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生六记-(沙画彩插版)
读者评分
4.8分

浮生六记-(沙画彩插版)

1星价 ¥16.7 (5.6折)
2星价¥16.7 定价¥29.8
商品评论(4条)
ztw***(三星用户)

浮生六记-(沙画彩插版)

全书按故事内容分段译注,二卷伪作也一并收录并注释,这些在其他版本中都是不多见的,多幅沙画虽然漂亮但与故事主题并不都相关。

2023-02-04 14:53:04
0 0
ztw***(二星用户)

品相不错,很新,沉下心来慢慢读

2022-05-31 03:29:0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7418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31741817 ; 978-7-5317-4181-7

本书特色

沈复浮生一世,从生于大富之家,年少顺遂,到家道中落,生活清贫,历尽铅华。幸有妻陈芸为伴,二人有对月饮酒的豪爽,也有荷花煮茶的雅致;有精烹细琢的锦食,也有粗粮淡饭的恬淡。二人感情甚笃,但却因芸病逝阳冥两隔。沈复伤痛而不沉迷,游历山水以遣思妻之情,将清丽笔墨融于《浮生六记》,二百年间,坊间复刻不断。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今唯有残稿四卷。“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该书以沈氏夫妇生活为主线,盈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时光,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沈氏夫妇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001
卷二 闲情记趣……057
卷三 坎坷记愁……087
卷四 浪游记快……141
卷五 中山记历……213
卷六 养生记道……255
展开全部

节选

卷一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1]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2],居苏州沧浪亭[3]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4],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5]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6],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注释】  [1]乾隆癸未: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2]衣冠之家:名门望族、官宦人家。  [3]沧浪亭:苏州名园,以亭名园。始于五代,后为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  [4]“因思”句:《关雎》是《诗经》的首篇,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故本书将“闺房记乐”列为首卷。三百篇:  《诗经》的代称。  [5]以次递及:按次序一个一个地往下写。  [6]稍识之无:“之”字与“无”字,相传唐白居易刚生六七月,就能辨识这两字。指识字不多,学识浅陋。  【译文】  我出生于乾隆癸未年(1763年)冬天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时正是太平盛世,而且我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家住在苏州沧浪亭旁。苍天待我,真的是仁厚备至了。苏东坡有诗句说“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果我不把我的生平经历用笔墨记述下来,未免辜负了苍天对我的厚爱。  忆及《诗经》中的《关雎》是三百篇中的**首,因此我把有关我夫妇生活的内容放在卷首;其他的按顺序往下写。我所惭愧的是少年失学,稍有学识但没有深知,所写的不过是如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事情。如果要考究文法修辞,无异于要求有灰尘的镜子能够照明一样。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1],即能成诵。四龄失怙[2]。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3]无缺。一日,于书簏[4]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  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三,随母归宁[5],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注释】  [1]《琵琶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  [2]失怙(hù):失去父亲。  [3]修脯:十条干肉为束修,入学时送给老师的礼物。修,束修;脯,干肉。  [4]书簏(lù):装书用的竹箱。  [5]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  【译文】  我年幼时同金沙的于氏女订了亲,可惜她八岁就夭折了,后来我娶了陈氏为妻。她叫陈芸,字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她天性聪慧,牙牙学语时,口授她《琵琶行》,就能背诵下来。她四岁时父亲去世了,她的母亲姓金,弟弟叫克昌,家里很穷困,四壁空空,一无所有。芸长大后,擅长做针线活,一家三口全指望她做女红度日。后来弟弟克昌上学,也靠她的收入来付给老师酬金。  有一天,芸从书筐里翻出一本《琵琶行》,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渐渐学会了识字。在刺绣的空暇时间里,又学会了作诗,其中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  我十三岁的时候,跟母亲回姥姥家,得以看到芸的诗作,  不禁感叹她的才思隽秀,然而心中又暗暗担心她的福泽不深。我的心思倾注于她,不能释怀,便对母亲说:“如果为我挑选媳妇,我非芸姐不娶。”母亲也喜爱她柔和温顺的性子,就摘下金戒指交给她,作为缔结婚姻之约。此时正是乾隆乙未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

作者简介

沈复(1763年—1825年以后),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沈复本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曾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沈复前往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