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新常态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研究

新常态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研究

1星价 ¥28.8 (6.0折)
2星价¥28.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6040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19604028 ; 978-7-5196-0402-8

本书特色

本书对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构中所出现的几个突出问题:“治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集团化发展的持续创新”“中高职校衔接再创新”“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人文素养提升多维创新”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努力提出新常态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新模式。本书将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将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体系,为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实现有效管理和有效投入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对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构中所出现的几个突出问题:“治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集团化发展的持续创新”“中高职校衔接再创新”“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人文素养提升多维创新”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努力提出新常态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新模式。本书将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将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体系,为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实现有效管理和有效投入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从关注“办学效益”谈起 1一、办学效益的影响因素 1(一)规模因素 1(二)结构因素 2(三)管理因素 2二、提升办学效益的建议 3(一)科学定位 3(二)保证质量 4(三)投入多元 4**部分 治理视域下的现代职业教育总框架 81.1基本认识问题 91.1.1“政府主导”— 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体制保障 91.1.2“利益相关者”——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逻辑基础 101.2基本理论依据 111.2.1人力资本理论 111.2.2人才强国战略 141.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政策背景 171.3.1基本法依据 171.3.2法律依据和政策背景 171.3.3法律法规的作用 181.3.4政策工具的选择 201.4构建与现代职业教育适应的治理体系 231.4.1治理目标 231.4.2治理内容 241.4.3治理机制 251.4.4治理评估 291.5创新与现代职业教育适应的治理机制 29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362.1 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要求 362.1.1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72.1.2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特殊素质 372.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建构 382.2.1创新构建的基本内容 382.2.2创新构建的具体措施 402.3双师队伍:现实的困境与突破 412.3.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412.3.2新常态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432.4创业教育:目标直指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472.4.1职业院校应成为“创业教育”的主体 472.4.2创业教育中的政府责任及其角色定位 482.4.3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运行环境调查 492.4.4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政策现状 512.4.5“府校协同”创业教育机制完善路径 52第三部分 集团化发展的持续创新 573.1概念界定和现实基础 583.1.1相关概念的界定 583.1.2集团化办学的现实需求 593.2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基础 623.2.1教育学基础 623.2.2管理学基础 633.2.3社会学基础 643.3“双主体”办学治理及制度完善 643.3.1双主体办学基本理论框架 653.3.2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理 673.3.3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693.3.4制度构建路径选择与创新 723.4集团化办学的“府际合作”问题 743.4.1集团化办学“分散”和“不调”之惑 743.4.2“府际合作”是协同理论的典型应用 753.4.3集团化办学“府际合作”的生成逻辑 763.4.4对“府际合作”实际运行机制的探索 773.5集团化办学中的几个实践性问题 77第四部分 “中高职衔接”机制创新 784.1概念界定和现实基础 794.1.1相关概念的界定 794.1.2“中高职衔接”的现实需求 804.2制约中高职衔接的因素 824.2.1外部因素 824.2.2内部因素 844.3中高职衔接的制度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874.3.1中高职衔接制度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874.3.2中高职衔接制度形成的对策与建议 894.4“中高职衔接”中几个实践性的问题 90第五部分 “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 935.1“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935.1.1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945.1.2对学徒制外部保障的现实关照 945.2优化职校“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的建议 955.2.1政府支持 955.2.2企业主导 965.2.3行业协调 98第六部分 人文素养提升的多维创新体系构建 996.1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理性回归 996.1.1“工具价值”向着“人文价值”的回归 996.1.2应然与实然统一之下的技术与人文融合 1006.2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 1016.2.1素养和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的*高命题 1016.2.2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及其解决问题的路径 102第七部分 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 1057.1职校教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067.1.1职校教师评价的目的 1067.1.2职校教师评价的意义 1077.2职校教师评价的发展与问题 1087.2.1国外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 1087.2.2我国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 1107.2.3评价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7.3区分性教师评价 1167.3.1区分性教师评价运动 1167.3.2“区分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187.3.3“区分性评价”的理论变迁 1297.4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重构 1487.4.1建立和形成区分性绩效评价理念 1487.4.2注重多元化主体参与评价的机制 1497.4.3于教育质量与专业成长间建纽带 1497.4.4设计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指标体系 150第八部分 参考资料 152一、期刊论文 152二、学术专著 152三、外文文献 15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丁惠炯 男,汉族,内蒙古包头人,管理学博士。现任梧州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治理、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