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价值生成机制研究-社会行为的视角

包邮公共价值生成机制研究-社会行为的视角

¥49.0 (7.2折) ?
1星价 ¥49.0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570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5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09657027 ; 978-7-5096-5702-7

内容简介

公共价值生成机制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各国公共管理、政治学等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主题。本书聚焦于公共价值生成机制的特定方面,主要研究了作为公共价值载体与表征的合作或合作行为的生成机制问题。从决定多个体复杂互动行为样式的文化系统、制度系统、行为系统等结构性要素方面,建构有助于理解具有公共价值属性的行为样式生成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选取具有公共价值生成性属性的合作行为,作为本书研究的典型行为机制;通过理论推演,揭示合作行为样式生成所依赖的社会机制,并进一步通过经验研究实证地检验这一理论机制的有效性。

目录

**章 导论 **节 公共价值理性回归的现实与理论诉求 第二节 公共价值在社会子系统中生成性框架 第三节 本书各章安排 第二章 公共价值概念诠释 **节 “公共+”话语的一般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公共价值概念 第三章 公共价值生成机制理论框架 **节 文化分层结构中的公共价值 第二节 共享心智范式 第三节 公共价值的制度建构 第四节 公共价值生成的行为样式 第四章 制度环境中的公共价值规范 **节 规范性公共价值的制度研究层次 第二节 制度环境与文化价值 第三节 公共价值的制度性原则与建构 第五章 合作的互动结构与公共价值生成 **节 互动样式、合作与公共价值 第二节 合作的脑神经基础 第三节 社会合作机制与公共价值生成 第六章 公共价值生成的行为研究:社会信任与一般社会合作 **节 一般合作行为框架 第二节 作为共享心智元素的社会信任 第三节 社会信任水平影响一般合作行为的经验研究 第七章 公共价值生成的行为研究:公平感知与组织合作行为 **节 组织制度对公共价值生成的约束 第二节 组织内的合作行为 第三节 组织公平感知 第四节 组织公平感知影响合作行为水平的经验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冠琼,吉林梨树人,1961年8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从事公共管理、政府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分析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信息办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与一般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中国行政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改革》《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政府治理体系创新》《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可信度检验研究》《公共治理创新研究》等专著6部,主编《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翻译《公共部门增长理论与国际经验比较》《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发展》.审译《博弈论与经济学》等。目前,主要运用博弈理论、优化理论以及经验分析方法从事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绩效评估、国家创新能力内生性、公共政策互补性、合作生成与演化机制以及腐败风险率等方面的研究。 刘雯雯,1987年生于重庆.201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于长安大学工作,担任讲师,从事公共管理、政府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及方向为公共治理创新、协同治理创新、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