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8辑)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31116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53111629 ; 978-7-5531-1162-9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通过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学、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文学档案等栏目,在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上整体把握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以强化问题意识、倡导学术锐气,极富学术价值。
目录
“梁平日记”与吴宓的病理档案
Liangping Diary and Wu Mi's Pathological Files
“罗西时代”的长篇小说论——欧阳山早期长篇小说创作研究
The Novels of “ Rosie's Age”——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Ouyang Shan's Early Novels
何其芳与祝世德交往初考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He Qifang and Zhu Shide
顾城海外生活、创作月表
Monthly Records of Gu Cheng’ s Lives and CreationsOverseas
【“大文学”视野】
文化生态与现代文论的体系话语嬗变
Cultural Ec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n Systematic Discourse of ModernLiterary Theories
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的时空机制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Mechanism of Landscape Writing in Chinese Modern Novels
“新文学”何以进入“新时期”
——民国新诗选本在1980年代的重印重版
How to Enter into the New Period for the New Literature:
The Republic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thologies during 1980s
为了现代的人生: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谫论
For the Sake of Modern Life: A Comment o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论现代外省作家在哈尔滨的文艺活动
The Modern Provin Writers’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in Harbin
【民国文学研究】
论朱自清30、40年代的思想变化——以朱自清对周作人的评论为中心
Zhu Ziqing’s Thoughts Changing in the 1930s and 1940s
——With Zhu Ziqing’s Comments on Zhou Zuoren
浅谈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对燕卜荪“朦胧”诗学的吸收与创新
Absorption and Innovation of Yuan Kejia’s Modernization of New Poetry to Empson’s Ambiguity Poetics
反思“五四”与重释传统:论李长之文艺复兴构想的两个维度
Reflection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Li Changzhi’s Imagination of Chinese Renaissance
论国语的想象与建设——以《国语周刊》(1925.6-1925.12)为中心
On the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 Focusing on the National Language Weekly (1925.6-1925.12)
闻一多与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
Wen Yiduo and the Poetry Recitation Campaign of the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共和国文学研究】
镜中皇帝说——张枣《镜中》抒情主体的辨析与反思
On The Emperor in the Mirror:
Analysis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Lyric Subject of the Poem In the Mirror by Zhang Zao
论话剧《年青的一代》“老干部”形象评价的焦虑
Discontents in Character Analysis: On the “Veteran Cadres” in the drama The Young Generation
精致的诗、“轻”之美与审美现代性的追求——柏桦诗歌的诗学、社会学讨论
Delicate Poetry, Beautiful “Lightness” and the Pursuit of Aesthetic Modernity: A Poetic and Sociological Discourse on Poems by Bai Hua
一个自己感觉的世界——“勾勒”张枣几首诗的隐秘联系
A World Measured by Oneself:Invisible Relevance between Zhang Zao's Several Poems
从涪陵到梁庄:比较视野下的“非虚构”中国叙事
From Fuling to Liangzhu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Non-Fictional Chinese Narrative
【港澳台文学研究】
跨文化现代性——新即物主义在台湾
Transcultural Modernity: New Objectivity in Taiwan
重绘两岸国族想象边界——“后殖民”与“后革命”状况中的陈映真对读
Redrawing the Boundary of National Imaginary of both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Reading Chen Yingzhen’ s Works in the Post-Colonial and Post-Revolutionary Situations
【著述?综述】
慢而不息与问题导向的“老实学问”——评李光荣的《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
Relentlessness and Problem-Oriented “Honest Knowledge”
——On Li Guangrong’ s Study on the Literary Associations of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魅感表面和空白主体:从《上海摩登》到《银幕艳史》的表层现代主义
Sensuous Surfaces and Subject as Void:
the Surface Modernism in Shanghai?Modern and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历史化眼光下的繁复文学生态图景——评胡安定《多重文化空间中的鸳鸯蝴蝶派研究》
Complex Literary Ecological Pictur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ism
——Comment on Hu Anding’ s Research of 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School in the Multicultural Space
第二届“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学术研讨会综述
Summary of the Second Symposium on “National Imagination, Local Experience and Literary Formsin the 1940s”
节选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8辑)》: 几乎自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文学的书写,传统文学奉行诗文为正宗的文坛尊卑观,文史哲不分的杂文学观念铺设了中国传统文学演变的轨辙,传统文学的“向后看”取向又常常滋生文学的复古观念。诗文评作为古典形态的文论样式,位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类之尾的存在现实标示着传统文论的边缘化地位。文论书写的自信有赖于外力的刺激。晚清以降积贫积弱的国情,致使国人常以实用主义眼光来遴选和接受西方思潮。近世思想和文学的介绍,改变了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晚近之际纷至沓来的各种西方思潮中,进化论打破了历史循环论,允符了国人重构认知世界的需要。进化论备经康有为发倡、严复等人的鼓吹,以致在晚近之际而蔚为风潮。1897年,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从人类的“公性情”上破译小说的接受效应,遥开“小说界革命”之先声。该文的进化论背景引领了重建文学观念的行动,促进了传统文学观念的更新。晚清“林译小说”风行,掀开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界,展示了一个有别于大团圆模式的审美文化趋向。而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诸文的发表,已形成进化论指导文学实践的具体表征。其后他所标领的“三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均能发现其中所蕴含的革新色彩。 胡适是晚近思想界推崇进化论的典型代表,他以西方文学为参照,抱持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念。其《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明确将赫胥黎和杜威视为影响自己思想*深的两个人物,抖露自我对进化论的膜拜态度:“达尔文的生物演化学说给了我们一个大教训:就是教我们明了生物进化,无论是自然的演变,或是人为的选择,都由于一点一滴的变异,所以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决没有一个简单的目的地可以一步跳到,更不会有一步跳到之后可以一成不变。”胡适自觉援引进化论来建构新的文学书写模式,却不能完全割舍对传统文论的眷念。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建设理论集》编撰成功,胡适为它作一《导言》,云:“这种思想固然是达尔文以来进化论的影响,但中国文人也曾有很明白的主张文学随时代变迁的。*早倡此说的是明朝晚期公安袁氏三弟兄。清朝乾隆时代的诗人袁枚、赵翼也都有这种见解,大概都颇受了三袁的思想的影响,我当时不曾读袁中郎弟兄的集子;但很爱读《随园集》中讨论诗的变迁的文章。”现代文人对进化论的推崇,加速了其成为一种新的传统而沉淀的可能,进化论有力冲击了“文以载道”传统和“向后看”的复古思想积习。 毋庸讳言,进化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性的国家亦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奉行竞争法则的进化论强化了国人的自信,为文论“新传统”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前提,却促使国人将文学、文论的中西之争置换成古今之别。因破除好古之成见,在各种“革命”话语的旗帜下,传统文论的光彩被大面积消磨,文论“进步”的喧嚣成为难以消释的焦虑。一旦进化与“革命”挂钩,阶级斗争论逐渐影响到社会和文学的演进,现代文论便走上政治助推文论发展的模式。以致在20世纪80年代,学界从文化视角来重新体认文学的现代性痼疾,便成为时代之需。 如果说进化论给予现代文论体系书写以纵向梳理的理论武器的话,那么纯文学观的树立则廓清了现代文学、文论的文史哲观念缠夹等问题。古代文笔不分、文史混杂的文学生态,影响着历代文人的观念建构步伐。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构成孔门四科,其中“文学”一科,是指一种注重政治教化的文章之学,归属为杂文学观的范畴。直至民初,章太炎《文学总略》还在沿袭传统文学观:“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凡文理、文字、文辞皆称文。言其采色发扬谓之踅,以作乐有阕,施之笔札谓之章。”发轫于魏晋六朝的文笔之辨,拉开了文学同学术的分离历程,从而导引文学观杂、纯之分的驳议趋向。1902年清廷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依照日本大学的体制,设置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科,又在“文学”一科下细分成经学、史学、理学、诸子学、掌故学、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七目,这种官方意识的文学导向,仍未脱离杂文学观的笼盖。 ……
作者简介
李怡,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先后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若干。毛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陈瘦竹、叶子铭、许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她们
¥16.8¥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7.5¥49.8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2¥2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41.5¥6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5.8¥45.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4.3¥68.0 -
山月记
¥14.8¥39.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3.5¥45.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