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守望者 单士元传

故宫守望者 单士元传

1星价 ¥23.2 (4.0折)
2星价¥23.2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083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19-02-01
  • 条形码:9787520508315 ; 978-7-5205-0831-5

本书特色

2017年是单士元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单士元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会”。他曾任全国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 单嘉筠著的《故宫守望者(单士元传)/政协委员传记丛书》通过对单士元生平的梳理,对其手稿、著作、老照片等工作成果的展示,同读者们一起思考并探究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内容简介

  《故宫守望者:单士元传/政协委员传记丛书》是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士元先生的生平传记。书中深情追忆了单老勤勉敬业,为故宫博物院无怨无悔地奉献了七十四年的光辉人生。《故宫守望者:单士元传/政协委员传记丛书》具有很好积极向上的主题意义,充满正能量,对今天的青年人尤其具有指导和感召意义。

目录

前言
单士元自述(代序)
**章 童年的旧时光
一、京城世家
二、百年往事
三、工助于学
第二章 缘起故宫
一、入宫缘起
二、宫中的小字辈
三、宫中所见
四、鲁迅与故宫
五、故宫*早的刊物
第三章 紫禁城密码
一、史实解码研档案
二、古建立志首探人
第四章 苦难中的守望
一、风暴前的准备
二、黑暗中的坚持
三、那时的生活
四、侵略者的末日
第五章 迎来曙光
一、曙光初现
二、为了新中国
三、优秀的共产党员
四、学术见地
第六章 在参政议政的日子里
一、初入政协
二、为了北京
三、面对全国
第七章 守护故宫七十年
一、我们的纪念
二、一生功绩在故宫
三、国宝卫士
四、家风
主要文著
一、古建营造类
二、故宫文史类
三、档案文集类
四、人文回忆类
展开全部

节选

  《故宫守望者:单士元传/政协委员传记丛书》:  一、京城世家  清光绪三十三年,农历丁未年,公元1907年11月22日,在北京皇城内什刹海畔南官坊胡同内的一座宅院内,一户单姓的家里添了人丁,一个男孩降生在这座老屋。父母取名士元,行二。公元1911年,成立,社会的变革对于四岁的小士元不会在思维上有影响。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意义似乎还未被他领略到,长辈们告诉他说没有了皇帝,他亦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天天得见的清朝大龙旗不见了。士元自幼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喜欢读书写字的他时常将家里的藏书瞎翻一气,并向长辈们问这字是什么,那画中有什么。长辈们就耐心地讲给他听。  单家先世系江南有名水乡浙江绍兴人,早年宦游京师。祖父名单文涌,娶姚氏为妻,在京城东交民巷经营中药堂“致和堂”。其地毗邻清朝太医院,据说当年祖父用不少钱财捐上把总的官职,官位不高,实属便于生意所为。清朝时人参是皇宫贡品,不能私人买卖,须为有地位的望族或大户富有钱财者才能经营采办,因此其祖父与清宫药库房、太医院时有往来。  东交民巷早有东江米巷之名,在清朝是王朝衙署府第所在地,太医院亦在此,清晚期各国驻华机构也多设于此。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抢掠,太医院与致和堂参铺以及其他衙署府宅被烧为灰烬,单家仅存的一点家业也荡然无存,为谋生计,全家搬到左安门外通往天津要道的马家堡安家,生活暂时安定。  单士元父辈兄弟四人。大伯单宝善,以下顺次为宝亨、宝田、宝谦。马家堡马姓人居多,大伯宝善娶当地马姓女子为妻。二伯、四叔之妻娘家均在崇文门外花市一带。单士元生父行三,与大伯一样在马家堡当地娶妻,后生有四子一女,长子士魁,次子士元,之后是士元的三弟、四弟以及五妹,单士元还有一个五弟叫士彬,是大伯宝善之子。在叔伯辈均成家不久后,祖父母因病先后亡故。  清太医院被八国联军烧毁后,清王朝于1901年又创太医院于东安门路东北侧,故单家迁到鼓楼地安门一带,开始各自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活。祖父故后留下从医之业,后来不知何人介绍,大伯父与生父在紫城内御库药房制丸药,擅长制夏季祛暑药万应锭。万应锭形状两头尖,裹以金衣,闻其味道具有冰片古墨的香味,溽暑服之可治受暑之疾。还制有冬季防煤毒的平安散末剂,但是不能服用。当年一般百姓需要生炉子,在火口周围撒上一圈,火热烤出香味散发室中,房窗设有风斗,有助防煤气中毒。因单家世代为医,故能为清宫药库制作各种中成药。二伯父则在新建太医院衙署内,为低级的劳作之工,负责看管房屋或勤杂一类活计。在父辈四人中,大伯父读过私塾,对经史子集等皆略有了解,善写八分书(汉隶类),约在1933年后由亲友介绍到福建漳州,在外国人办的书院教国文。抗战前返京,但在北平沦陷时因生活困苦,久病不治而亡。四叔一生为铁匠,当年在北城德胜门外经营五金黑白铁的作坊,在日本占领北平期间的一个夏天,突得一种当时叫“痧子”的病而去世。后来才知道这是似霍乱或中毒性痢疾的致命疾病,也是因沦陷后生活贫困所致。这样父辈兄弟只有二伯父与生父分别在太医院与皇官药库房当差。兄弟二人两家住在一起,买下位于鼓楼后街的酒醋局胡同前坑7号宅院。这是一座三进有十余间房子的宅院,据说原是满人做食品的小作坊,大门前五米左右处,有一大坑,周围环绕小矮墙,还有数棵老槐树,粗大茂盛,因此也叫“槐树圈儿”。两家人一直住到1942年日伪统治时期。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