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反隐性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包邮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反隐性性别歧视问题研究

¥42.8 (7.4折) ?
1星价 ¥42.8
2星价¥42.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622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13062251 ; 978-7-5130-6225-1

本书特色

本书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量化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人口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政府治理的路径变迁、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的国际经验和国内范例两大维度来探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场域中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支持体系的基本构架及运行机制,尝试构建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市场及企业支持子系统的政策性建议。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量化研究等分析方法,从人口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政府治理的路径变迁、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的靠前经验和靠前范例两大维度来探讨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场域中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公共支持体系的基本构架及运行机制,尝试构建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市场及企业支持子系统的政策性建议。

目录

1 绪 论1 1.1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1 1.1.1.研究缘起1 1.1.2研究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3 1.2.1国外研究现状3 1.2.2国内研究现状10 1.3核心概念的界定14 1.3.1性别与社会性别14 1.3.2歧视与性别歧视15 1.3.3就业歧视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16 1.3.4显性歧视与隐性歧视17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20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20 1.4.2研究的技术路线22 2 历史进路:推动性别平等就业的治理政策与行动23 2.1反就业性别歧视从理念到践行的国际历程23 2.1.1国际劳工组织(ILO)23 2.1.2联合国(UN)24 2.2我国的性别平等就业制度变迁与治理实践27 2.2.1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治理实践27 2.2.2地方层面的政策与治理实践39 3 实证解读: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44 3.1调研数据与研究方法44 3.1.1调查数据与样本44 3.1.2深度访谈数据45 3.1.3测量与方法45 3.1.4研究假设46 3.1.5样本特征描述46 3.2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现状分析47 3.2.1先劳动市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Pre-market Indirect Gender Discrimination)47 3.2.2劳动力市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Market Indirect Gender Discrimination)55 3.2.3后劳动市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Post-market Indirect Gender Discrimination)69 3.2.4面对女大学生就业中隐性性别歧视问题的态度与维权72 3.3女大学生就业中的隐性性别歧视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75 3.3.1.研究假设75 3.3.2.模型阐释77 4 反思诠释: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性别歧视的归因审视80 4.1法律和制度层面80 4.1.1宏观、实体立法结构薄弱80 4.1.2地方、程序立法内容瑕疵82 4.2社会和文化层面84 4.2.1高等学校定位模糊,女子大学困局难解84 4.2.2社会排斥暗流涌动,价值归属鸿沟难越86 4.2.3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歧视报告指标笼统90 4.2.4社会组织公益产权薄弱,资源整合乏力92 4.3个体与家庭层面93 4.3.1女大学生遭遇隐性性别歧视的行动选择93 4.3.2家庭对女性的事业认同影响其职场发展94 5 他山之石:反女性就业中隐性性别歧视的国际经验缕析97 5.1反就业性别歧视的全面保障体系构建——世界各国的实践启示97 5.1.1欧盟——积极引导与严格监督相结合的反隐性歧视典范98 5.1.2美国——以宪法为基础、民权立法为框架的反性别歧视体系99 5.1.3韩国——非政府组织成为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积极推手100 5.2 消解先劳动市场歧视——世界女子大学的培养模式借鉴101 5.2.1欧美模式——社会性别理念建构导向下的职业教育101 5.2.2日韩模式——家庭服务理念演变中的教育模式变革103 5.2.3印度模式——探索突破传统社会对女性的严苛束缚106 5.3消除就业中的性别获得差异——家务劳动社会化、体面化的公共支持107 5.3.1英国——关注女性及儿童群体的看护模式创新107 5.3.2美国——女权运动洗礼后的家政支持政策发展109 5.3.3日本——公共政策矩阵中的家政职业化培育110 6 应然选择: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公共支持体系构建112 6.1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112 6.1.1顶层设计的核心要旨113 6.1.2平等就业的达鹄之径114 6.2公共政策支持子系统117 6.2.1公共政策供给117 6.2.2公共政策运行128 6.3社会组织支持子系统133 6.3.1国际社会组织的合作支持平台133 6.3.2国内社会组织的支持路径探索135 6.4市场和企业支持子系统140 6.4.1新常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140 6.4.2共享经济中的女性多维度赋权141 7 结论与展望14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琳,女,管理学&法学双学士,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管理学、社会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先后获得西南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西南大学青年人才论坛一等奖;重庆2008青年人才论坛优秀奖。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庆哲学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西南大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主研联合国、福特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等多项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和专著两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