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病诊疗手册

牛病诊疗手册

1星价 ¥25.5 (3.4折)
2星价¥25.5 定价¥7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370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11637086 ; 978-7-5116-3708-6

内容简介

该书以解决基层兽医工作者实际需求为目标进行策划,力求实用,采用大量病例和临床照片,以图文并茂形式解读了牛病的发生环境、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预防、治疗措施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临床兽医工作者和饲养管理人员来说都是应当掌握的,其中:诊断要点和综合防治措施尤为重要,是每个疾病诊疗的重点,典型症状包括对疾病诊断有帮助的临床症状和剖解变化。

节选

一、概述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流涎和运动障碍。病牛大部分经 2~3日即恢复正常,故俗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病势迅猛,能引起牛大群发病,虽多为良性经过,但会明显降低奶牛的产奶量,部分病牛也会因瘫痪而被淘汰。 二、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 3~5岁牛多发,犊牛很少发病。病牛是主要传染源,由于病毒可在蚊、蠓等昆虫体内繁殖,因此吸血昆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该病的流行也与蚊、蠓、蝇等流行特点一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该病可呈地方流行性或大流行,流行迅猛,短期内可使大批牛只发病,但病牛多为良性经过。另外,本病的周期性也很明显,为 3~5年大流行一次,期间发病较少。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 3~7天。病初恶寒战栗,体温突然升高到 40℃以上,稽留 2~3天后恢复正常。体温升高的同时,可见流泪、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流鼻液、流涎、口角有泡沫(图 1-1)、呼吸较快、舌头外伸、拉风匣状喘气、苦闷状呻吟,有时可因窒息而死亡。皮温不整,特别是角根、耳翼、肢端有冷感。四肢关节浮肿疼痛,病牛呆立或跛行,后期因起立困难而多伏卧。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胃蠕动停止,出现臌胀,或者缺乏水分,胃内容物干涸。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尿量减少,尿混浊。 图 1-1 病牛流涎、口角有泡沫 妊娠母牛可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或停止。 四、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多因窒息所致。剖检可见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和出血、黏膜肿胀、气管内充满大量泡沫黏液。肺显著肿大,有程度不同的水肿和间质气肿,病变多集中在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前缘,间质明显增宽,可见胶冻样水肿,并有气泡,压之有捻发音,切面流出大量泡沫样暗紫色液体。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或出血。真胃、小肠和盲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和出血。其他实质脏器可见混浊、肿胀。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其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有助于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行性感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相区别。发热初期可采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在发热初期和恢复期采血进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检验。 2002年 8月 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农业生产标准,微量中和试验是检测牛流行热病毒的标准方法。 六、防治 加强牛的卫生管理对该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流行热病毒是由吸血昆虫为媒介而引起的疫病,因此消灭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的叮咬,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可每周两次用 5%敌百虫喷洒牛舍和周围排粪沟,以杀灭蚊蝇。另外,针对该病毒对酸敏感的特点,可用过氧乙酸对牛舍地面及食槽等进行消毒。发现病例后,应立即隔离病牛并进行治疗,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用牛流行热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免疫。 治疗方法:对假定健康牛和受威胁牛,可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高热时,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 20~ 40毫升,或 30%安乃近 20 ~ 30毫升。对于因高热而脱水和由此而引起的胃内容干涸,可静脉注射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 2~4升,并向胃内灌入 3% ~ 5%的盐类溶液 10 ~ 20升。重症病牛给予大剂量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链霉素,并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安钠咖、维生素 B1和维生素 C等药物,静脉注射,每天 2次。四肢关节疼痛的牛,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溶液。此外,也可用清肺、平喘、止咳、化痰、解热和通便的中药,辩证施治。

作者简介

吴文学: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兽医本科),2002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2013-2014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做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场生物安全与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中国兽医杂志》编委。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财政专项等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新兽药证书1个,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20篇),已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32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