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受欢迎和*有影响的戏剧。继后,他又创作了《苏里曼和帕塞达》和《考内莉亚》,但影响力远不如《西班牙悲剧》。

汤玛斯·米德尔顿(1580-1627)其父亲是一位砌砖匠,但*终通过努力而获得盾形徽章。他在十几岁时就开始写诗发表,1598-1600在牛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1602年回伦敦从事戏剧创作。在这一时期,他主要关注喜剧创作,发表了《米迦勒节》《老爷们,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市场街上的贞女》等。1620年,他被任命为掌管和安排伦敦城官方礼仪和庆典的官员。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悲剧《娘儿们小心娘儿们》《假傻瓜蛋》。汤玛斯·基德(1558-1594)生于一个公证人家庭。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公证人是一种非正式律师的职业,这种人经常还是放债人。因为他们的职业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经济地位要高于一般的工匠阶层。基德进入伦敦一所*好的文法学校接受教育,但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他终究未能成为绅士,也没有进大学继续深造。 在16世纪8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他极可能从事职业作家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任何当时出版的著作封面留有他的名字,人们很难断定他到底写了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受到伦敦同行作家的尊敬。他在这一时期,很可能1586-1587,创作了《西班牙悲剧》,该剧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起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受欢迎和*有影响的戏剧。继后,他又创作了《苏里曼和帕塞达》和《考内莉亚》,但影响力远不如《西班牙悲剧》。 汤玛斯·米德尔顿(1580-1627)其父亲是一位砌砖匠,但*终通过努力而获得盾形徽章。他在十几岁时就开始写诗发表,1598-1600在牛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1602年回伦敦从事戏剧创作。在这一时期,他主要关注喜剧创作,发表了《米迦勒节》《老爷们,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市场街上的贞女》等。1620年,他被任命为掌管和安排伦敦城官方礼仪和庆典的官员。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悲剧《娘儿们小心娘儿们》《假傻瓜蛋》。 《复仇者的悲剧》在《哈姆雷特》发表5年后于1607年出版,出版时剧本没有刊登剧作家的名字。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它归属于西里尔·图纳(Cyril Tourneur)的创作,直到1975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通过研究相信这部戏是米德尔顿的创作。他被誉为“另一个莎士比亚”,英国诗人T.S.艾略特认为,米德尔顿仅次于莎士比亚。 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是伊丽莎白时期*重要的悲剧戏剧家之一。他写的戏剧对莎士比亚有极深刻的影响。其父亲是几乎不识字的鞋匠。他依靠自己的天赋获得了进坎特伯雷国王学校,以及后来上剑桥大学的奖学金。他从1580到1587在剑桥不仅获得了硕士学位,而且创作了史诗性的《帖木儿大帝》;该剧随即在伦敦演出,大获成功。其后他又创作了《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马耳他岛的犹太人》,以及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希罗与里昂德》。在29岁时,他和一个人在咖啡馆就金钱问题发生了争吵,因刀伤而死亡,攻击者以自卫为由成功地为自己解脱。 译者 朱世达,安徽泾县人,复旦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社会与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英文新闻写作专业副教授。1987-1988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前往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进行研究。1998年重返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行美国市民社会研究。 主要作品:小说:《相爱在哈佛》(中国文学出版社);专著:《当代美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英译中: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青年艺术家画像》(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多斯·帕索斯 (美)《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纳博科夫 (美)《绝望》(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西尔维娅·帕拉斯 (美)《钟罩》(漓江出版社,1991,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中译英:冯友兰《通论道学》,李泽厚《庄子与禅》《宋明理学片伦》;英文论文:“Lin Yutang’s Perception of the U.S.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99,2)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