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分析(第3版)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分析(第3版)

1星价 ¥118.7 (9.2折)
2星价¥118.7 定价¥12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3593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20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121359316 ; 978-7-121-35931-6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问题。主要讲述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分析及物理设计概论,4类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的实质含义,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电容、电感、电阻和电导的特性分析,求解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的4种实用技术途径,推导和仿真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与电源完整性的推荐设计准则等。本书还讨论了信号与电源完整性中S参数的应用问题,并给出了电源分配网络的设计实例。书中每章都添加了复习题,并在附录D中给出了答案。本书强调直觉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素养。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指出造成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的根源,并特别给出了设计阶段前期的问题解决方案。本书是面向电子行业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研读此书有助于在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本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问题。主要讲述信号与电源完整性分析及物理设计概论,4类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的实质含义,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电容、电感、电阻和电导的特性分析,求解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的4种实用技术途径,推导和仿真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与电源完整性的推荐设计准则等。本书还讨论了信号与电源完整性中S参数的应用问题,并给出了电源分配网络的设计实例。书中每章都添加了复习题,并在附录D中给出了答案。本书强调直觉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素养。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指出造成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的根源,并特别给出了设计阶段前期的问题解决方案。本书是面向电子行业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研读此书有助于在信号与电源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本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目录

第1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
1.1 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与
电磁兼容的含义
1.2 单一网络的信号完整性
1.3 串扰
1.4 轨道塌陷噪声
1.5 电磁干扰
1.6 信号完整性的两个重要推论
1.7 电子产品的趋势
1.8 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性
1.9 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
1.10 仿真
1.11 模型与建模
1.12 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
1.13 三种测量技术
1.14 测量的作用
1.15 小结
1.16 复习题
第2章 时域与频域
2.1 时域
2.2 频域中的正弦波
2.3 在频域解决问题
2.4 正弦波的特征
2.5 傅里叶变换
2.6 重复信号的频谱
2.7 理想方波的频谱
2.8 从频域逆变换到时域
2.9 带宽对上升边的影响
2.10 上升边与带宽
2.11 “有效”的含义
2.12 实际信号的带宽
2.13 时钟频率与带宽
2.14 测量的带宽
2.15 模型的带宽
2.16 互连的带宽
2.17 小结
2.18 复习题
第3章 阻抗与电气模型
3.1 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性
3.2 阻抗的含义
3.3 实际电路元件与理想电路元件
3.4 时域中理想电阻器的阻抗
3.5 时域中理想电容器的阻抗
3.6 时域中理想电感器的阻抗
3.7 频域中的阻抗
3.8 等效电路模型
3.9 电路理论和SPICE
3.10 建模简介
3.11 小结
3.12 复习题
第4章 电阻的物理基础
4.1 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性能
4.2 互连电阻的*佳近似式
4.3 体电阻率
4.4 单位长度电阻
4.5 方块电阻
4.6 小结
4.7 复习题
第5章 电容的物理基础
5.1 电容器中的电流流动
5.2 球面电容
5.3 平行板近似式
5.4 介电常数
5.5 电源、地平面及去耦电容
5.6 单位长度电容
5.7 二维场求解器
5.8 有效介电常数
5.9 小结
5.10 复习题
第6章 电感的物理基础
6.1 电感是什么
6.2 电感法则之一:电流周围会形成闭合磁力线圈
6.3 电感法则之二:电感是导体电流1 A时周围的磁力线匝数
6.4 自感和互感
6.5 电感法则之三:周围磁力线匝数改变时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6.6 局部电感
6.7 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
6.8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6.9 电源分配网络和回路电感
6.10 每方块回路电感
6.11 平面对与过孔的回路电感
6.12 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对的回路电感
6.13 回路互感
6.14 多个电感器的等效电感
6.15 电感分类
6.16 电流分布及集肤深度
6.17 高磁导率材料
6.18 涡流
6.19 小结
6.20 复习题
第7章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
7.1 不再使用“地”这个词
7.2 信号
7.3 均匀传输线
7.4 铜中电子的速度
7.5 传输线上信号的速度
7.6 前沿的空间延伸
7.7 “我若是信号”
7.8 传输线的瞬时阻抗
7.9 特性阻抗与可控阻抗
7.10 常见的特性阻抗
7.11 传输线的阻抗
7.12 传输线的驱动
7.13 返回路径
7.14 返回路径参考平面的切换
7.15 传输线的一阶模型
7.16 特性阻抗的近似计算
7.17 用二维场求解器计算特性阻抗
7.18 n节集总电路模型
7.19 特性阻抗随频率的变化
7.20 小结
7.21 复习题
第8章 传输线与反射
8.1 阻抗突变处的反射
8.2 为什么会有反射
8.3 阻性负载的反射
8.4 驱动器的内阻
8.5 反弹图
8.6 反射波形仿真
8.7 用时域反射计测量反射
8.8 传输线及非故意突变
8.9 多长需要端接
8.10 点到点拓扑的通用端接策略
8.11 短串联传输线的反射
8.12 短并联传输线的反射
8.13 容性终端的反射
8.14 走线中途容性负载的反射
8.15 中途容性时延累加
8.16 拐角和过孔的影响
8.17 有载线
8.18 感性突变的反射
8.19 补偿
8.20 小结
8.21 复习题
第9章 有损线、上升边退化与材料特性
9.1 有损线的不良影响
9.2 传输线中的损耗
9.3 损耗源:导线电阻与趋肤效应
9.4 损耗源:介质
9.5 介质耗散因子
9.6 耗散因子的真实含义
9.7 有损传输线建模
9.8 有损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9.9 有损传输线中的信号速度
9.10 衰减与dB
9.11 有损线上的衰减
9.12 频域中有损线特性的度量
9.13 互连的带宽
9.14 有损线的时域行为
9.15 改善传输线眼图
9.16 多大的衰减算大
9.17 小结
9.18 复习题
第10章 传输线的串扰
10.1 叠加
10.2 耦合源:电容和电感
10.3 传输线串扰:NEXT与FEXT
10.4 串扰模型
10.5 SPICE电容矩阵
10.6 麦克斯韦电容矩阵与二维场求解器
10.7 电感矩阵
10.8 均匀传输线上的串扰和饱和长度
10.9 容性耦合电流
10.10 感性耦合电流
10.11 近端串扰
10.12 远端串扰
10.13 减小远端串扰
10.14 串扰仿真
10.15 防护布线
10.16 串扰与介电常数
10.17 串扰与时序
10.18 开关噪声
10.19 降低串扰的措施
10.20 小结
10.21 复习题
第11章 差分对与差分阻抗
11.1 差分信令
11.2 差分对
11.3 无耦合时的差分阻抗
11.4 耦合的影响
11.5 差分阻抗的计算
11.6 差分对返回电流的分布
11.7 奇模与偶模
11.8 差分阻抗与奇模阻抗
11.9 共模阻抗与偶模阻抗
11.10 差分/共模信号与奇模/偶模电压分量
11.11 奇模/偶模速度与远端串扰
11.12 理想耦合传输线或理想差分对模型
11.13 奇模及偶模阻抗的测量
11.14 差分及共模信号的端接
11.15 差分信号向共模信号转化
11.16 电磁干扰和共模信号
11.17 差分对的串扰
11.18 跨越返回路径中的间隙
11.19 是否要紧耦合
11.20 根据电容和电感矩阵元素计算奇模及偶模
11.21 阻抗矩阵
11.22 小结
11.23 复习题
第12章 S参数在信号完整性中的应用
12.1 一种新基准:S参数
12.2 S参数的定义
12.3 S参数的基本公式
12.4 S参数矩阵
12.5 返回损耗与插入损耗
12.6 互连的透明度
12.7 改变端口阻抗
12.8 50 Ω均匀传输线S21的相位
12.9 均匀传输线S21的幅值
12.10 传输线之间的耦合
12.11 非50 Ω传输线的插入损耗
12.12 S参数的扩展
12.13 单端及差分S参数
12.14 差分插入损耗
12.15 模态转化项
12.16 转换为混模S参数
12.17 时域和频域
12.18 小结
12.19 复习题
第13章 电源分配网络
13.1 电源分配网络的问题
13.2 问题的根源
13.3 电源分配网络*重要的设计准则
13.4 如何确定目标阻抗
13.5 不同产品对电源分配网络的要求不同
13.6 电源分配网络工程化建模
13.7 稳压模块
13.8 用SPICE仿真阻抗
13.9 片上电容
13.10 封装屏障
13.11 未加去耦电容器的电源分配网络
13.12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13.13 等效串联电感
13.14 回路电感的解析近似
13.15 电容器装连的优化
13.16 电容器的并联
13.17 添加电容器以降低并联谐振峰值
13.18 电容器容值的选取
13.19 电容器个数的估算
13.20 每nH电感的成本
13.21 靠个数多还是选合适值
13.22 修整阻抗曲线的频域目标阻抗法
13.23 何时要考虑每pH的电感
13.24 位置的重要性
13.25 扩散电感的制约
13.26 从芯片看过去
13.27 综合效果
13.28 小结
13.29 复习题
附录A 102条使信号完整性问题*小化的通用设计规则
附录B 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
附录C 参考文献
附录D 复习题答案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Eric Bogatin在信号完整性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多期短期课程。GigaTest实验室首席技术主管。
李玉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完成1项国家863计划和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制定中国电子行业标准3部;获省部级奖励10项。在IEEE Trans.上发表长文12篇;正式出版教材/专著/译著12部。研究方向:高速电路设计与信号完整性分析,EDA技术及软件研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