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7224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100172240 ; 978-7-100-17224-0
本书特色
机器人能否成为道德责任的主体?我们能否像对待其他人类一样来赞扬或谴责它们?本书从道德责任问题的哲学争论出发,结合认知科学、进化心理学、法学等领域的*发展,提出一种功能规范型道德责任理论——按照该理论,机器人与人类在道德责任上并无本质区别。哲学中围绕道德责任问题讨论的主要焦点之一是“控制力条件”。不相容论者认为道德责任需要“自由意志”式的强控制力,而相容论者认为道德责任只需要一种与因果决定性相容的弱控制力。到底归责所需的“控制力”是什么?本书从不相容论者提出三种“控制力”理论(自主选择、多重可能性、自我性)开始,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随后,本书讨论了相容论者提出的“控制力”理论和该理论面临的*主要挑战——“操控难题”。*后,本书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主义的解决“操控难题”的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论证了功能规范型相容论归责理论的可行性。
内容简介
机器人能否成为道德责任的主体?我们能否像对待其他人类一样来赞扬或谴责它们?本书从道德责任问题的哲学争论出发,结合认知科学、进化心理学、法学等领域的*新发展,提出一种功能规范型道德责任理论——按照该理论,机器人与人类在道德责任上并无本质区别。哲学中围绕道德责任问题讨论的主要焦点之一是“控制力条件”。不相容论者认为道德责任需要“自由意志”式的强控制力,而相容论者认为道德责任只需要一种与因果决定性相容的弱控制力。到底归责所需的“控制力”是什么?本书从不相容论者提出三种“控制力”理论(自主选择、多重可能性、自我性)开始,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随后,本书讨论了相容论者提出的“控制力”理论和该理论面临的*主要挑战——“操控难题”。*后,本书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主义的解决“操控难题”的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论证了功能规范型相容论归责理论的可行性。
目录
作者简介
刘晓飞,笔名晓非,2012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行动理论、实验方法下的哲学研究。近几年来,主持厦门大学哲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致力于哲学实验研究,以及哲学普及和哲学教学创新试验,创立有“实验哲学”微信公众号(Ex_Phi)。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老子》注评
¥3.9¥11.0 -
理想国
¥22.0¥45.8 -
小窗幽记
¥5.7¥19.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美
¥5.0¥10.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7.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0.4¥68.0