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包邮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21.8 (4.7折) ?
1星价 ¥21.8
2星价¥21.8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472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4页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09647257 ; 978-7-5096-4725-7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造成的干扰或胁迫的角度出发, 基于对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演变的分析, 采用遥感技术RS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多种定量分析和检验方法, 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其强化进行量化, 探索人类活动过分干预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剖析生态安全的人为影响因素。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人为干扰因素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经济圈相关理论基础
2.1.1 经济圈基础理论
2.1.2 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2.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2 生态安全的概念与特点
2.2.1 生态安全的概念
2.2.2 生态安全的特点
2.3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2.3.1 干扰的概念、类型与性质
2.3.2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2.4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5 区域系统的调控理论
小结

3 环塔里木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 环塔里木经济圈的区域界定
3.2 环塔里木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简述
3.2.1 人口状况
3.2.2 经济发展情况
3.2.3 文化教育概况
3.2.4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3.3 环塔里木经济圈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研究
3.3.1 环塔里木经济圈县域经济概况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3 空间相关性分析
小结

4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轨迹
4.1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环境格局的变迁历史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
4.1.2 环塔里木经济圈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其特征
4.2 气候和降水量的变化
4.2.1 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4.2.2 气温和降水量时间序列的非参数检验
4.3 水资源变化
4.3.1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与现状评价
4.3.2 塔里木河径流的年度变化
4.3.3 环塔里木经济圈冰川与水资源变化
4.4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环境现状
4.4.1 塔里木河径流减少、水质持续恶化、地下水位下降
4.4.2 植被衰退
4.4.3 土地沙漠化的范围不断扩大,风沙危害增加
4.4.4 气温变暖,冰川面积缩小
小结

5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安全人为干扰因素强度的空间分析
5.1 环塔里木经济圈的人为干扰因素及其特征
5.1.1 经济发展因素
5.1.2 农业因素
5.1.3 社会因素
5.1.4 政策因素
5.1.5 水资源利用因素
5.2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强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5.2.1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指标的无量纲化
5.2.3 权重的计算方法
5.2.4 综合指数法
5.2.5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的时空强度分析
5.3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为干扰因素的生态负效应分析
5.3.1 荒漠化面积扩大效应
5.3.2 水地(湿地)面积缩小效应
5.3.3 植被覆盖率下降效应
5.3.4 非点源污染效应
5.4 环塔里木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
5.4.1 资源消耗效应
5.4.2 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效应检验
小结

6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安全人为干扰因素时空评估与预警
6.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6.1.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6.1.2 生态赤字(盈余)
6.2 环塔里木经济圈人均生态足迹的时空分析
6.3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系统人为干扰因素强度预警
6.4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估计
6.4.1 灰色预测模型方法
6.4.2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盈余)
预测分析
小结

7 环塔里木经济圈生态安全人为干扰因素的调控建议
7.1 调控的原则与思路
7.1.1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7.1.2 构建资源节约型区域经济体系
7.1.3 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空间布局
7.2 依照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确定调控策略
7.2.1 重点开发区策略
7.2.2 限制开发区策略
7.2.3 禁止开发区策略
7.3 实施生态系统破坏区的生态补偿
7.3.1 水资源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7.3.2 防沙固沙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7.3.3 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7.3.4 能源开发区生态补偿实施方案
7.4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7.5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奥布力·塔力普,1980年9月出生,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产业经济、生态经济、企业投资风险等。在不同刊物上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10余篇。    阿布来提·依明,1973年6月出生,维吾尔族,新疆莎车县人,经济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计划基金项目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