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创新与应用

长三角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创新与应用

1星价 ¥61.6 (7.0折)
2星价¥61.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3680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5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64368050 ; 978-7-5643-6805-0

本书特色

我国高铁运营组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有其自身特色,特别是围绕长三角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和方法,代表了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方向。长三角高铁运营管理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围绕旅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变化,以“安全和温馨服务”为主题,建立起全面、迅速、准确反应的高铁运营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在高速铁路运营管理规范、运力资源资源配置优化、运营安全保障、客运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大限度地发挥高速铁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三角高铁运营管理经验是我国高铁运营管理的排头兵,在全国高铁运营管理中极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长三角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创新与应用》内容分为7章,将长三角高速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精细、超前管理等理念、技术、方法加以总结、提炼、分析,如京沪、沪宁城际、沪杭、宁杭等高速铁路,反映了当代高速铁路运营、技术及动态管理与优化的新特征。为了阐述清楚较为完整的体系,各章节内容存在一些交叉、重复、融合。比如,在运营管理章节中离不开安全应急处置,该章侧重于应急处置理念更新,而在安全管理章节中,应急处置作为重点,更多侧重其技术与方法。

内容简介

我国高铁运营组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有其自身特色,特别是围绕长三角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和方法,代表了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方向。长三角高铁运营管理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围绕旅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变化,以“安全和温馨服务”为主题,建立起全面、迅速、准确反应的高铁运营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在高速铁路运营管理规范、运力资源资源配置优化、运营安全保障、客运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优选限度地发挥高速铁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三角高铁运营管理经验是我国高铁运营管理的排头兵,在全国高铁运营管理中极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速铁路运营组织、安全保障、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客运服务、智能高铁等方面,共8章,从理论与方法、技术手段、案例分析的角度出发,阐述并分析了我国长三角高速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的具体思路、应用技术和方法,组成高铁运营管理创新体系,具有示范性、推广性、普适性和前瞻性。本书文字严谨、论据充分、层次清晰、通俗易懂、涉及面广,集中体现了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城际和市域铁路等方面的近期新动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高速铁路概念
1.2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
1.2.1 网络规划与建设
1.2.2 技术发展与创新
1.3 长三角高铁现状及前景
1.3.1 发展定位
1.3.2 高铁发展现状与前景
1.4 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特征
1.5 管理创新内涵
1.5.1 运营组织内涵
1.5.2 运营组织与管理的复杂性
1.5.3 运营组织与管理创新

第2章 高速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
2.1 运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2.2 运营管理关键环节
2.3 运管管理体系构建
2.3.1 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
2.3.2 创建“互联网 ”高速铁路服务方式
2.3.3 加强运输组织的日常管理
2.3.4 建立高铁车站管理标准
2.3.5 创新高铁施工维修综合防护体系
2.3.6 提升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能力
2.3.7 强化高速铁路安全应急管理
2.3.8 建设基础保障系统
2.4 京沪高铁运营精益管理
2.4.1 京沪高速铁路运营现状
2.4.2 京沪高铁运营管理模式
2.4.3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利用阶段分析
2.4.4 提速运营组织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2.4.5 京沪高速铁路提速技术组织保障
2.4.6 350 km/h提速高峰时段通过能力评估
2.4.7 列车3 min追踪间隔时间组织探索
2.5 沪杭高速铁路运营组织方案优化
2.5.1 沪杭高速铁路运营组织现状
2.5.2 运营组织优化对策
2.5.3 沪杭高铁列车发到间隔时间检算
2.5.4 沪杭高铁列车发到间隔时间检算
2.5.5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沪杭高铁通过能力仿真研究
2.6 宁杭高铁运营组织方案
2.6.1 客流调查与分析
2.6.2 运营组织存在问题
2.6.3 运营组织优化对策
2.7 高铁“3 4”市场化列车运行图管理
2.7.1 适应客运需求采取的相关措施分析
2.7.2 “3 4”列车运行图规律内涵分析
2.7.3 “3 4”列车运行图效果分析
2.7.4 运营组织进一步市场化研究建议
2.8 通道型繁忙干线通过能力瓶颈区段利用优化
2.8.1 京沪和沪昆繁忙干线运营情况
2.8.2 瓶颈区段通过能力的运营组织
2.9 动车组车辆设备的维护探索
2.9.1 推进一级修程机制改革
2.9.2 推行二级修“集中生产、流水施修”的模式
2.9.3 摸索高级检修精益化生产

第3章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
3.1 高铁运营安全影响因素
3.2 高铁运营安全保障功能需求
3.2.1 监控和检测预警技术需求
3.2.2 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需求
3.2.3 安全风险管理有待深入
3.2.4 应急处置需要辅助决策支持
3.3 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思路和理念
3.3.1 “人防、物防、技防”理念的提出
3.3.2 人、设备、环境和管理的耦合关系
3.4 高铁运营安全保障体系
3.4.1 作业人员保障体系
3.4.2 设施设备保障体系
3.4.3 环境保障体系
3.4.4 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3.5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3.5.1 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3.5.2 构建专业远程设备故障应急处置平台
3.5.3 综合构建应急指挥协同平台

第4章 城际铁路运营组织与管理
4.1 城际客运需求
4.1.1 城际客运需求特征
4.1.2 需求内涵分析
4.2 列车开行方案
4.2.1 影响因素
4.2.2 城际铁路列车种类和停站方式分析
4.2.3 优化措施与方法
4.2.4 列车开行方案评价
4.3 沪宁城际高铁停站存在的问题和方案改进
4.3.1 沪宁城际高铁运营概况
4.3.2 列车开行方案现状
4.3.3 列车停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4.3.4 列车停站方案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4.4 沪宁城际高铁实行周期性运行图研究
4.4.1 我国城际铁路的周期性列车运行图
4.4.2 沪宁城际高铁客流分析
4.4.3 沪宁高铁实施周期化运行图可行性分析
4.4.4 动车组列车运行交路进一步优化
4.5 宁启铁路开行动车组列车运营组织方案研究
4.5.1 宁启铁路线路概况及客运需求分析
4.5.2 开行动车组列车产生的问题分析
4.5.3 动车组列车运营组织及保障方案
4.5.4 运营组织保障方案
4.5.5 加强200km/h客货混跑铁路开展运输组织模式研究建议
4.6 金温铁路动车组列车与既有线列车共站运行模式分析
4.6.1 金温铁路概况
4.6.2 共站模式的安全风险
4.6.3 控制措施

第5章 高铁 联运组织模式
5.1 动车组列车联运模式
5.1.1 问题的引出
5.1.2 限制因素
5.1.3 成功案例
5.2 公铁联运
5.2.1 主要交通方式及其特点分析
5.2.2 其他交通方式对旅客组织的影响
5.2.3 预防控制措施
5.2.4 公路发展对策
5.3 空铁联运
5.3.1 概念分析
5.3.2 模式分析
5.3.3 国外“空铁联运”的成功案例
5.3.4 长三角空铁联运现状
5.3.5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3.6 相关对策
5.4 港铁联运

第6章 客运服务
6.1 服务理念提升
6.1.1 理念更新
6.1.2 出行体验
6.1.3 旅客需求
6.1.4 品质保障
6.2 智慧客运
6.2.1 概念分析
6.2.2 建设重点
6.3 服务创新
6.3.1 站车服务
6.3.2 售票服务
6.3.3 咨询服务
6.3.4 重点旅客服务
6.3.5 旅行环境
6.3.6 网上订餐
6.3.7 人脸识别
6.4 进博会大型展会铁路综合服务保障
6.4.1 铁路部门迎接进博会要做的主要工作
6.4.2 施工工程
6.4.3 信息化与服务工程
6.4.4 应对大客流组织

第7章 智能高速铁路
7.1 智能高铁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7.1.1 智能高铁的概念
7.1.2 智能高铁的目标
7.1.3 智能高铁的特征
7.2 智能高铁的总体架构及系统组成
7.2.1 智能高铁的总体架构
7.2.2 智能高铁的系统组成
7.2.3 智能高铁技术体系
7.3 智能建造
7.3.1 智能建设技术(BIM)
7.3.2 智能建设管理
7.3.3 铁路BIM发展展望
7.4 智能装备
7.4.1 提升设备自身先进性和智能性能力
7.4.2 构建“数据集成”的安全检测监控
7.4.3 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营维护
7.5 智能运营
7.5.1 智能运营计划编制及集成
7.5.2 智能化辅助运营决策
7.5.3 智能客运服务
7.5.4 智能调度
7.6 智能高铁发展前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曲思源,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曾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已发表论文120余篇。长期工作在铁路运输部门,有二十多年的铁路工作经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