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变迁中的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

包邮社会变迁中的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

¥43.6 (4.4折) ?
1星价 ¥43.6
2星价¥43.6 定价¥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430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20143035 ; 978-7-5201-4303-5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布局调整”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历程和特点分析;第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果调查和评估;第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评价标准探究;第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评价与改进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布局调整”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历程和特点分析;第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果调查和评估;第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评价标准探究;第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评价与改进研究。

目录

导论一 研究背景二 相关研究三 研究内容四 研究思路五 研究意义六 研究方法与调研说明 **编 价值追求与社会代价:质性分析 **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诉求一 规模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二 办学条件改善:提升设施设备质量三 师资整合优势:建设和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四 课程资源丰富: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五 教学活动优质: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代价一 政府作为投资者:学校撤并未有效节约成本二 学校作为实施者:管理成本与安全责任增大三 教师作为从动者:工作与生活面临新挑战四 学生作为适应者:上学与社会性发展面临障碍五 家庭作为相关方:经济状况和家庭稳定面临挑战六 社区作为剥离方:文化抽离与记忆断裂 第二编 学校规模与家校距离:量化分析 第三章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研究一 引言二 相关文献综述三 数据说明四 当前中小学学校规模的基本情况五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描述六 什么因素影响了理想的学校规模?七 多大规模是合理的?——一个数学推断八 简要结论与讨论九 结语 第四章 家校距离对农村学生上学影响的实证研究一 引言二 文献综述三 分析框架及数据说明四 分析结果五 家校距离的限值六 结论与讨论七 政策建议 第三编 过程梳理与政策分析:个案研究 第五章 人口流入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浙江温岭一 温岭市概况二 21世纪以来温岭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及过程回顾三 校际均衡追求下的公办学校质量布局四 教育扩容背景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格局五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六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第六章 人口稳定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吉林东丰一 东丰县基本情况二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及动因三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梳理四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过程五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六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第七章 人口流出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甘肃庄浪一 庄浪县概况二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及动因分析三 庄浪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四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成效与问题分析五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秦玉友, 男,吉林抚松人,1974年4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农村教育、课程改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