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

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

1星价 ¥20.9 (5.5折)
2星价¥20.9 定价¥3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234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20323468 ; 978-7-5203-2346-8

本书特色

向华丽著的《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针对现有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等的不足,以外力冲击—人口多重脆弱性—响应政策为逻辑结构,分为三部分研究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可为相关领域从事环境变化与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环境变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  《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将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和社会因素(工程建设)等引起的环境变化统一界定为外力冲击,在这一前提下,以人口的社会脆弱性为纽带,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地理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估典型区域人口(湖北省宜昌地区)所面临的多重脆弱性,阐明外力冲击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为宏观人口迁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另外,作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成果,《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在理论上综合运用并借鉴了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以及灾害学等学科在这一领域的新理论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领域从事环境变化与人口迁移问题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人口环境迁移的国内外研究
**节 环境迁移研究概述
一 环境迁移的历史发展
二 本章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环境迁移相关概念
一 环境难民
二 环境移民
三 其他类型移民
第三节 环境迁移研究的阶段性
一 环境迁移研究的产生阶段
二 环境迁移研究的停滞阶段
三 环境迁移研究的再兴阶段
第四节 环境迁移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 环境迁移的简单模型
二 环境变化类型驱动模型
三 多要素驱动迁移模型
四 环境迁移倾向效应模型
第五节 我国的研究现状和述评
一 国内人口环境迁移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人口环境迁移研究述评

第二章 外力冲击与社会脆弱性的理论分析
**节 脆弱性研究概述
一 脆弱性研究的意义
二 脆弱性的不同学科界定
第二节 社会脆弱性
一 社会脆弱性的概念
二 社会脆弱性的要素
三 人口与社会脆弱性
第三节 社会脆弱性的研究框架
一 风险-灾害模型
二 压力-释放模型
三 区域脆弱性模型
四 人-地耦合系统模型
第四节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度量
一 社会脆弱性指数法
二 社会脆弱性指数的应用
第五节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一 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 研究展望

第三章 安置模式对库区移民的影响
**节 水库建设的人口安置模式
一 水库移民安置模式
二 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不同安置模式对三峡库区农户的影响
一 农户家庭发展的跟踪调查
二 库区后靠移民家庭经济发展状况与比较
三 外迁农业安置移民家庭经济发展状况与比较
四 坝区非农安置移民家庭经济发展状况与比较
第三节 库区人口迁移主要结论
一 主要研究结果
二 相关政策建议

第四章 地质灾害与农户生计
**节 宜昌地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 宜昌地区概况
二 数据来源
第二节 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农户贫困成因分析
一 农户生计贫困背景
二 人口贫困现状分析
三 研究设计与参数选择
四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农户生计资本比较分析
一 农户生计资本
二 研究设计与指标构建
三 农户生计资本实证比较
四 主要结论

第五章 地质灾害与农户生计脆弱性
**节 生计脆弱性与评估
一 生计脆弱性
二 生计脆弱性评估
第二节 灾害多发地区农户家庭脆弱性的测量
一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二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第三节 农户家庭脆弱性结果分析
一 农户家庭脆弱性结果分析
二 相关政策建议

第六章 地质灾害与区域脆弱性
**节 自然灾害的区域脆弱性
一 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
二 区域脆弱性模型
三 我国的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数据资料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口区域脆弱性
一 人口与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二 地质灾害暴露水平分析
三 地质灾害社会脆弱性分析
四 灾害风险与灾害区划对比分析
五 主要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节 主要结论
一 环境迁移理论研究
二 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控调查研究
三 人口的多重脆弱性研究
四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第二节 相关政策与建议
一 理论研究展望
二 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三 提高人口抗风险能力的对策建议
四 人口环境迁移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1 课题调研组实地调研影像资料
附录2 致课题调研组的感谢信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外力冲击、社会脆弱性与人口迁移》:  一 现有研究的不足  社会脆弱性研究包含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生理学、灾害学和人口学等诸多学科,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内容丰富而翔实的研究,社会脆弱性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并且社会经济的复杂性,使得对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应用上都不是很成熟。  首先,社会脆弱性没有一个普遍的定义,不同学科和不同组织从其自身的立场或视角出发提出了社会脆弱性的定义,因此,对于社会脆弱性的构成要素和特征、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没有普遍认可的共识。  其次,社会脆弱性的研究框架非常薄弱,社会脆弱性的研究框架普遍是在脆弱性的框架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的,没有针对社会脆弱性的专门分析模型和框架。从研究内容来看,一是社会脆弱性的研究以案例分析为主,大多数是关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类自然灾害的脆弱性研究,研究结果多是关于社会脆弱性概念和社会脆弱性程度的分析,对于社会脆弱性的发生机制和内在驱动因素缺乏深入的分析;二是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研究比较缺乏,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多是关于某一时间点的研究,对于人群的社会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研究相对不足;三是应对社会脆弱性的政策研究不够,相对于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类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程度的研究,缺乏以社会脆弱性研究为基础,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人、群体的适应性研究,对于如何降低社会脆弱性没有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再次,在定量分析方面,社会脆弱性的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国内外大多数研究都是以Cutter的地方脆弱性模型为基础,构建关于脆弱性的指标体系,进而得出某一地区的社会脆弱性指数(SOVI)及其相关变型指数。而且从分析的尺度来看,大多以省级或县级尺度为主,这对区域脆弱性的精确度量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后,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可靠性和稳健性缺乏验证,社会脆弱性研究在得到关于地方社会脆弱性或者某一类型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后,并未对研究结果可靠性和模型精准度进行验证。  二 研究展望  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及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社会脆弱性作为脆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社会脆弱性涵盖了社会系统的敏感性、灾害处置、适应调节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由于社会系统内外部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的不确定性,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和约束,对社会脆弱性的概念缺乏相对统一的定义,现有社会脆弱性的分析框架缺乏多元性,分析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评价指标体系中构建的因子选择依据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脆弱性的研究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期取得更大突破。  ……

作者简介

  向华丽(1977-),女,湖北公安县人,应用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与移民研究中心主任,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人口地理、城市地理、区域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教育部后期资助课题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公开出版学术专著三部:《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均衡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武汉市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研究》。在《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