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歌德-生命的杰作-(上下册)
豆瓣8.9分,本书让我们成为一个人的时代同人,而后人曾将一个完整的时代名称归于他——歌德时代。
- ISBN:97871080619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912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108061911 ; 978-7-108-06191-1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是德国思想史学家、传记作家,以关于霍夫曼的作品建立起自己作为传记作家的地位。这位多次获奖的哲学家和作家的作品已被译成29种语言
★歌德,全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魏玛的古典主义著名代表,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近代史中没有哪位作家能同歌德一样,生平资料如此丰富,本人又被如此多的观点、假设及解释所遮盖
★作者依靠一手资料和作品、信件、谈话以及同时代人的记录接近这位天才,也让读者犹如回到歌德的时代,亦或是那个被称为“歌德”的时代
近代史中没有哪位作家能同歌德一样,生平资料如此丰富,本人又被如此多的观点、假设及解释所遮盖。此人的生命弧线从轻快的洛可可时代划向清醒的铁路时代,同样,也没人像他那样敏感,以沉思的方式记录了现代的启动。后人曾将一个完整的时代名称归于他——歌德时代。
在这部创作*峰时期的传记作品中,萨弗兰斯基依靠一手资料和作品、信件、谈话以及同时代人的记录接近这个也许是*后的广博天才。一幅生动自然的巨匠肖像由此产生。本书让我们成为一个人的时代同人,而后人曾将一个完整的时代名称归于他——歌德时代。
内容简介
近代史中没有哪位作家能同他一样,生平资料如此丰富,本人又被如此多的观点、假设及解释所遮盖。此人的生命弧线从轻快的洛可可时代划向清醒的铁路时代,同样,也没人像他那样敏感,以沉思的方式记录了现代的启动。后人曾将一个完整的时代名称归于他——歌德时代。 在这部创作巅峰时期的传记作品中,萨弗兰斯基仅仅依靠一手资料和作品、信件、谈话以及同时代人的记录接近这位文化巨匠,一幅生动自然的肖像由此产生。歌德也许是*后的广博天才,我们将在阅读中成为他的时代同人。
前言
序 言
歌德是德国精神史中的一个事件——尼采说,一个无效果的事件。但歌德并非无效果。德国历史虽然没有因为他的缘故而实现更有利的进程,但从另一方面讲,他富有成果,而且被当作一种成功的生命的例子,这个生命将精神的富足、创造的力量和生命的智慧集于一身。一个充满张力的生命,虽然生来拥有某些东西,但依旧不得不为自身奋争,曾内外遇险,受到攻击的威胁。总让人着迷的,是这个生命的个性形象。这并非理所当然。
今天,时代并不有利于个性的产生。一切与一切的交联,是顺应时势主义的伟大时刻。歌德与其时代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关系至深,但他懂得,保持自身为个体。他为自己树立的原则是,接受他所能应付的世界。他无法用某种方式进行回答的东西,就与他无关。换言之:他能巧妙地否定。当然,他也不得不参与他宁愿免除的许多事务。但只要能取决于他自己,他就会自己决定生活圈的范围。
在此期间,我们仅在某种程度上了解生理学的物质代谢,但人们可自歌德身上,学习一种于世界中的、成功的精神和灵魂的物质代谢。而且,除了肉体的,我们还需要一种精神和灵魂的免疫系统。人们得知道,自己能够和不能够收纳什么。歌德知道这一点,而这属于其生命智慧。
由此,歌德不仅以其著作,而且也以其生命而令人振奋。他不仅是个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个生命的大师。两者合一,让他对后世来说,成为取之不尽的源泉。他预感到这点,即使他在给策尔特*后的几封信中也曾写道,他与一个时代完全相连,而这个时代将不再返回。尽管如此,较之某些人们平时遇到的生者,歌德可能更加生动和活在当下。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机会,以歌德之镜,更好地理解自身和自己的时代。此书是这样一种尝试,意欲通过描写一个世纪天才的生平及创作,同时以他为例,探究一种生命艺术的可能性和界限。
一个出身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富裕家庭的年轻人,在莱比锡和斯特拉斯堡学习,没有真正毕业,*后还是成了律师,不停地恋爱,身边有一大群年轻姑娘和成熟女子。他以《铁手骑士葛茨·封·贝利欣根》(以下简称《葛茨》)在德国成名,发表《青年维特的痛苦》(以下简称《维特》)后,欧洲文学界谈论他:据说拿破仑声称,这部小说他读了七遍。访客拥入法兰克福,想见这位天才的年轻人,听他说话。先于洛特·拜伦一代人,他感觉自己是众神的宠儿,也像这个宠儿那样,与魔鬼进行诗的交往。还在法兰克福的时候,他已开始其毕生之作《浮士德》,这是一部近代圣典般的剧作。经过法兰克福的天才时代后,歌德对文学生涯感到厌倦,冒险进行彻底了断,并于1775年迁往萨克森—魏玛小公国,在那里作为公爵之友,升为大臣。他涉猎自然研究,逃亡意大利,与人未婚同居,还写下令人无法忘怀的情诗,与朋友及同事——作家席勒进行体面的竞争,写小说,从事政治,与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大人物保持往来。歌德在世时已成为某类名人。他成为自己的历史,写下——继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和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之后——对古老的欧洲来说也许是*重要的作家自传,《诗与真》。不过,尽管他不时表现得拘谨和威严,但在其晚年著作中也展示了大胆和讥讽的、破除一切传统的靡菲斯特。
但他始终明白,文学著作是一回事,生命自身是另一回事。他也想将一本著作的特征赋予生命。什么是一本著作?它溢出时代进程,有着开端和结尾,中间是一个轮廓清晰的形象。一个意义重大的孤岛,处在偶然事件和无形状者的大洋中。而歌德令人惊异地让这个大洋变得充溢。对他来讲,一切都必须有个形状。他或者发现它,或者创造它——在与人的日常交往中,在友谊中,在信札和交谈中。他是一个作为仪式、象征和隐喻的人,一个暗指和影射的朋友——但他也总是获得一种结果、一个形象,即成就一部作品。在处理公事时尤其是这样。街道该变得更好,农民该被解除徭役,贫穷和勤奋之人该得到报酬和面包,矿山该带来利润,观众在剧院中,每天晚上该尽可能地欢笑或哭泣。
一方面是生命在其中赢得的形象,另一方面是生命在其中得到注意的作品。注意力是世人能赋予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美妙的恭维。自然也理应被人亲切地感知。歌德通过留意观察来探究自然。他相信,人们只要足够仔细地探察,*重要者和真实者*终都会显现。别无其他,不要故弄玄虚。他喜欢一种不会让人失去听觉和视力的科学。他所发现的大多是他喜欢的东西。他也喜欢自己的成功。倘若成功不让别人喜欢,就终究对他来说也无所谓。生命之时于他太宝贵,他不愿将它浪费在批评者身上。对手不在考虑之内。他有一次说。
歌德是收藏家,不仅收藏物件,而且收集印象。如在私人的会见中,他总是自问,这些会见是否或者如何提升了他—— 一如他偏爱的表达方式。歌德喜爱生气勃勃,愿意尽可能地把握它并给予它某种形式。被赋予一种形式的瞬间,由此得到拯救。去世的半年前,他再次登上基克尔汉峰,重读他以前在猎人小屋的内墙上所刻的诗:群峰一片/沉寂……
近代史中没有哪个作家,其生平资料如此丰富,本人又被如此多的观点、假设及解释所遮盖。本书仅仅依靠一手资料和作品、信件、谈话以及同时代人的记录,接近这个也许是*后的广博天才。歌德因此将变得生动,犹如首次登台亮相。
随同歌德,他的时代也靠近了我们。此人经历过多次历史的间歇和断裂。他成长于轻快的洛可可时代和一种僵化及老派的城市文化中。法国革命及其精神的后果,曾驱赶并挑战他;他经历了拿破仑统治下欧洲的新秩序、皇帝被推翻和无法阻挡时代行进的复辟时期;几乎没人像他那样如此敏感,以沉思的方式记录现代的启动,其生命的张力波及铁路时代的冷静和加速,还有其早期的社会主义梦想。他是这样一个人,世人以后以其名字,指称具有这些巨大变革的整个时代:歌德时代。
目录
序 言
代译序 歌德如何铸就生命杰作
**章
有令人欣慰之结果的难产。家庭纽带。在学究和快活天性之间。妹妹。自由的直辖市之子。写作训练。诗句锻造者和初次的格蕾琴丑闻。被动摇的自信。记录紧急事件。从普通的对象中赢得一种诗意的特点。
第二章
莱比锡。奢侈生活。昨日的伟大人物。卡辛的历史。为一篇书信体小说的预习。贝里施。治疗虚荣的药方:《恋爱者的情绪》。实际的艺术练习。德累斯顿。消失在图像中。崩溃。
第三章
来自莱比锡的回声。《同谋》。疾病。通向宗教之路。尝试虔诚。两位良师:朗格尔和苏珊娜?封?克勒滕贝格。缺少原罪意识。虔诚的魔术师。病房成为实验室。寻找化学的启示。
第四章
虔诚和淡忘卡辛。斯特拉斯堡。兴高采烈。当地的精神。大教堂作为勇气测验。《论德国的建筑艺术》。萨尔茨曼。莱尔泽。与赫尔德的持续相遇。新价值:生命,创造力,个性,表达。与赫尔德玩牌。
第五章
荣格-施蒂林。概览或者灵机。唤醒和创造的心理学。弗里德丽克和塞森海姆的爱情小说。不去巴黎。莎士比亚演讲。减价的博士。斯特拉斯堡的结束。
第六章
律师。律师的法律论争,作为写作《葛茨》的练习和前奏。葛茨作为西部英雄。武力自卫权。独立人反对现代。为了妹妹的缘故坚持工作。作家作为自助者。*初的反应。
第七章
歌德的生活风格:忙碌的懒惰。非专业的创作。约翰?格奥尔格?施洛瑟。儿童谋杀审判和《浮士德》中的格蕾琴悲剧。约翰?海因里希?默尔克。在达姆施塔特与感伤主义者在一起。漫游者。评论家。歌德的早期美学。在韦茨拉尔的夏日之爱。
第八章
青年歌德的一幅肖像。与凯斯特纳一家的通信。耶路撒冷的自杀。《葛茨》出版。秘密指点成为开导。兴高采烈。普罗米修斯。诗人,或者先知?穆罕默德。反对伪善先知的讥讽的战役。
第九章
“自己的生命使用诗。”通向《维特》的道路。哪类狂飙?厌恶生命。维特的爱和想象力的命运。倘若说我们缺少自己,我们实际上缺少什么?维特的影响。
第十章
科尔内利娅的不幸。《克拉维戈》,不忠诚者。拉法特尔和巴泽多。“右边先知,左边先知/中间俗人。”夏日的莱茵河之旅。庆祝友谊。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去魏玛的邀请。丽莉和奥古丝特,一个情爱的游戏房。两种速度。瑞士之旅。魏玛,几乎是一次逃亡。
阶段观察:难以忍受的轻率
第十一章
宫廷的错综复杂。与维兰德的丑闻。**次接近夏洛特?封?施泰因。起初的愚蠢。克洛普施托克的指责和拒绝。赫尔德的召唤。
第十二章
“我的写作生涯服从生命。”天才无法避免对生命的一知半解。反对文学工匠。与失败者伦茨的故事。
第十三章
克林格尔,考夫曼。“狂飙突进”的探访者。受保护者。行为学。珀伽索斯和文牍主义。《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口授而非“搜寻”。1777年12月:《冬游哈尔茨山》以及神的判定。
第十四章
关于崇高的嬉闹:《感伤主义的胜利》。拉斯贝尔格的自杀。政治的使命。魏玛的自我维护和贵族联盟。在柏林。“统治!”混杂和纯净。征募士兵和《伊菲几妮》。艺术的神庙区域。
第十五章
纯洁的观念。歌德的“道”。雅各比被钉上十字架。雅各比的侮辱。第二次瑞士之旅。弗里德丽克和丽莉:两次调整。漂亮的布兰科尼和迷茫:“群峰一片/ 沉寂……”歌德和拉法特尔。宗教受到检验。
第十六章
安静和花岗岩。同雅各比和好。阅读斯宾诺莎。斯宾诺莎、莱辛、雅各比和《普罗米修斯》诗:“一次爆炸的导火索。”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冷酷或者统一。雅各比的信仰哲学和歌德的动植物学。颌间骨。与赫尔德重建友谊。
第十七章
留在魏玛?双重生存的困难。《塔索》的诞生。无成果的职务。危机。全集:残篇的一个墓地?歌德想改变生活。作为自我检验,逃亡意大利。冒险。启程的秘密事件。
第十八章
意大利之旅。匿名和无地址。首次放松。帕拉第奥。“我研究的远比享受的多。”罗马。《伊菲几妮》脱稿。在艺术家中间。莫里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无忧无虑者的魔力。第二次在罗马逗留。《埃格蒙特》脱稿。福斯蒂娜。告别罗马。
第十九章
返回魏玛。夏洛特?封?施泰因和克里斯蒂安娜?符尔皮乌斯。情欲。《罗马哀歌》。与席勒首次相见。与莫里茨一起重新理解艺术的独立性。艺术和其他生命的力量。回到《塔索》和安东尼奥。猎屋中的家庭幸福。
第二十章
革命——“一切事件中*可怕的事件”。反抗普遍的政治化。歌德赞扬限制。战争中。歌德新的现实主义。返回魏玛。革命作为滑稽插曲:《市民将军》和《被煽动者》。美因茨的暴行和《列纳狐》。
第二十一章
歌德身边人气聚集。爱情、友谊、科学和艺术形成生命的形式。费希特在耶拿。歌德接近哲学。与席勒友谊的强力开端,“幸运的事件”。首次“观念交换”。
第二十二章
为《季节女神》投稿。反对时代野蛮思想的两个规划:席勒的审美教育和歌德的社交修养。“半人半马怪。”反对文学活动的共同的战役:《克赛尼恩》。席勒助产《戏剧使命》。一部反浪漫主义的著作?平淡无奇的《季节女神》的结束。
第二十三章
《赫尔曼和多罗特娅》。生命抵抗历史。在寻找根据和基础的途中。掘宝人。叙事谣曲之夏。在“雾途”上。写《浮士德》。旅行准备。一次焚书。与荷尔德林的一段插曲。第三次瑞士之旅。面对“经验的世界范围”的恐惧和他的克服。
下 册
第二十四章
诗的源泉枯竭。关于类型的思考:戏剧和史诗。《雅典娜神殿入口》——古典主义。“采集者及其同人。”反对一知半解和虚假地接近现实。戏剧改革。魏玛的舞台艺术。翻译伏尔泰的《穆罕默德》:一次补偿。围绕费希特的无神论丑闻。返回《浮士德》。
第二十五章
在浪漫主义作家中间。与谢林。重病。“重新进入生命。”对革命时代的一次清算:《自然的女儿》。党派之争。与科策布的不快。恼怒和重建与席勒的友谊。席勒之死。
阶段观察:用于公务的白马和骑马作诗
第二十六章
席勒死后的哀悼工作。调情。重新开始写《浮士德》。与海因里希?鲁登关于《浮士德》的伟大谈话。1806年10月14日的灾难。魏玛被洗劫和占领。恐惧和幸福中的歌德。生命变化。1808年与拿破仑相遇。
第二十七章
《潘多拉》或者歌德的双重面具:勤奋的普罗米修斯和梦幻的厄庇墨透斯。完成《色彩学》。论光的传递和受阻。反对牛顿。赞扬直观性。自然作为生命感觉和研究对象。与叔本华会面。喜欢当老师的学生。
第二十八章
与卡罗利妮?亚格曼的首次较量。戏剧争执。写《亲合力》。小说作为“色彩学的第二部分”。人类关系的化学。爱情有多么自由?“意识并非充分的武器。”内在天性作为命运。与浪漫主义作家的分野。性爱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自然作为深渊。断念。
第二十九章
告别。安娜?阿玛丽娅。母亲。回顾的理由。开始自传的写作。自我反思。多少真理是可能的,又有多少创作是必需的?被叙述的时间和叙述的时间。对往日的王国和新的权力关系的回忆。思考恶魔的人。再次告别:维兰德之死。关于不朽的思考。
第三十章
伟大的历史事件投下其阴影。拿破仑的没落和成问题的解放。保护“神圣的火焰”。对时代精神的献礼。哈菲斯和家长制的空气。《西东合集》。歌德和玛丽安娜。爱情之诗的相互游戏。
第三十一章
《西东合集》:诗的生命力。伊斯兰教。完全宗教。诗人或者预言家。何为精神?信仰和经验。承认神圣。间接者。普罗提诺批评:现实窘境中的精神。《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作为示范的检验。“渴望在行动和活动中消失。”散文和诗互不相让。究竟为何断念?
第三十二章
回忆的工作。重复的反射。在纸墙之间。众人中的老年歌德。为的是永远同样地思考?反对时代精神,赞成卡尔斯巴德决议。三次马林巴德之旅。乌尔丽克和哀歌。告别。
第三十三章
写《浮士德》,一生之久。《浮士德》终于脱稿。从天堂穿越世界进入地狱,并重新返回。“我将留意让这部分风姿优雅和轻松愉快,并让人思考些什么。”什么在此让人思考?
第三十四章
歌德的助手。艾克曼和其他人。*后的版本。著作权得到贯彻。*后一次接近席勒。策尔特,长期友谊的小故事。告别:封?施泰因夫人、卡尔?奥古斯特、儿子。*后一次出游伊尔默瑙。群峰一片/沉寂……对抗“时辰的沙丘、瓦砾”。死亡。
结束语,或者成为自己所是的人
附录一 编年史
附录二 参考文献
附录三 引文出处
附录四 歌德作品
附录五 人名索引
节选
相关资料
德语传记的黄金标准。
——Dennis Scheck,《每日镜报》
十分迷人……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成功地让读者再次爱上歌德。
——Ijoma Mangold,《时代周刊》
萨弗兰斯基的歌德传记,一部生命的杰作,一幅极好的画像。
——Roman Bucheli,《新苏黎世报》
卓越的著作。一位文化巨匠的又一座纪念碑。
——Stern
萨弗兰斯基以何等的热情与无限的敬重讲述了这一切,《歌德——生命的杰作》不仅富于教益,而且鼓舞人心。
——Felicitas von Lovenberg,《法兰克福汇报》
作者简介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1945年生,曾学习日耳曼学、哲学、历史和艺术史。1984年以关于霍夫曼的作品建立起自己作为传记作家的地位,其后又出版了关于海德格尔、尼采和席勒之生平和思想、关于歌德和席勒之友谊的书。与此同时,作家还推出关于真理、恶以及全球化之可行性的书。萨弗兰斯基文字优美、才华横溢,能够将大量史料和独特观点圆融地浸润于通俗的讲述之中。这位多次获奖的哲学家和作家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九种语言。
译者卫茂平,上海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德语专业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研究领域为德国近现代文学、中德文学关系史。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学术著作有《中国对德语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主笔,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已经出版德语文学、哲学译著约三十部。其中有《青年维特之烦恼》(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恶-----或者自由的喜剧》(云南出版社2001),《迸涌的流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惨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尼采思想传记》、《朝霞》、《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等,参加多部德语词典和德语教材的编撰工作。
-
小说家的假期
¥19.2¥52.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7¥55.0 -
两宋人物
¥6.9¥19.2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5¥29.8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1.3¥4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4.4¥45.0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2.0¥68.0 -
钻石与铁锈:琼·贝兹自传(八品)
¥26.5¥68.0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18.6¥5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7.8¥29.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黑夜(八品-九品)
¥12.6¥39.5 -
毛姆自传
¥17.2¥38.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9.6¥30.0 -
沿着公路直行
¥19.5¥50.0 -
道教徒的诗人 李白及其痛苦
¥9.9¥26.0 -
自述五种
¥9.0¥28.0 -
武则天演义:良相辅国 一代女皇
¥12.2¥38.0 -
傅雷与傅聪
¥16.4¥49.8 -
跃登百老汇-黎锦扬自传
¥7.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