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蜀武林英豪

包邮巴蜀武林英豪

¥40.0 (7.7折) ?
1星价 ¥40.0
2星价¥40.0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137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5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545513783 ; 978-7-5455-1378-3

内容简介

  读一个人的故事,就是了解一个人的人生。  读一群武林人的人生,你了解的是整个巴蜀武林英豪的传奇。  行武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武术的演练群体。  了解这个群体的传奇,需要看他们的人生故事。  武术是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国粹”之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  四川武术属于中国,中国武术属于世界。

目录

**章 重庆的回忆
1.巴渝武术
2.武舞者的童年

第二章 青少年时期
1.武舞者与武术的缘
2.重庆武术
3.重庆市民间著名武术家
4.重庆武术的后来人

第三章 成都体育学院
1.巴蜀武术
2.走进体院
3.成都体育学院
4.中华武术泰斗郑怀贤
5.成都体院的教学
6.-代武术宗师王树田
7.武术教授蓝素贞
8.中国武术史学家习云泰
9.一代“猴王”肖应鹏
10.张选惠教授
11.邹德发副教授
12.叶道清副教授
13.郭洪海副教授
14.吴大才副教授
15.温佐惠教授
16.赵斌教授
17.中国十大武术教练邓昌立

第四章 四川省武术队(上篇)
1.筹建四川省武术队
2.四川省武术队正式成立
3.四川省武术队比赛成绩(1979-1988)
4.四川省武术队老队员抒怀
5.四川省武术队领队刘崇忆
6.中国“十大武术教练”邓昌立对武术技艺的贡献
7.四川省武术队主教练邓昌立评说四川省武术队
8.四川省武术队实行竞聘上岗
9.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赵峻岭书记话说四川武术
10.博采众长、良师益友
……
第五章 四川省武术队(下篇)
第六章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
第七章 四川省武术馆
第八章 四川民间武术
第九章 影视生活
第十章 武术技艺
第十一章 第二人生
第十二章 武术论著
展开全部

节选

  《巴蜀武林英豪》:  师爷李存义很欣赏朱国福,亲授他“八字功”“形意十二形”。1915年,24岁的朱国福受师爷之托,护送社会名流周善培(曾任大总统黎元洪顾问)从北京到上海。事后,周善培极为看重朱国福,留他担任周公馆护院保镖。  1918年后,朱国福开始跟孙禄堂学“八卦掌”等拳艺(孙禄堂是“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名家,“孙氏太极拳”创始人,以武技闻名,有“虎头少保”“天下**手”的称号),技艺更加精进,在同辈中鲜有敌手。  朱国福在周公馆开始公开授拳,创办了上海武学会,倡导发扬国术,国人习武强身。  拳击传人中国后,朱国福开始跟法国名拳击教师学拳击,后找英国名拳击师系统学习了拳击。  上海著名大公司——先施公司老板黄焕南外出遇流氓围攻,其英国拳王保镖被打翻在地。朱国福正巧路过,他挺身而出,打跑众流氓救了黄焕南。黄焕南大为感激,重金酬谢却被拒。黄焕南后来多次拜访周善培和朱国福,多次向周善培提出借朱国福。周善培起初不舍,后被黄焕南的诚意打动。1922年朱国福到了先施公司。1923年在黄焕南的大力支持下,朱国福组织成立了中国**支拳击队,平时训练,节假日在上海大世界举行商业拳击比赛和表演。  1924年,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慕名邀请朱国福任教。  1927年,朱国福率二弟朱国禄、三弟朱国祯在上海虹口击败了在四国拳击赛上获得全胜的五名日本武士,“朱家三虎”的名号**次扬威上海滩。  1928年,在南京进行全国**届国术国考,开展实战擂台,高手云集。朱国福、朱国禄、朱国祯力克众多好手,均进入*优等前15名之列,朱国福名列榜首。冯玉祥将军亲赠中山服、龙泉剑以资鼓励。其后,三兄弟全部进入中央国术馆任**批教官,“朱家三虎”名震全国,后加上四弟朱国祥,四兄弟被人们称为“朱氏四杰”。  1929年,因拳艺和人品备受尊重的朱国福出任中央国术馆教务处长,朱国福针对当时盛行的门户之见、私下争斗的状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门派界限,提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使中央国术馆面貌焕然一新。  1930年,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率教务处长朱国福、编审处长唐豪、教授班班主任兼技击队队长朱国祯及教员杨法武、杨松山、郭世铨、张长海等人去日本考察。在考察中与日本人多次比试,朱国福在青年馆不戴护具接受日本人的劈刺挑战,获得全胜。杨法武用中国摔跤全胜日本柔道家。中国国术代表团为中国武术赢得了荣誉。  1932年,朱国福离开中央国术馆,应邀任湖南凤凰34师军训所少将副所长,用一招制敌的实战要领训练士兵。  1935年,朱国福调湖南长沙任湖南省国术馆教务长兼总教官。  南京政府迁重庆后,中央国术馆因经费缺乏闭馆。1936年,四川省主席刘湘电召朱国福来川办国术馆。朱国福来到重庆,以个人的号召力筹集经费,筹建了重庆国术馆,并担任副馆长。人们称朱国福靠一人之力复活了中央国术馆。他从外地邀请来杨法武、郭孟中等名家任教官,充实了教练队伍,培养了大批学员。当时在重庆的不少高官慕名来跟朱国福学拳,如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就跟朱国福学过“太极拳”。  1937年,朱国福开始兼任教育部体训所讲师、重庆市国民体育委员会委员、国术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和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国术教师等职,积极从事武术教材的研究与实验、师资培训,普及武术的宣传及竞赛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朱国福继续在重庆大学任教,并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西南总分会武术研究整理组组长、中国武术学会委员、重庆市武术协会**届副主席。  1953年,朱国福接受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的邀请,为军队培养武术人才,并为军队编写了刺枪、劈刺等行之有效的军事教材。朱国福晚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积愤成疾,1968年6月15日因第二次中风辞世,享年77岁。  ……

作者简介

  何定镛,作家,四川人,出生武术世家,行武数十载,不想终成文人。  曾在绿海炊烟的茂林和广袤的田野中,从事农林科研工作,中年后从事新闻、文学、科普创作,做过记者、编辑、副总编辑、总监、文学院创作员,现为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华神州大地,出访过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扎根生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心胸开阔豁达,爱好广泛。长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科学文艺、电视片。剧本都曾着墨。有若干作品获国家、部、省、市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