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红利:赢在下一个四十年

新红利:赢在下一个四十年

1星价 ¥16.9 (3.4折)
2星价¥16.9 定价¥4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7090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520709002 ; 978-7-5207-0900-2

本书特色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经济增长回落、传统制造业低迷、人民币贬值、房价上涨……近年来,中国经济似乎面临着许多困境与风险。本书从新供给主义角度探寻产业升级转型、跳出传统经济困局之道。本书深入剖析热点经济现象,指出观念转型才能推动产业升级,打破传统经济困局需要借力新经济,还分析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供给侧改革,并对未来中国经济状况作出展望。 *部分着眼红利褪去后的中国经济,分析目前的复杂性与新特点。第二部分打破对互联网等新经济的质疑,提出再造新红利,必须认识到软价值、软产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提出,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借力新经济,发展软产业。第四部分总结供给侧改革在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改革要点。第五部分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的数据为依据,分析各省营商软硬环境,聚焦优势、短板,助力地方发展。第六部分分析中国经济未来的结构、风险与机遇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供给侧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时代特点,对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做出了分析;结合新经济的兴起,提出软价值概念,探寻产业升级转型之道;还分析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供给侧改革,并对中国未来经济状况做出展望。 中国如何抓住新红利,找到新方向?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无论是政府官员、决策机构还是政策研究学者、关注时政问题与国际问题的大众读者,都需要这样的著作提供新思路,带来有益的指导。

目录

**章 红利褪去的中国经济/ 001 **节 中国经济的企稳与结构转型/ 003 一、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003 二、“去产能”扩大化扭曲供给结构/ 004 三、从“金融收缩”到“金融扩张”的时滞/ 005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与风险点/ 007 五、经济阶段性企稳的前提条件/ 008 第二节 中国会不会上演“失去的20年”/ 009 一、中国经济不同于20 世纪90 年代的日本经济/ 009 二、会不会上演“失去的20 年”关键看国内改革能否再造新红利/ 010 第三节 中国经济会“滞胀”么/ 013 一、中国经济有“滞”无“胀”/ 014 二、原材料价格对物价的实际影响小于直观现象/ 014 三、成本上升若不冲击物价,必然冲击投资/ 015 第四节 影响民间投资的深层次原因/ 017 一、企业的发展很难独立于宏观环境/ 017 二、各种成本持续上升/ 018 三、断贷与融资成本冲击/ 020 第五节 当总需求刺激效应递减/ 022 一、需求管理的思想由来——从西斯蒙第到凯恩斯/ 022 二、中国的需求管理政策/ 023 三、总需求刺激效应递减/ 024 第六节 中国经济周期的复杂性与新特点/ 027 一、新时期经济周期的复杂性与新特点/ 027 二、决定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供给结构的变化/ 028 三、中国本轮经济下行的本质原因:供给结构老化/ 029 第二章 再造新红利,观念先突破/ 033 **节 互联网和金融是否创造财富/ 035 一、新“大帽子”—— 子虚乌有的“虚拟经济”/ 035 二、新实体经济——从反击、防御到逃跑、出卖/ 036 三、软价值时代——切勿用昨天的理论管理今天/ 038 第二节 软财富的新源泉和价值新规律/ 042 一、软财富的新源泉/ 042 二、如何衡量软价值/ 044 第三节 把握新经济的软性特征,创造软价值/ 047 一、新经济的软性特征/ 047 二、有效价值投入因子:软价值的**个创造阶段/ 048 三、传播群体广度和软价值乘数:软价值的第二个创造阶段/ 050 四、软价值实现的弯曲路径/ 051 第四节 软资源——抢占全球价值创造制高点/ 053 一、新时代全球财富创造和分配的主导要素/ 053 二、如何培育软资源,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055 第五节 以人民为中心,从国富到民富/ 057 一、福利原则:财富越向民营和家庭部门倾斜,人民福利越高/ 057 二、效率原则:利益越直接,财富增长效率越高/ 058 三、二战以前的全球财富结构:以民营企业和家庭所有为主/ 060 四、二战后国有财富的扩张及影响/ 061 五、以人民为中心,追求民富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063 第六节 深化产权改革的认知前提/ 065 一、如果瓜分他人财富“天经地义”,谁还去创造新财富/ 065 二、不尊重私有财产权,必然陷入产权改革陷阱/ 068 第三章 借力新经济,创造新红利,跳出传统经营困局/ 071 **节 软性制造——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道/ 073 一、软性制造:新时代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趋势/ 073 二、制造业的商品软价值系数/ 075 三、软性制造:重新定义制造业,满足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 076 四、实施软性制造战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道/ 077 第二节 软价值战略——美国从贸易逆差中赚取利益的秘密/ 079 一、中国只赚顺差,而美国公司赚钱/ 079 二、硬价值企业困难,软性制造赚钱/ 080 三、软性制造的两阶段/ 080 四、学习美国企业提升软价值/ 081 第三节 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084 一、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性与产业结构的新特点/ 084 二、软硬产业的“八二定律”:挣脱自然资源束缚的经济发展 新趋势/ 085 三、大力发展软产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长期必然选择/ 087 第四节 软企业战略:以小米为例/ 092 一、先有公众价值,后有盈利模式/ 092 二、消费者也是价值创造者/ 094 三、通过弯曲、立体的路径实现价值/ 095 四、高度重视软资源/ 097 五、以“快”应对“不确定”/ 098 六、抓住核心人才这个“理想黑体”/ 099 第五节 站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起点——以中美竞争背景下的 信息产业发展为例/ 101 一、站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起点的中美信息产业竞争/ 101 二、放松技术供给抑制,加大技术驱动力/ 103 三、中国信息产业的结构升级之道/ 105 第四章 只有推进真改革,才能再造新红利/ 109 **节 不能用供给侧管理代替供给侧改革/ 111 一、“去产能”扩大化及其影响/ 111 二、“去产能”扩大化的本质——刀刃向外、层层加码的供给 管理措施/ 112 三、衡量供给侧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3 第二节 深化制度改革,发掘供给潜力/ 115 一、制度改革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115 二、如何形成富有财富活力的制度供给/ 115 三、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制度潜力/ 117 第三节 加快产权改革,释放制度红利/ 121 一、改革如何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障碍/ 121 二、改革必须突破保守思想和旧价值观/ 123 三、不能把产权结构视为分配机制/ 124 四、理想的产权关系形成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角色/ 125 五、多元化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化交易是产权改革的关键/ 126 第四节 全面减税激发企业活力/ 128 一、临界税率的影响因素/ 128 二、中国税负是否接近了“临界税率”/ 130 三、若减税力度的进度低于预期,经济效果会打折扣/ 131 四、大力度减税,提升经济持久动力/ 132 第五节 按要素边际报酬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134 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增长/ 134 二、要素占有及要素报酬分配的公平性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135 三、以“要素贡献和边际报酬”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 138 第六节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重在疏经络、降成本/ 141 一、金融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141 二、金融去杠杆的反思:监管政策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143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疏经络、降成本/ 144 第七节 深化民生领域供给侧改革,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以医疗 产业为例/ 147 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 147 二、医疗供给质量偏低,供给价格形成机制扭曲/ 148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医疗行业难题/ 149 四、构建“三维医疗评价体系”和医疗行业退出机制/ 153 五、围绕医护人才培养,多举措激发医者活力/ 154 第五章 找准新时代地方政府定位,发力营造新红利的营商环境/ 157 **节 既要重视硬环境,更要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159 一、软环境:中国的新区、高新技术区要向硅谷学什么/ 159 二、软环境建设:老工业区转型的关键/ 161 三、在软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的政策建议/ 162 第二节 中国营商环境全景透视/ 165 一、各省级行政区的营商环境呈现出显著差异/ 165 二、各省级行政区硬环境的差距在缩小,软环境的差距有 拉大趋势/ 166 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技术、人才三大软环境优化是 关键/ 167 四、东部领先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竞争激烈,不日进则日退/ 167 五、中部崛起具备了一定的营商环境基础,龙头效应已显现/ 168 六、西部地区呈现“马太效应”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169 第三节 聚焦营商环境的优势与短板,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170 一、东北振兴:艰难转型中的营商曙光/ 170 二、能源重化省份:由硬到软的蜕变/ 171 三、硬资源配合软环境,沿边省级行政区的后发优势有望显现/ 171 四、河南、海南独特优势未充分发挥,改善营商环境,“两南” 经济有望实现质的突破/ 172 五、云贵高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软硬环境均大有可为/ 173 六、沿海地区硬环境更具优势,闽津鲁软环境改善仍有潜力/ 174 七、西部龙头陕川渝,营商环境提升在行动/ 175 第四节 优化营商环境,需直面企业的关切点/ 176 一、因地制宜,补齐硬环境短板/ 176 二、精准施策,提升软环境/ 176 三、改善政策环境,提升营商便利度/ 177 四、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好的定心丸/ 178 五、全面、客观、科学评估营商环境,补短板精准施策/ 179 第五节 31个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指数排名/ 180 第六章 前景展望/ 185 **节 中国经济展望:风险、结构与未来/ 187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联系是割不断的/ 187 二、我们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 188 三、房地产这头“灰犀牛”还在我们身边/ 189 四、传统工业化的“列车”越开越慢/ 192 五、下一班列车是那些新经济和软产业/ 194 六、深化改革后,有望企稳的经济增速水平/ 195 第二节 产业升级与城市未来/ 197 一、新时代城市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197 二、未来,城市是一个逐渐软化的过程/ 200 三、新经济与城市未来/ 203 第三节 后工业化时代就业新特点/ 207 一、后工业时代是一个软价值时代/ 207 二、后工业时代的就业“大迁移”/ 208 三、新技术革命下就业的软性特征/ 210 后记 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理论创新——为了下一个四十年/ 215 附录 新供给主义宣言/ 22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滕泰:著名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的创立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兼职教授,著有《新财富论》、《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供给侧改革》、《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软财富》、《软价值》等著作。作为实战派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资本市场、新兴产业投资等,多次应邀参加国务院总理召开的专家咨询会并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刘哲:曾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现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经济观察报特邀研究员、证券日报智库专家成员,CCTV2财经频道“交易时间”、**财经“市场零距离”等栏目特邀嘉宾,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营商环境、新兴产业等。主持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供给侧改革与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去杠杆的影响和政策建议》、《中国营商环境报告》等多项重要课题。
张海冰:曾任《信息早报》副总编,现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经济、软产业。在《地方供给侧改革方案比较研究》、《软性制造: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道》、《软产业: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长期选择》等课题中担任主要研究任务,并多次主持或参与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课题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相关内参采用并获重要批示。 滕泰:著名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的创立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兼职教授,著有《新财富论》、《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供给侧改革》、《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软财富》、《软价值》等著作。作为实战派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资本市场、新兴产业投资等,多次应邀参加国务院总理召开的专家咨询会并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刘哲:曾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现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经济观察报特邀研究员、证券日报智库专家成员,CCTV2财经频道“交易时间”、**财经“市场零距离”等栏目特邀嘉宾,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营商环境、新兴产业等。主持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供给侧改革与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去杠杆的影响和政策建议》、《中国营商环境报告》等多项重要课题。 张海冰:曾任《信息早报》副总编,现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经济、软产业。在《地方供给侧改革方案比较研究》、《软性制造: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道》、《软产业: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长期选择》等课题中担任主要研究任务,并多次主持或参与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课题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相关内参采用并获重要批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