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定盲源分离理论与技术

包邮欠定盲源分离理论与技术

¥60.6 (6.8折) ?
1星价 ¥60.6
2星价¥60.6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1164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118116410 ; 978-7-118-11641-0

本书特色

盲源分离是近二十年来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提高现有电子信息系统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观测传感器数目小于潜在源信号数目的欠定盲源分离的*理论和技术,具体包括盲分离特别是欠定盲源分离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框架、时频稀疏信号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理论、时频非稀疏信号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理论、欠定源信号恢复理论以及单通道盲分离技术等。

内容简介

盲源分离是近二十年来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提高现有电子信息系统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观测传感器数目小于潜在源信号数目的欠定盲源分离的*新理论和技术,具体包括盲分离特别是欠定盲源分离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框架、时频稀疏信号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理论、时频非稀疏信号的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理论、欠定源信号恢复理论以及单通道盲分离技术等。

目录

第1章 欠定盲源分离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1.2 盲源分离基本概念 1.2.1 盲源分离处理模型 1.2.2 盲源分离问题分类 1.2.3 雷达通信类信号欠定盲源分离数学模型 1.2.4 性能评价准则 1.3 欠定盲源分离处理理论框架 1.3.1 基本思路 1.3.2 欠定混合矩阵估计 1.3.3 欠定源信号恢复 1.4 单通道盲源分离研究现状 1.4.1 基于变换域滤波的方法 1.4.2 基于模型参数估计和重构的方法 1.4.3 基于数字信号直接解调的方法 1.4.4 基于单通道IcA的方法 1.4.5 其他方法 1.5 本书主要内容及结构组成 参考文献 第2章 欠定盲源分离理论基础 2.1 稀疏分量分析理论 2.1.1 相关定义及性质 2.1.2 稀疏重构问题 2.1.3 几种经典的稀疏重构算法 2.2 时频分析理论 2.2.1 短时傅里叶变换 2.2.2 时频分布 2.3 循环平稳信号分析 2.3.1 循环自相关和循环谱 2.3.2 循环谱的物理模型 2.3.3 典型信号的循环谱 2.4 张量分解理论 2.4.1 相关定义及性质 2.4.2 典型张量分解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聚类的稀疏信号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理论与方法 3.1 算法理论框架 3.2 单源检测方法 3.2.1 单源邻域检测方法 3.2.2 单源点检测方法 3.3 源个数及混合矩阵估计 3.3.1 基于系统聚类的源个数和混合矩阵联合估计 3.3.2 基于聚类验证的源个数和混合矩阵联合估计 3.3.3 性能仿真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维数扩展的非稀疏信号欠定混合矩阵估计理论与方法 4.1 算法理论框架 4.2 维数扩展方法 4.2.1 基于循环相关的张量/扩展矩阵构造方法 4.2.2 基于空间时频分布的张量/扩展矩阵构造方法 4.3 源个数及混合矩阵估计 4.3.1 *大适应源个数分析 4.3.2 源个数估计 4.3.3 基于张量分解的混合矩阵估计 4.3.4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混合矩阵估计 4.3.5 性能仿真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欠定源信号恢复理论与方法 5.1 欠定源信号恢复理论框架 5.2 基于改进子空间投影的稀疏信号欠定恢复方法 5.3 基于联合对角化的非稀疏信号恢复方法 5.4 基于空间时频分布的非稀疏信号恢复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循环频域滤波及正交对消的单通道盲源分离方法 6.1 循环频域滤波可行性分析 6.2 基于频移滤波和schmidt正交对消的信号分离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欠定盲源分离未来发展 附录A式(5.9)的证明 常用符号 缩略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知涛,教授,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方向学术带头人、2013年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包括: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通信对抗专委会委员、《国防科技》杂志编委、国家首批国防教育师资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