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271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5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20327138 ; 978-7-5203-2713-8
本书特色
所谓“明清戏曲宗元”,是与诗文领域的宗唐、宗宋、宗汉等一样,体现在戏曲创作与批评方面的一种观念、现象与思想。具体指明清时期戏曲创作与研究领域对于元代以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为代表的戏曲形态的认知态度。其基本表现方式是以元曲为宗尚、为圭臬,包括以元曲为反拨的依据、变革的前提等,具体展开领域主要在于戏曲创作、戏曲批评,*终落点则表现为戏曲观念的复古与新变、戏曲文体的演进特征以及戏曲史的诗性运行规律等。杜桂萍著的《明清戏曲宗元问题论稿》即从明清杂剧、传奇、戏曲理论、选本批评以及曲谱编纂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入手探讨明清戏曲宗元问题,是一部关于明清戏曲宗元问题的综论性著作。
内容简介
《明清戏曲宗元问题论稿》内容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戏曲宗元研究”(项目编号:11BZW061),基于明清戏曲与元代戏曲的关系而立论。明清戏曲创作和理论领域普遍存在“宗元”的观念、现象与思想,与诗文领域的宗唐、宗宋、宗汉等具有近似的理论价值和创作指导意义。从“宗元”视角切入明清戏曲研究,将促成戏曲史观念的多元化,解决许多不易解决或那些理解上尚有待深化、细化的戏曲史、文学史命题。
目录
一 戏曲“宗元”:作为一种文学史观念与现象
二“元曲”内涵变迁与明清戏曲文本的结构形态
三戏曲宗元观念与明清时期的文学复古
结语
**章 宗元观念与明清戏曲理论的演进
**节 宗元观念下的戏曲功能论
一 元杂剧“科类”说及其价值等级
二 “北祖《西厢》”与风情剧的价值论证
三 “祖《西厢》”还是“宗《琵琶》”:科类重组与功能糅合
第二节 宗元观念与戏曲“家数”之辨
“元人风味”与戏曲语体辨证
一 “代降”思维与戏曲史书写
三 “创体”问题与“当代”批评
第三节 宗元观念与“词中绳墨
一 意脉论
二 炼格法
三“造语”法
第二章 宗元观念与明清传奇审美理想的嬗变
**节 崇尚词华与尚雅黜俗
一 在南北比较中确立南曲风格
二 推崇元曲中的文采斐然之作
三 参照北曲改造完善传奇体制
第二节 倡言”本色“与尚俗黜雅
一 以元曲”本色“矫正时文风一I
二 推崇符合”本色“理想之作一I
第三节 辨彰曲体与雅俗兼济
一 研习元曲与传奇文体的自觉
二 “剧尚元,元诸剧尚《西厢》
第四节 “抑元”倾向与尚雅崇实
一 曲词尚雅与批评“鄙俚”之词
二 思想尚正与贬抑“诲淫”之作
三 叙事尚实与拒斥“虚妄”之事
结语
第三章 宗元观念与明清杂剧的文体建构
**节 明清杂剧宗元概说
一 明清杂剧宗元的自发与自觉
二 宗元与明清杂剧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四折正体”与明清杂剧结构形态之嬗变
一 杂剧正体与明清四折杂剧的创作
二 曲径通幽:非四折杂剧的变体转换
第三节 “杂剧十二科”与明清杂剧题材内容的建构
一 朱权对夏庭芝题材分类的借鉴与超越
二 明清杂剧对元杂剧题材类型的演绎
三 明清杂剧对元杂剧题材内容的改编
第四节 元剧名家与明清杂剧批评之发生
一 元曲“四大家”的提出:以元正俗论
二 “当以郑为**”:本色风格论
三 言情功能论:由《王西厢》主旨之争说起
结语
……
第四章 宗元观念与明清戏曲选本
第五章 宗元观念与明清戏曲格律谱
第六章 名家名剧与明清戏曲宗元观念
第七章 晚清戏曲宗元观念研究
后记
节选
《明清戏曲宗元问题论稿》: 在《西厢记》接受者中,毛奇龄对《西厢》“转折”笔法的分析*为细腻。但细加辨析,可以看出,《西厢》的“转折”其实来自“换笔”的跳脱,与《琵琶记》的“转折”体现出情感思绪的层深效果,同中微异。如第二折中,张生探问莺莺情况,被红娘切责之后,转怨莺莺,毛奇龄评【耍孩儿】诸曲云:“此三曲反复红语,紧承上‘回头一望’、‘老母威严’二意,以申其缠绵之情,步步转变。”【耍孩儿】云莺莺也欲传情,只忌惮夫人威严;【五煞】一转,云忌惮夫人,因未得风流之情,倘得依傍,则自然心动,而不顾及夫人拘束;【四煞】又一转,云夫人亦过虑,因我与莺莺实是郎才女貌正相当。每曲词意转换,却只是反复申诉惆怅之意。又如论第十三折【鹊踏枝】【寄生草】二曲云:“‘恁地般’二语,转‘怎得个’二语,又转‘空调’三语,又转‘安排’二语,又转‘想着这’,已后又转,凡五转,皆思前想后语。”张生在等待莺莺的焦急心情中,将两人情感历程中发生的事情都一一想过,思绪纷乱,以致二曲辞意五转。①《西厢》如鼓点,《琵琶》如箫声,古人评二作之不同,一洒脱一沉刻,由行文笔法也可见出一二。相较而言,明清传奇美学中,对后者的回应要更为集中。, 如陈洪绶批评《娇红记-断袖》,以《西厢记·佳期》为比较对象。【绣带儿】第三、四及【隔尾】,从“小儿女婚姻事大”写到“细探着这一朵叶底风藏藕子花”,步骤细腻、思致婉转,“转转曲曲处,俱为‘半推半就、又惊又爱’八字传神”②。“半推半就、又惊又爱”出自《佳期》【胜葫芦后】一曲,直写崔、张性事;孟氏数曲却重在写就枕前娇娘迟疑、申纯催促就枕、娇娘邀坐观月、申纯催睡、娇娘娇怯、申纯慰怜的过程。陈氏赞其“说佳期处,较《会真记》雅俗何啻万里”,当指笔法之一“曲”一“直”。王铎评其弟王鑨所作《拟牡丹亭·寻梦》,也提出曲要有转折的观点:“其转折也,曲也,非如《灌园》《窃符》《春灯谜》《燕子笺》《绿牡丹》诸作,名谬章荣,直也,非曲也。”①比较对象则是汤显祖《寻梦》原本。评王作,出现*频繁的评语就是“转”;评汤作,往往批日“直”“没趣”“没味”。另如,评者论阮大铖《燕子笺》第六出“文心屈曲,若天台八百盘峰”②,吴人评《长生殿·觅魂》【后庭花滚】:“止就本事,一气敷衍,转折不穷,才情雄放,较数花衬贴有难易之分。”陈烺《花月痕》传奇,全部情节从《西厢记》“影里情郎,画中爱宠”八字敷衍而成,评语云:“一部三十二折,折折关生,折折兜锁,合来是大曲折。一折一折,又各有无限回环处,分开又各具小曲折。即一阕中亦必三回四转,绝无一句直致处。直旋磨转轮,不足为喻也。要曲折,莫妙于转,愈转则愈灵。故篇中有转必胜。”③“转折”之法已渗透进行文肌理,使文字回环关锁、委婉灵动。 (三)尾声 一些独立的章法构成元素,也得到了关注,*突出的是尾声的写作。如李开先《词谑》专设“词尾”目,提出尾声须“急并响亮,含有余不尽之意”④。王骥德论尾声云:“尾声以结束一篇之曲,须是愈着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⑤“末句”云云,将尾声之煞句,更视为尾中之尾。对“尾声”的批评,也形成了元剧尤其是北曲多佳妙,而南曲尤其是传奇少合作者的普遍论断。如王骥德云:“凡北曲煞尾,定佳。作南曲者,只是潦草收场,徒取完局,所以戏曲中绝无佳者,以不知此窍故耳。”凌潆初指出为了避免“腔未止,而不得不又衍一句,便尔索然”的被动局面,“元人必先料理作末句地”⑥。作家应在写作之前,先考虑煞句点,再以此为前提进行其余各句的安排。因此,对尾声有余不 ……
作者简介
杜桂萍,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清初杂剧研究》等,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2009年、2013年)、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四次(2009年、2010年、2013年、2016年)。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等。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她们
¥16.8¥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7.5¥49.8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2¥2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41.5¥6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5.8¥45.0 -
山月记
¥14.8¥39.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4.3¥68.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3.5¥45.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