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1星价 ¥10.7 (4.3折)
2星价¥10.4 定价¥24.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9179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44917933 ; 978-7-5449-1793-3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称《聊斋》、《鬼狐传》,成书于清代。在中年时,蒲松龄基本完成初稿,又经过增删和润色,一部《聊斋志异》终于成为其彪炳千古的著作。“聊斋”取自其书斋之名,“志异”即记述异闻之意。《聊斋志异》共有8卷,491篇,约有40多万字,蒲松龄谈妖说狐,搜罗奇闻逸事,整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聊斋志异》在传统的志怪文学、传奇叙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叙事表现手法,并且通过描述离奇曲折的狐仙鬼怪故事,塑造生动鲜活的文学艺术典型形象,揭露和鞭挞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寄寓了广大群众的美好愿望。蒲松龄的文笔细腻而简洁,描写叙述生动而曲折,结构布局精巧而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获得了众多名家的一致好评,鲁迅、老舍、郭沫若等人都高度赞扬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包含着一些封建伦理道德的糟粕成分,并且透露出浓厚的因果报应的宿命论,不过,瑕不掩瑜。  蒲松龄为了搜集民间鬼狐故事、奇闻逸事,写成《聊斋志异》一书,曾经专门在路人过往处开设了免费的茶馆,茶钱可以不付,但是要请喝茶的人留下那些新奇古怪的故事。  蒲松龄生活困窘,家徒四壁,以至于《聊斋志异》在完稿后无钱付梓印刷。从1766年《聊斋志异》刊行到现在,它风靡世界20多个国家,诸多翻译版本层出不穷,有30余种之多,洛阳为之纸贵。现在,一些以聊斋故事为蓝本的出版物和影视剧层出不穷,100多种出版物和160多部的影视剧,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聊斋热”。

目录

书路领航
作者简介
故事梗概
艺术特色
人物画廊
阅读指导
名家点评

卷一
考城隍【精读】
瞳人语【精读】
偷桃【精读】
王六郎【精读】
崂山道士【精读】
狐嫁女
叶生【精读】
成仙【精读】
王成【精读】
青凤【精读】
画皮【精读】

卷二
董生【精读】
陆判【精读】
婴宁【精读】
聂小倩【精读】
张诚
红玉【精读】


卷三
夜叉国【精读】
老饕【精读】
宫梦弼【精读】
雷曹【精读】

卷四
罗刹海市【精读】
促织【精读】
续黄粱【精读】
胡四相公【精读】
酒狂【精读】

卷五
武技
章阿端【精读】
花姑子【精读】
莲花公主【精读】

卷六
大人
鸽异【精读】
八大王【精读】

卷七
刘姓
巩仙【精读】
小翠【精读】

卷八
梦狼【精读】
钱卜巫【精读】
崔猛

卷九
王司马
查牙山洞
安期岛
鸟语

卷十
真生【精读】
席方平

卷十一
黄英【精读】
书痴【精读】

卷十二
毛大福
李八缸
考题回顾
读后感
展开全部

节选

  《聊斋志异(升级版)/阅读1+1工程》:  卷一  考城隍【精读】  导语  《考城隍》的字数并不多,却是《聊斋志异》的首篇。秀才宋焘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奇特事呢?考城隍考的到底是什么呢?宋焘又是如何考上的呢?  从前,有一个叫做宋焘的秀才。一天,他卧病在床,看见一名衙门公差,手拿考试通知书,牵着一匹白额马走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宋焘说:“主考官还没来,怎么能突然进行考试呢?”官吏也不说话,只是催他快走。宋焘带病勉强骑上马,跟着他走过一条非常生疏的路,来到了一座城市,就像帝王所在的京城一样。不久,宋焘被领进官署,一看,宫殿宏伟华丽,殿上坐着十多位官员,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其中只认得关帝。宫殿的檐下摆着两副桌和凳,有一位秀才已经坐在位置上,宋焘便与他并肩而坐。桌上都放了纸笔。一会儿试卷飞了下来,上面写了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两个人写完文章,呈上殿去。宋焘的文章中有一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众神对此称赞不已。于是,召宋焘上殿,告诉他说:“河南缺少一个城隍,你适合担任这个职务。”宋焘这才明白过来,一边叩头一边哭着说:“我能得到这荣耀的任命,怎么还敢推辞?只是老母亲已经70岁了,身边没有人奉养,请允许我服侍她去世。到时候唯命是从。”殿上一位像皇帝的人马上命人去查她母亲的寿命簿。有一位长胡子的小吏捧着书册翻阅一遍后说:“她还有阳寿九年。”众神正犹豫着,关帝说:“不妨让张秀才代理官职九年,到了期限,他再去。”  于是众神对宋焘说:“本来是要你立即赴任的,现在考虑到你的仁孝之心,就给你假期九年。到了期限还得再次召你来。”他们又勉励了那秀才几句。两人叩完头,一起下了殿。秀才握着他的手,一直送到郊外,并自我介绍说:“我是长山地方人,姓张。”张秀才写了诗赠别,宋焘忘了整诗,只记得其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一句。  宋焘骑马告别,回村后,好像从梦中苏醒。可是,其实他已经死了三天!他母亲听到棺材中有呻吟声,就把他扶了出来,过了半天他竟能说话了。  母亲告诉他,长山那边有一位姓张的青年当天死了。  过了九年,宋焘的母亲果然去世了,他葬完母亲后,洗漱干净进了室内就死了。他岳父家居住在城中的西门里,忽然看见宋焘一身官服,骑着装饰华美的马,还带着很多车马随从。他进入岳父家,拜了一拜就走了。他岳父家的人都非常惊奇,便跑到他故乡打听消息,才明白他那是成了神仙了。  阅读理解  《考城隍》考的就是人这一生*真实的道德修养,同时告诉世人“阳间过阴间一人非二人;有心修无心善行终有报”。任何生命都是“善恶有报”的,所以必须以修养道德为重,《考城隍》也因此成为《聊斋志异》的首篇。  写作借鉴  文学作品的写作应该将“虚实结合”的原理有意识地运用到位,用虚设、幻想、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虚构人物和故事情节,写景的时候可以“幻境”,写人的时候可以“合成”人物性格和特征,而叙事时也可以有目的地“造事”。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刻画都要在一种“艺术真实”的情境之下进行,不然的话,所刻画的事物就会显得虚无缥缈,文章空洞无力,失去艺术感染力,很难有说服力,也难以打动任何人。  这篇小说在结构上将鲁迅的“出于幻城,顿入人间”的境界运用得淋漓尽致。作者首先将人物以病卧进入了幻境,然后又由幻境重返现实,而现实发生的事情,也应了幻境的经历,结尾又是幻境和现实的结合。由实入虚,再由虚入实,从虚返实*后再由实返虚,展开了一段神奇的故事。这样一来,故事就在一层虚幻的基础上被抹上了真实的色彩,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回味思考  1.宋焘答卷中哪句话让众神*欣赏?为什么?  2.为什么众神没有让宋焘立即走马上任?  ……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