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者·大美文库:走出碎片花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26660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42666055 ; 978-7-5426-6605-5
本书特色
全书60篇文章,有好多是为别人写的序言,有艺术评论,有发言稿和通信,文体并不统一,但它确是一位老革命的繁杂而又和谐的内心记录,折射出时代发展的某些过程。希望有幸见到的读者认真地读一读。 时光在流淌,革命的一代将离我们远去。记得黎鲁同志到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任总编辑时才50多岁,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而奋斗。如今他也年届百岁了。黎鲁同志这样的高龄依然勤于学、敏于思,并且亲笔写下这么多的新文章,一如他在位时大多亲自动手写文章、不劳秘书的风范。这些文字和他的风格是宝贵的财富,值得后人珍视。
内容简介
黎鲁同志于1938年参加革命,正宗的“三八式”老八路。记得80年代某年国庆节,碰巧我们两人在康平路83号值班,就有了一次神侃,问起他的革命经历,他跟我谈了很久。他是1938年在上海入党的,以后担任过大夏大学地下党的支部书记,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斗争。1942年到了江北抗日根据地从事部队的文教工作,当过教员、宣传干部,我看过他刻的红色木刻画、编辑的报刊,粗糙但很有生活气息。 许多参加革命的人是“逼上梁山”,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或遭受什么迫害与不幸。而黎鲁是另一种情况,家境良好,有钱供他读上海美专、大学,原本可以毕业求职,过完顺当的人生。但黎鲁是读书人,看了进步的书走上了要推翻国民党统治的道路,并且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属革命部队中的知识阶层。这部分人不是没吃没喝来革命的,他是读了书知道了苏联,知道了马克思,知道还有更美好的社会,于是就怀着理想来革命了。因此,黎鲁同志以及很多类似黎鲁的老同志有一个特点,爱思考,今天,对革命中的曲折更敏感。他们也忠于党,但绝不会愚忠,他们总是要想问题,要上下求索。当年他坦诚地告诉我,从地下党到了根据地以后,对部队的一些现象不习惯。在他原来的脑海中,根据地是无限美好的。这与我读到一些知识型干部到延安时的有些不适应是差不多的。大约十年前,我读他的《穿越南北中》一书,内有一部分“车轮上的思考”,写他80年代单骑行万里,骑自行车游历祖国山山水水途中的思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读了知道他退休以后的心一直不平静。这正是由于遇上了风雷激荡的大时代,亲身经历于斗争的漩涡,这也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目录
代序:不息的生命(祝君波)
题记四则
画外闲扯
心源和自然美
向金冶同志请教素描教学
汪亚尘艺术道路试析
为美育而奉献
美术非“术”之悟
“物境”的获取
岳阳书画社和专家协会书画组切磋书画艺术
孤岛时期的新华艺专
开国盛典的历史记录
附:《偶然的发现心中的珍藏》(张立俊)
《华东画报》新一期复刊词
再版的话
关于文艺干部的两次考试
附:《我参加了夏衍主持的两次文化考试》(摘录)(丁景唐)
关于《朵云》创刊的一些补充
附一:《回忆黎鲁与(朵云)的创刊》(沈伟宁)
附二:《(朵云)初期的追记》(茅子良)
出版老兵的回顾
《凌虚传》序
“孙杨伉俪画集”序文
怀念友人朱石基——写在《朱石基画集》出版之际
墨痕——《余安娜画集》序二
赵延年版画精品展上的发言
赵家璧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活动史话》序
再欣赏金铭的画
读《艺途留痕》有感——致杨德康同志信
《李家庄的变迁》新版
和《潭州烽火》的有关联想
求索·创新——《徐德森画集》序文
242幅水彩诞生记实——写于《追光捕影》画集
2010年“追思杨可扬”座谈会的发言
海派文化和上海画家
韩敏画与盛唐景象
几本《陈钧德画册》的学习心得——谢陈钧德同志赠书
品读写意画家叶维忠
缉私人员武装起来
课室与校园
战斗的一年
我们要在战斗中成长
节选
《走出碎片化》: 我自幼对美术很有兴趣,当时不懂有国画西画之分,只知道抗战前有漫画刊物,特别喜欢鲁少飞、张光宇、胡考、叶浅予、陆志庠这些名画家的作品,后来对蔡若虹、丁里、陈依范、张谔等革命画家更加崇敬。1940年,看到麦秆编印的《铁流版画》,还偶然看到一本专门介绍苏联美术作品的英文画册,促使我想到:若能掌握一种绘画技术,对于宣传革命影响,会产生很大功效的。我原在大夏大学读书时,曾担任校内党支部工作,后改调我参加一本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刊物工作。我想既然我已不专门从事学生支部工作,已没有开展同学工作的责任,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还可以锻炼一种画小报头或美术设计的技能。取得组织同意,考入上海美专,正准备入学时,领导上告知我,该校情况复杂,*好另选学校。听说新华艺专也是比较进步的学校,便考入该校西画系。 人校之后,视野大大开阔了。学校在薛华立路的弄堂房子里,不算太大的校舍,但充满艺术气氛,可说是孤岛内独立的艺术殿堂之一。校内挂着马奈《吹笛少年》和慕里洛《乞儿》的大幅油画,知道都是汪亚尘在欧洲临摹的名作,我开始懂得欧洲的美术,并进一步去了解西方美术历史,接触到超乎一般意义的美,这种“美”不是几句理论可以说清的,从而在心灵中打开了艺术之窗。作为主要教室的画室,设在楼上大间里,当阳光投射在石膏像上,那柔和的明暗起伏,那木炭条勾出细腻或粗犷的韵味,再配以窗外传来钢琴古典练习曲的节奏声,都产生出不曾有过的新颖感觉,令人感到知识无穷尽。知道还有一种美,它可以深入博大地表现高尚完美的情操,对时代的进步绝对有益。因而决心艰苦磨炼以掌握这门技术。 我在低班,画室内高低班是混合的,当时西洋画的教授是丁衍镛,道地的野兽派画家,他主张作画要强烈对比,反对灰暗,这也许是他的人生哲理。他常在教室里发议论,比方说:“昨天德国炸沉一艘英国万吨轮舰,明天索性把地球炸光算了……”等等。他常对我说:“不要画得像软豆腐,灰扑扑的,明暗要分明。”由于我刚刚入门,从几何形块、眼耳口鼻画起,助教林家春老师对我耐心指点,初步懂得一些方法。许多高班同学都画得很好,记得有胡贤梧、沈应印、黄寿年、程一嫄等,我以为画得*好的女同学是徐新,大约半年后她就毕业了。还记得大新公司四楼开过一次油画展,丁衍镛老师的画*多,有十几幅,其中赵匡胤为题的画,以大红大绿为主调,这个画展以野兽画风为主,班里好几位同学都有作品。倪贻德也参加的,他不是野兽派,有一幅油画《大漠》。这个画展结束的那天,德国突然侵入苏联。 汪亚尘老师名义上是教务主任,平时校长不大看到,同学总把汪老师当做事实上的校长。除上午素描课外,下午课程有国文、生物、透视学、色彩学。印象*深的是汪老师的《艺术概论》课,虽说也曾发下一批批厚厚的油印讲义,但他很少照讲义上的内容来讲,而是随手拈来,表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画家风范,而没有老学究的派头。故听来决不枯燥。现在可回忆起来的是常常讲画家的品德,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画家,大都不是讲单纯的艺术,而是常牵涉人生。他也常讲办教育的难处,尤其是办艺术教育的艰辛。记得日本人占领租界二三个月后的一次课里,他曾透露出学校更改名称的打算,今天看来,这都是他的心里话,也可说明他对待学生是平等的。他曾说过和乌始光、王济远的交往,说过和刘海粟同在周湘老画家门下学画的历程,以及他和乌始光、刘海粟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的经过。他还说过不要以为画几条金鱼很简单,其中包含中国画许多学问。当时大新公司四楼画厅每周有画展,也常昕他发表一些评论,还劝我们不要相信红条子多了就是好……等等。正因为受过他的教诲,对他的作品也特别重视。有次到书店里想买些美术技法书,看到书台上摆放着几种美术教材,发现有汪亚尘编著的两大本《美术》,虽说要卖几块钱,还是选中了这两本。回家后我贪婪地细细阅读,这正像美术百科全书,不论国画西画山水静物人物各种图案都涉及,除了少数几张古典原著外,大多插图为汪老师手绘。有一幅庙门口两个和尚闲坐的速写,技法上并不亚于全国出名的速写画家,他的写实功力很深,所以这幅画我曾临摹了几遍。还有一些普陀山风景写生对我也有很大影响,后来一直采用这种风格画人物或风景,数十年未变。 ……
作者简介
黎鲁,生于1921年,广东番禺人,1938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党团书记。1942年入伍,在军中历任编辑、教员。解放后在上海几家美术出版社历任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有木刻《告别》《刺殺》,水彩《刘家峡》,中国画《乾隆十四年东园雅集图》等。著作有《八山十七水》《穿越南北中》《连埴回首录》等。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5.9¥49.8 -
她们
¥15.0¥46.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35.0¥58.0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1.4¥49.8 -
遇见动物的时刻
¥17.4¥5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8.9¥2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4¥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3.0¥4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7.6¥2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1.9¥49.8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1.8¥68.0 -
山月记
¥23.0¥39.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20.6¥4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