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1星价 ¥27.4 (4.9折)
2星价¥27.4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2100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72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201121000 ; 978-7-201-12100-0

本书特色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文学家李渔的代表作,既收录其一生戏曲理论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他在居室、器玩、种植、饮馔、颐养等方面的生活感悟。全书机趣新颖,言词浅明隽永,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美学之典范。 此版《闲情偶寄》首次采用*接近李渔成书时间的底本勘校,即《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闲情偶寄》清康熙刻本(现珍藏于吉林大学图书馆)影印本,同时参校中国台北广文书局影印的清康熙十年翼圣堂刻本,又考以德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雍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尽力修正了目前市面上流行各版本中多处存疑,努力还读者一本美好而纯粹的《闲情偶寄》。

内容简介

自古至今,人人都向往闲情野趣的雅致生活:观雪、赏花、品茗……却鲜有人真正理解“生活美学”的要义。生活之美的真谛在用心体会、细致观察,在思考创新,在对品质的不妥协,而非仅仅流于感官享受。《闲情偶寄》正是这样一部关乎生活艺术的奇书,能想凡人所不屑之生活小事,发凡人欲说而说不出的议论。从词曲创作、戏剧演习、声容装扮到器物古玩、建筑、种植、饮食与养生等文艺生活的方方面面,字字句句皆是李渔毕生心血的总结。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有名戏剧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代表作品包括: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肉蒲团》《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目录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_008
戒讽刺_012 立主脑_015 脱窠臼_016
密针线_017 减头绪_019 戒荒唐_020 审虚实_022

词采第二_024
贵显浅_025 重机趣_027 戒浮泛_029 忌填塞_031
音律第三_032
恪守词韵_038 凛遵曲谱_039 鱼模当分_041 廉监宜避_042
拗句难好_043 合韵易重_046 慎用上声_048 少填入韵_049 别解务头_050
宾白第四_052
声务铿锵_053 语求肖似_055 词别繁减_057 字分南北_060
文贵洁净_061 意取尖新_062 少用方言_063 时防漏孔_065
科诨第五_066
戒淫亵_067 忌恶俗_068 重关系_069 贵自然_070
格局第六_071
家门_072 冲场_074 出脚色_075 小收煞_076 大收煞_077
填词余论_078

演习部
选剧**_082
别古今_084 剂冷热_086
变调第二_087
缩长为短_088 变旧成新_090
《琵琶记·寻夫》改本_094 《明珠记·煎茶》改本_101
授曲第三_108
解明曲意_109 调熟字音_110 字忌模糊_112
曲严分合_113 锣鼓忌杂_114 吹合宜低_115
教白第四_117
高低抑扬_118 缓急顿挫_120
脱套第五_121
衣冠恶习_122 声音恶习_124 语言恶习_125 科诨恶习_127

声容部

选姿**_130
肌肤_131 眉眼_133 手足_135 态度_137
修容第二_140
盥栉_141 薰陶_145 点染_147
治服第三_150
首饰_152 衣衫_155 鞋袜_160 妇人鞋袜辨_162
习技第四_164
文艺_165 丝竹_169 歌舞_172

居室部
房舍**_178
向背_181 途径_182 高下_183 出檐深浅_184
置顶格_185 甃地_186 洒扫_187 藏垢纳污_189
窗栏第二_190
制体宜坚_191 取景在借_195
墙壁第三_204
界墙_205 女墙_206 厅壁_207 书房壁_209
联匾第四_212
蕉叶联_214 此君联_215 碑文额_217 手卷额_218
册页匾_219 虚白匾_220 石光匾_221 秋叶匾_222
山石第五_223
大山_224 小山_226 石壁_227 石洞_228 零星小石_229

器玩部
制度**_232
几案_233 椅杌_235 床帐_238 橱柜_242
箱笼 箧笥_243 骨董_246 炉瓶_248 屏轴_251
茶具_253 酒具_255 碗碟_256 灯烛_258 笺简_261
位置第二_263
忌排偶_264 贵活变_266

饮馔部
蔬食**_270
笋_272 蕈_274 莼_275 菜_276
瓜 茄 瓠 芋 山药_278 葱 蒜 韭_279 萝卜_280 芥辣汁_281
谷食第二_282
饭粥_283 汤_285 糕饼_286 面_287 粉_289
肉食第三_290
猪_291 羊_292 牛 犬_293 鸡_294
鹅_295 鸭_297 野禽 野兽_298
鱼_299 虾_301 鳖_302 蟹_303 零星水族_305
不载果食茶酒说_307

种植部
木本**_310
牡丹_311 梅_313 桃_315 李_316 杏_317 梨_318
海棠_319 玉兰_321 辛夷_322 山茶_323 紫薇_324
绣球_325 紫荆_326 栀子_327 杜鹃 樱桃_328 石榴_329 木槿_330
桂_331 合欢_332 木芙蓉_333 夹竹桃_334 瑞香_335 茉莉_336
藤本第二_337
蔷薇_339 木香_340 酴醿_341 月月红_342
姊妹花_343 玫瑰_344 素馨_345 凌霄_346 真珠兰_347
草本第三_348
芍药_349 兰_350 蕙_352 水仙_353 芙蕖_355
罂粟_357 葵_358 萱_359 鸡冠_360 玉簪_361
凤仙_362 金钱_363 蝴蝶花_365 菊_366 菜_367
众卉第四_369
芭蕉_370 翠云_371 虞美人_372 书带草_373
老少年_374 天竹_375 虎刺_376 苔_377 萍_378
竹木第五_379
竹_380 松 柏_382 梧桐_383 槐 榆_384
柳_385 黄杨_386 棕榈_387 枫 桕_388 冬青_389

颐养部
行乐**_392
贵人行乐之法_394 富人行乐之法_396 贫贱行乐之法_398
家庭行乐之法_400 道途行乐之法_402 春季行乐之法_404
夏季行乐之法_405 秋季行乐之法_407 冬季行乐之法_408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_410
止忧第二_421
止眼前可备之忧_422 止身外不测之忧_423
调饮啜第三_424
爱食者多食_425 怕食者少食_426 太饥勿饱_427
太饱勿饥_428 怒时哀时勿食_429 倦时闷时勿食_430
节色欲第四_431
节快乐过情之欲_433 节忧患伤情之欲_434 节饥饱方殷之欲_435
节劳苦初停之欲_436 节新婚乍御之欲_437 节隆冬盛暑之欲_438
却病第五_439
病未至而防之_440 病将至而止之_441 病已至而退之_442
疗病第六_443
本性酷好之药_445 其人急需之药_447 一心钟爱之药_448 一生未见之药_449
平时契慕之药_450 素常乐为之药_451 生平痛恶之药_45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有名戏剧家、文学家。自组家庭戏班至各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与演出经验,提出了较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 曾在南京设芥子园书铺,出版《芥子园画谱》。一生著述丰富,流传于世的作品包括: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肉蒲团》《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