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274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20327466 ; 978-7-5203-2746-6

本书特色

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教育实现其育人目的的基本途径。本研究在1949年后我国语文文本解读实然状况之历史研究和古今中外语文文本解读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哲学解释学视角,阐释了本然的语文文本解读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它具有自我教育的品格,语文文本解读的育人功能必须经由学生在解读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当下的语文文本解读应该遵循这一内在规律,走向学生的自我教育。

内容简介

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教育实现其育人目的的基本途径。本研究在1949年后我国语文文本解读实然状况之历史研究和古今中外语文文本解读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哲学解释学视角,阐释了本然的语文文本解读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它具有自我教育的品格,语文文本解读的育人功能必须经由学生在解读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当下的语文文本解读应该遵循这一内在规律,走向学生的自我教育。

目录

序 导论 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与基本假设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章 疏离自我:1949年后我国语文文本解读的实然状况 节 新中国成立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第二节 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第三节 21世纪初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第二章 凸显自我:古今中外语文文本解读的必然镜鉴 节 传统之鉴:中国古代和近代语文文本解读对学生自读内悟的强调 第二节 他山之石:国外母语文本解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第三章 教育自我:哲学解释学视角下语文文本解读的本然机理 节 体验、反思中反观自我、认识自我第二节 视域融合、解释循环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第三节 理解的应用中造就自我、实现自我第四章 自我教育:语文文本解读的应然追求 节 解读目的:以学生自我发展为鹄的 第二节 解读内容:以学生自主建构文本意义为中心 第三节 解读方法:哲学解释学解读法与师生对话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建峰,教育学博士,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主编教材1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论文曾获2013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2016年**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2016年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